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石家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纪实
发布时间: 2010-08-07    作者:韩华山 张剑 晓磊 宝芝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8-07
  字体:(     ) 关闭窗口

  短短三年时间,石家庄天空变蓝了,道路变宽了,一座座地标式建筑拔地而起,干涸多年的古河道,现在碧波粼粼,荡起了游船,一批国内外企业巨头纷纷落户石家庄……

  “三年大变样”使石家庄的城镇面貌、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投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变大、变高、变美了

  三年时间,对于历史而言,只是一瞬倏然而逝,在这“一瞬”间,石家庄,这座新中国解放第一城,凝聚整座城市的力量,经历了一场浴火重生的洗礼,完成了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

  石家庄市作为拥有7000万人口大省的省会,其建设和发展的状况不仅是自身现代化程度的体现,而且直接反映着河北的形象、河北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河北财富积累的水平,以三年大变样为抓手,推进城镇化建设,势在必行!从2008年至今,石家庄全力推进“主城改造、新区建设、道路畅通、品位提升、精细管理、素质提高”等重大城市建设和改造工程,截至今年6月底,总投资达2357.8余亿元。

  这次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速度最快、影响最深的城镇建设,让石家庄的城市和精神面貌产生了质的飞跃。

  石家庄市市长艾文礼豪情满怀:“这只是个开始,我们将向着打造繁华舒适、现代一流省会城市的方向继续前进!”

  三年前,河北的城镇化严重滞后,尤其是城市化率只有18%,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作为河北的省会,石家庄本应是个辐射广泛、带动力强劲的中心城市,但城市人口只有200多万,要带动所辖770万郊区人口甚至是全省的经济发展,显然力不从心。

  石家庄是人民解放军解放的第一个较大城市,曾是“新中国的摇篮”——华北人民政府所在地,拥有“党中央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的辉煌。但这座有着光荣历史的城市,直到1968年才成为河北的省会。由于成为省会时间短,又在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的覆盖下,石家庄显得破旧、土气和落伍。

  直到进入21世纪时,全市仍没有一条高架路,没有一座像样的立交桥,违章的低矮房屋随处可见,道路狭窄,车流拥堵,大树稀缺绿地少,空气污染粉尘多。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甚至连石家庄人都自嘲为“天下第一庄”。

  “石家庄是7000万河北人的省会,是全省的第一形象、第一窗口,必须三年内在改变城市面貌上做出重大突破,为全省做出表率!”这是河北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重大机遇,把石家庄建成一个文化、生态、宜居的省会城市,建成京津冀经济圈内的第三增长极。”2008年初,石家庄市启动了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行动。他们对城市发展进行了重新定位,决定到2020年将城区人口提升到500万人,建成中国现代药都、华北商埠、现代装备制造、循环化工和信息产业基地。

    1. 国务院关于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 今年一季度十大污染城市河北占七个 原因何在
    3. 新闻联播公布今日污染最重10个城市 石家庄居首
    4. 石家庄秸秆“零焚烧”
    5. 石家庄——千年故垒的城市文脉
    6. “零”登记失业率是如何实现的?
    7. 城市地下管网 何时走出迷局
    8. 国内污染最重城市扎堆河北 十大污染城市占七个
    9. 石家庄市工商界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前进
    10. 创业强经济 就业惠民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