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并发表讲话
作者:齐紫剑 谢荣    发布时间:2010/03/24    来源:新华社
  字体:(     ) 关闭窗口

  新华社莫斯科3月23日电 正在俄罗斯访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23日同俄罗斯总理、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普京共同出席了在克里姆林宫举行的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并发表讲话。在习近平和普京共同步入会场时,近三千名观众全体起立热烈鼓掌欢迎。

  习近平在讲话中表示,很高兴来到友好邻邦俄罗斯访问,并出席中俄人文交流盛典——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俄罗斯人民致以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他说,去年两国隆重庆祝了中俄建交60周年,胡锦涛主席发表了《共创中俄关系美好未来》的重要讲话,全面回顾了过去60年中俄关系走过的历程,深刻总结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本经验,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目前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成熟、稳定、健康的国家关系。

  习近平说,近年来中俄人文交流的飞速发展为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中国“俄语年”期间,双方成功举办了260多项活动,这些活动具有规模大、民众参与广、效果显著等特点,开创了中俄人文交流新局面。今年是俄罗斯“汉语年”,胡锦涛主席和梅德韦杰夫总统在互致新年贺电时已宣布正式启动“汉语年”。今晚的开幕式,标志着“汉语年”全面拉开序幕。

  习近平说,中俄最早的文化交流是从语言传播开始的。借助语言这一沟通桥梁,中俄文化交流迅速扩展至各个领域。文化因交流而丰富,因交融而多彩。中俄两国文化在长期交流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借鉴,成为推动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如今的中俄语言文化交流,正步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新时代。从“国家年”到“语言年”,双方共同举办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已达数百项。

  习近平说,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正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更高水平上蓬勃发展,两国各领域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世代和平友好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双方共同举办俄罗斯“汉语年”,必将进一步增进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和传统友谊,夯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社会基础,全面提升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水平。

  习近平表示相信,在双方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俄罗斯“汉语年”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普京在致辞中热烈祝贺俄罗斯“汉语年”开幕。他说,近年来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与俄中之间“汉语年”这样的人文交流空前活跃密不可分。走近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化和优美文明,可以使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信任、尊重,感情上更加亲近,相互关系更加巩固。相信随着汉语和俄语这神奇而充满魅力的语言文化在对方国家的普及,俄中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必将会不断发扬光大,俄中关系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开幕式后,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观看了由两国青年学生和艺术家表演的精彩文艺节目。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茹科夫陪同出席了上述活动。

    1. 试论习近平的历史观
    2. 姬文波: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战略指引
    3. “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
    4. 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几个重大关系
    5. 欧阳雪梅: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意义
    7. 习近平会见圣彼得堡市市长 考察“海洋”全俄儿童中心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