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河北:品牌战略建文化强省
发布时间: 2011-01-16    作者:聂辰席    来源:光明日报 2011-01-16
  字体:(     ) 关闭窗口

  神韵京畿:护城河畔的文化之春

  文化内涵:直隶文化

  河北环绕京津,曾经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首都北京的“护城河”。今天,护城河畔的京畿神韵因文化的“热辐射”效应带来了河北文化的春天。

  河北元为中书省,明为京师,清为直隶省,拱卫首都的地理位置一直延续至今。清代直隶总督统管京津冀衙署在保定,第二政治中心在承德,清朝皇家陵寝一处为唐山遵化的东陵,另一处为保定易县的西陵,可以说是一部清史写照。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和清东(西)陵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的河北正在充分利用张、承、保与北京的后花园、水源地关系,廊坊作为“京津走廊”的地理位置等谋划区域发展大计,全力推进京津冀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利用“梯度差”谋求错位式发展。

  “东方人类的故乡”阳原县泥河湾古人类遗址、“中华文明的摇篮”涿鹿县中华炎黄蚩三祖圣地、“元代三大都”之张北县元中都遗址等历史文化遗存,更强化了京畿重地的神秘感。

  突出“神韵京畿”这一文化主题,既可树立河北在元明清文化研究宣传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还可显示河北与京津的天然唇齿关系,为利用好“梯度差”、实现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创造积极的文化氛围和心理条件。

  弄潮渤海:崛起的蓝色文明

  文化内涵:开放文化

  多年来,人们总会在地理位置上忽略河北是一个沿海省份,同样,作为河北当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文化也习惯性地被文化研究者们所忽视。然而,正像当年的上海、广州、深圳那样,蓝色的海洋文明有可能是助推当代河北文化腾飞的引擎。

  河北环渤海有著名的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唐山,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座成功的机械化矿井、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和第一件卫生瓷。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唐山人在废墟上重建家园的抗震精神更令世人瞩目。渤海岸边还有旅游胜地北戴河、黄金海岸等,有秦皇岛港、京唐港、曹妃甸和黄骅港等系列港口。在我国当前发展文化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进程中,河北的现代工业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

  “弄潮渤海”这一文化品牌,将串起秦、唐、沧三市,并向河北中西部形成辐射,展现沿海经济发展隆起带和河北的港口优势、开放意识,再结合沿海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和地方特产的宣传,将会完整地向世界展示河北环渤海优势和美好前景。

  (作者系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1. 关于调整河北大海陀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
    2. 河北 新起点上再出发
    3. 河北农业合作化运动述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