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珍闻
西气东输 东西双赢
发布时间: 2010-12-30    作者:国史网编辑    来源:国史网 2010-12-30
  字体:(     ) 关闭窗口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是“十五”期间国家安排建设的特大型基础设施,总投资预计超过1400亿元,其主要任务是将新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送往豫皖江浙沪地区,沿线经过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浙江十个省市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包括塔里木盆地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塔里木至上海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以及下游天然气利用配套设施建设。“西气东输”一线工程输气规模设计为年输商品气120亿立方米,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第一条大口径、长距离、高压力、多级加压、采用先进钢材并横跨长江下游宽阔江面的现代化、世界级的天然气干线管道。西气东输工程将作为我国进入新世纪后的第一个重大建设项目而载入史册。

  “十一五”期间动工并投产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以及本世纪初动工,2004年投产的“西气东输”一线工程,已经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出巨大作用。截至2010年9月,两条“西气东输”线路已经累计向我国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660亿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煤炭运输78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亿吨,惠及人口超过3亿。

  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底全线建成投产。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库尔勒、吐鲁番、鄯善、哈密、柳园、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定西、西安、洛阳、信阳、合肥、南京、常州等大中城市,东西横贯9个省区,全长4200千米。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是国务院决策的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西气东输”工程作为我国重大的能源发展战略以及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2000年2月正式启动,这是仅次于长江三峡工程的又一个重大投资项目,也是拉开西部大开发序幕的标志性建设工程。在“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于2004年投产后,2008年2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简称“西二线”工程)开工建设,2009年12月西气东输二线东段正式竣工投产。

  “西二线”工程作为列入“十一五”规划的国家级重点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对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提高天然气管网运营水平、推进大型装备工业国产化水平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该工程主供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该工程管线全长8653公里,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途经新疆、甘肃、宁夏、湖北、广东等15个省市区,横贯整个中国东西两端,管道工程总投资约1242亿元人民币。

  据承担“西二线”建设任务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全面拉动了我国天然气城市化进程,大大促进了我国的民生建设。据石油天然气专家介绍,工程的建设加快了我国天然气管道联成网络,将使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一至两个百分点。沿线城市用清洁燃料代替部分电厂、窑炉、化工企业和居民生活使用的煤气和煤炭,以气代油、以气发电和城市“气化”等工程,不仅大大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提升了生活质量,而且有效改善了大气环境。目前,我国660个城市中已有两百多个城市建成天然气管网,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将有65%的城市有可能利用天然气。

  此外,作为“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该工程对拉动经济,带动全局性产业升级意义重大。据中石油有关人士介绍,总投资虽然只有1420亿元,但是工程建设带动了国内机械、电子、冶金、建材、施工建设及天然气利用等相关产业的直接投资超过了3000亿元。以钢材为例,全线需要X80级钢材500万吨,约为“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3倍。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钢材全部由武钢、宝钢、鞍钢等国内企业生产,仅此一项就约365亿元。加上工程所需的大型压缩机、大口径阀门等,对我国大型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大大带动国内机械、电子、冶金等相关产业的国产化水平。

  同时,作为西部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对促进西部资源与东部市场的结合,带动西部地区经济腾飞也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据中石油有关专家介绍,我国陆上“四大气区”均分布在西部。“西气东输”工程把西部的天然气源源不断地送往东部,既为西部天然气找到了目标消费市场,又把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现实优势。目前,通过“西气东输”两条线路每年可往东部地区输送天然气约470亿立方米,这意味着每年可为西部地区带来数千亿元的销售收入和利税。所以,沿线的人民形象地说,“西气东输”管道在把西部的天然气资源源源不断地东输的同时,也把东部地区“滚滚财源”通过这条钢铁管道输送到西部,真正实现了东西部的双赢。

    1. “十一五”主要污染物 总量减排任务完成
    2. “十一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评价
    3. 文化体制改革取“真经”
    4.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开创文化建设新局面
    5.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6. 我国“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完成
    7. 大爱在心 为民开路——“十一五”陕西交通加快发展巡礼
    8. 回眸十一五 展望十二五:民生科技点亮幸福生活
    9. 辉煌“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服务国家目标
    10. “十一五”期间惠农政策大事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