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台湾及两岸合作交流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发表5周年
发布时间: 2010-04-30    作者:端木来娣 陈斌华 张勇    来源:新华社 2010-04-30
  字体:(     ) 关闭窗口

  相见恨晚,共创未来。“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国共两党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共同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2005年4月26日下午,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乘坐的包机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在踏上南京的土地时,他说:“这是历史性的第一步……实在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4月29日下午3时整,北京,人民大会堂北大厅。永载两岸关系史册的一页打开了!

  胡锦涛微笑着伸出右手,连战微笑着伸出右手,两只手穿过台湾海峡、穿过几十年的历史风雨,紧紧握在一起。

  “他们握了很久,除了镁光灯闪烁,人人屏住气息,没有任何声音。”连战夫人连方瑀女士后来撰文回忆说:“我不禁眼眶湿润。‘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等到这一刻,等了60年,多么不易啊!”

  两党领导人随后举行会谈,会谈结束后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郑重宣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

  在两岸关系、两党关系上,两党达成共识,将共同促进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尽速恢复两岸协商;促进终止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促进协商台湾民众关心的参与国际活动的问题;建立党对党定期沟通平台。

  “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不惟为了结束过去,更旨在开创未来。“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这就是两党共同确立的努力方向和远大目标。

  在连战结束大陆之行后,紧接着,亲民党主席宋楚瑜5月5日率团前来大陆展开“搭桥之旅”。5月12日下午,胡锦涛和宋楚瑜在北京举行正式会谈,并发表了会谈公报。

  连战回到台湾不久,“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被国民党列入政纲。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亲民党积极落实两党领导人会谈达成的各项共识,以空前活跃的政党交流带动两岸交流,促进两岸关系“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也让台湾同胞不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2005年5月3日上午,大陆方面宣布,大陆同胞将向台湾同胞赠送一对象征和平团结友爱的大熊猫;大陆有关方面将于近期开放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扩大开放台湾水果准入并对其中十余种实行零关税。

  2005年7月,大陆方面宣布进一步便利台胞往来措施,简化台湾居民入出境和居留手续。

  2005年8月1日起,台湾水果准入品种从12种扩大到18种,并对其中15种水果实行进口零关税措施。

  2005年9月1日起,对在大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就读的台湾学生执行与大陆学生相同的收费标准,并设立台湾学生奖(助)学金。

  ……

  两岸政党之间的沟通平台建立起来,交流对话渐次展开。

  2005年9月,中国共产党和亲民党在上海共同举办第一届两岸民间菁英论坛。

  2006年4月,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在北京举办首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同年10月,又在海南博鳌共同举办两岸农业合作论坛。

  2007年4月,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

  这些论坛围绕两岸民众关心的直接“三通”、经济合作、教育交流、旅游等议题进行讨论,为两岸各界人士沟通意见、汇聚共识、推动解决涉及两岸同胞利益特别是台湾同胞福祉的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平台。

  发展两岸关系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两岸同胞谋福祉,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每次论坛上,大陆方面都会主动发布扩大两岸交流、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给台湾农民、学生和工商界人士带来了诸多便利和实惠。大陆的善意和诚意感动着台湾民众。许多人开始客观、理性地了解大陆、观察大陆,对大陆的隔阂、误解乃至敌意逐渐“融化”。

  连战首访大陆回台后,各种民调显示台湾民众对其大陆之行给予充分肯定,连战的个人声望和国民党支持率大幅提升。国民党的民意支持率达到43%,民进党只有26%。

  在两种前途的较量中,在台湾民意引导权的争夺中,陈水扁、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渐落下风,台湾政局的巨变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1. 两岸交流交往30年之成效分析
    2. “大陆作家代表团”宝岛行
    3. 翻阅2009,两岸交流与发展
    4. 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在台举行
    5. 两岸文化论坛在台举行
    6. 两岸历史性握手——“汪辜会谈”始末
    7. 海峡两会陈江会谈:跨越海峡的第三次握手
    8. 资料:第一次汪辜会谈(1993年)
    9. 马英九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10.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率团抵台交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