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彭德怀得知军委扩大会议即将结束,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主席:
八届八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对我的错误进行彻底地揭发和批判,消除了制造党内分裂的一个隐患,这是党的伟大胜利,也给了我改正错误的最后机会。我诚恳地感谢你和其他同志对我的耐心教育和帮助。这次党对我的错误进行系统地历史地批判,是完全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真正认识到错误的极端危险性,才有可能消除我的错误在党内外的恶劣影响。现在我深刻体会到,我的资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是极端严重的。现在,我已认识到党和人民培养我这样一个人,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如果不是及时得到彻底揭发和批判,其危险性又是多么可怕!过去由于自己的资产阶级立场作怪,将你对我善意恳切的批评,都当做是对自己的打击。自己都没有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使错误顽症得不到医治。30余年来辜负了你对我的教导和忍耐,使我愧感交集,难以言状。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也对不起你。今后必须下很大功夫,继续彻底反省自己的错误,努力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来改造自己的思想,保证晚年不再做危害党和人民的事情。为此请求中央考虑,在军委扩大会议结束以后,请允许我学习或者离开北京到人民公社中去,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劳动,以便在劳动人民集体生活中得到锻炼和思想改造。是否妥当,请考虑示复。
敬礼
彭德怀
1959年9月9日
毛泽东接到这封信后,立即与彭德怀通了电话,说是要将他的信转发全党,并作了如下批示:
此件即发各级党组织,从中央到支部。印发在北京开会的军事、外事两会议各同志。
我热烈地欢迎彭德怀同志的这封信,认为他的立场和观点是正确的,态度是诚恳的。倘从此彻底转变,不再有大的动摇(小的动摇是必不可免的),那就是“立地成佛”,立地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建议,全党同志都对彭德怀同志此信所表示的态度,予以欢迎。一面严肃地批判他的错误,一面对他的每一个进步都表示欢迎,用这两种态度去帮助这一位同我们有三十一年历史关系的老同志。对其他一切犯错误的同志,只要他们表示愿意改正,都用这两种态度去对待他们。必须坚信,我们的这种政策是能感动人的。而人,在一定的条件下,是能改变的,除开某些个别的例外情况不计在内。德怀同志对于他自己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工作分配的建议,我以为基本上是适当的。读几年书极好。年纪大了,不宜参加体力劳动,每年有一段时间到工厂和农村去作观察和调查、研究工作,则是很好的。此事中央将同德怀同志商量,作出适当的决定。
毛泽东
9月9日
9月12日,彭德怀向大会送去一份自己的书面检讨,检讨仍然本着“只要不违背党和人民的利益,要什么给什么”的精神作出的。
9月13日,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决定将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和军委扩大会议精神传达到全军,迅速掀起批判彭德怀、黄克诚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和“右倾机会主义”的高潮,号召全军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主义而斗争。
眼下,彭德怀就要告别他居住7年的房子了。
这座房子,彭德怀刚搬来时,由于长年日晒雨淋,没有及时维修,门窗和廊柱的油漆早已剥落,花花点点,不像样子。尤其是办公室天棚的一角也漏雨,每逢下雨总要湿上一大片。管理部门几次提出要对房屋进行一次翻修和粉刷,但都被彭德怀拒绝了。并叮嘱工作人员:“你们要把心计用在国家这个大‘家’上,眼睛不要老盯着我这个小‘家’,要把钱节约下来,先用于国家经济建设。”
1956年春,管理部门对房屋进行检查后,根据房屋的破损情况,又一次提出要油漆门窗和廊柱,并送来维修计划。彭德怀听了工作人员的汇报后,把脸一沉说:“又修什么!这不是蛮好的嘛。更不要油漆!房子是住人的,也不是图好看!你们就是不考虑工人、农民住的怎样,也不考虑国家的困难!”工作人员将彭德怀的意见转告修缮队,他们解释说,彭总的心情他们知道,但油漆门窗廊柱不是为了图好看,主要是为了防腐蚀,延长房屋使用年限,这完全符合彭德怀要求的精神,并要工作人员再次向彭德怀请不。
这天晚上,彭德怀坐在走廊里的藤椅上休息,机要秘书孟云增上前报告说:“彭总,修缮队的同志又检查了一下房子,认为确实该油漆一下了!”彭不高兴地说:“看,你又来了,不是讲过不修了吗?”孟指着就近的一根廊柱的底部说:“你看,这根柱子因为油漆剥落。木头已经腐朽了,如果现在不修,以后还得换柱子哪,花钱就更多了,岂不是因小失大?”彭德怀没有吭声,站起来围着柱子转了几圈,仔细地观察了一番。还不时地动手敲敲,觉得说的有道理,才勉强同意了:
“你们这些人哪,理由就是多……”
就要告别中南海了,彭德怀在屋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这时他仍然没有忘记毛泽东……
突然,他对着院里正在浇花的景希珍大声喊道:“景参谋,你来一下。”景参谋急忙跑过来问:“彭总,您叫我有事?”
