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为邓小平纪念碑揭幕
作者:吴黎明 高川    发布时间:2010/11/15    来源:新华网
  字体:(     ) 关闭窗口

                

   11月14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新加坡会见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正在新加坡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4日下午会见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

  习近平积极评价李光耀长期以来为推动中新关系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他说,中新建交20年来,两国关系不断向广度、深度发展。两国领导人交往频繁,政治互信持续加深,各领域合作全面推进,特别是在经贸、城市建设、人才培训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双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良好协作。

  习近平表示,新加坡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方许多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中国解决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邓小平先生生前多次提出中国要向新加坡学习。资政先生倡议成立的苏州工业园区是双方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也体现出中方学习借鉴的特色。

  习近平强调,中方高度重视发展同新加坡的互利合作,希望双方继续落实好标志性合作项目,保持中新合作的创新和示范效应;通过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等平台,夯实中新传统友谊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他说,与时俱进是中新关系的一大特点。中方愿同新方一道努力,不断提升中新政治互信、务实合作、政策交流水平,以维护两国共同的发展利益。

  习近平表示,经过30多年锲而不舍的努力,中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但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将始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注重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致力于积极开展区域合作,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习近平向李光耀介绍了前不久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有关情况和“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发展理念和思路,介绍了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情况,对新加坡坚持一个中国政策表示赞赏。

  双方还就大国关系等共同关心的地区和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李光耀说,习副主席在新中建交20周年重要时刻来访将有力推进两国关系发展。他高度评价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当前新中关系的良好发展势头,认为两国在各自发展进程中保持密切合作,相互学习借鉴,具有重要意义。新加坡欢迎中国取得更大发展,乐见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会见后,习近平与李光耀共同出席了在新加坡河畔举行的邓小平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是为纪念中新建交20周年,由中新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体现了两国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切缅怀之情。

    1. 试论习近平的历史观
    2. 姬文波: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战略指引
    3. “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
    4. 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重大关系
    5. 欧阳雪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7.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会见新加坡总统纳丹
    8. 中新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9.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副总理黄根成
    10. 梁光烈会见新加坡国防部常务秘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