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打响"长期冰站"考察攻坚战
作者:张建松    发布时间:2010/08/09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8月7日,考察队员乘坐“海豚”直升机到达“长期冰站”的站址。当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在北纬86度55分、西经178度53分的北冰洋,寻找到一块大面积、相对固定的平整海冰,将在此建立“长期冰站”开展为期15天左右的综合考察。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科考物资被运送到指定地点(8月8日摄)。8月8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打响“长期冰站”综合考察的攻坚战。当天,考察队在北纬86度55分、西经178度53分的北冰洋一块大面积、相对固定的海冰上,建立了“长期冰站”。在计划15天的考察期间,考察队队员将全面观测北极海冰融化过程中的大气、海冰和海洋参数,为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机理获取科学数据。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在北纬86度55分、西经178度53分的北冰洋一块相对固定的大面积海冰上,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建立了“长期冰站”,并于8日正式打响了冰站综合考察的攻坚战。

  在15天考察期间,科考队员将全面观测北极海冰融化过程中的大气、海冰和海洋参数,为研究北极海冰快速变化及其机理获取科学数据。同时,他们将开展与冰下生态过程动态变化有关的化学、生物等考察,了解北极浮冰中冰栖生物的分布及其对海冰融化的响应,探讨融冰期间北极冰站与邻近水域冰藻叶绿素生物量和生产力的分布特点等。

  “长期冰站”科考队员分为冰雪大气组、海冰结构组和海冰融化组等8个小组,以保证数据质量与仪器安全,在冰面上实行分区作业。

  随着“长期冰站”综合考察拉开帷幕,考察队“防熊”工作也进入“一级战备”。按照事先制定的详细预案,冰上作业固定瞭望警戒组、冰上防熊巡逻组、紧急情况处置组和总协调值班组已全部到位,随时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为保证每一位考察队员的生命安全,考察队实行了严格的“下冰”制度,每一名到冰上作业的队员,均需提前一天提交作业申请表,经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审批后方可登冰作业。

    1. 中国第四次北极科考队在“浮冰世界”艰难考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