彭德怀说:“我给主席写信了,请求去当农民,边学习边劳动。”“主席的批示对我很关心,我们毕竟在一块30多年了,他还是不会忘记我的。不过我想,虽然主席和其他同志并投有让我搬出中南海的意思,可我也不能不考虑,我现在已经投有工作了,读书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住在这儿给主席、总理他们添麻烦。你去和管理科说一下,我也给尚昆同志写封信,让他们给我在外面找个地方住,也好安下心来读书啊!”景希珍偷偷地抹着泪,立即去了管理科。他为这位老人博大而坦荡的胸怀感叹不已!
彭德怀又提笔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写了一封信。信中要求搬出中南海,工作人员从简,专车换掉,一切待遇该怎么降就怎么降,决无怨言……三天后,管理科通知,房子己找好,位于北海。
院子十分宽敞,院中有座楼房,靠近北海,风景怡人。彭德怀先是点点头,继而摇摇头,对管理科的同志说:“谢谢你们,给我找了这么好的地方。可是我今后的任务是学习,不能老观赏风光嘛!况且我学习是在中央党校,距离太远了,车接车送多不方便。我看,还是拜托你们在西苑附近随便什么地方找处房子就行了!”
两天过后,管理科通知说:在西苑的房子找好了,它位于中央党校东南,叫吴家花园。彭德怀得知这一消息,连看也不去看了,马上向景希珍吩咐:“这个地方好!既远离闹市,又离党校那么近。好!”
接着,中央办公厅的一位同志来到永福堂。
他告诉彭德怀:尚昆同志收到了他的信,马上找小平同志请示,小平同志随即打电话请示毛主席。毛主席同意中央办公厅的决定:彭德怀同志的政治待遇不变,仍然是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办公室撤销,可保留秘书1人,组织关系安排在中央党校。生活待遇也不变,仍然配备工作人员:秘书、警卫参谋、司机、医生、护士、公务员、管理员等9人。彭德怀听后,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说:“谢谢了,感谢毛主席和办公厅对我的照顾!”接着又说:“我没病,要什么医生、护士的,到时候有个地方看病不就行了?现在我是闲人了,要公务员、管理员做啥子?免了吧,我坐的‘吉斯’也要坚决换掉,现在没有必要坐那么高级的车!上大街坐公共汽车不也很好吗?”最后他一再申明,希望中央接受他的请求。
谈话的同志只好如实地将他的请求向办公厅做了汇报。办公厅也只好尊重他的请求:人员从简,将斯大林过去赠送他的那辆灰色“吉姆”车又重新配给了他。
就要告别中南海了。彭德怀将他的元帅服、狐皮军大衣、几件军装、几枚勋章、名人字画、外国领导人赠送的礼品,一一上交给了党中央。只留下书籍,必要的换洗衣服和日常用品,包括几件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东西:1枝左轮手枪、1枚红星勋章、1包历史资料、8块从红军时代保存下来的分伙食尾子所得的银元。
9月30日,彭德怀怀着十分复杂的心情,告别了居住7年多的永福堂,住进了靠近西郊颐和园的挂甲屯吴家花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