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历次人民代表大会重要文献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次会议
关于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4-23    作者:    来源:新华社 2002-03-17
  字体:(     ) 关闭窗口

关于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002年3月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财政部部长 项怀诚

各位代表:

  受国务院委托,我向大会提出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200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对财政经济工作提出的各项要求,努力扩大和培育国内需求,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快增长。在此基础上,财政收入增加较多,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宏观调控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国财政收支超额完成预算,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预算之内。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完成16371亿元(不含债务收入,下同),比预算增加1611亿元,比上年增加2976亿元,增长22.2%。全国财政支出完成18844亿元,比预算增加1486亿元,比上年增加2957亿元,增长18.6%。收支相抵,支出大于收入2473亿元。

  中央财政总收入9171亿元,比预算增加748亿元,比上年增加1583亿元,增长20.9%。其中,中央财政本级收入8578亿元,比预算增加748亿元;地方上解中央收入593亿元,与预算持平。中央财政总支出11769亿元,比预算增加748亿元。其中,中央本级支出5754亿元,比预算减少91亿元;补助地方支出6015亿元,比预算增加839亿元。中央财政收支相抵,赤字2598亿元,与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预算赤字2598亿元持平。

  地方财政总收入13808亿元,比预算增加1702亿元,比上年增加2737亿元,增长24.7%。其中,地方财政本级收入7793亿元,比预算增加863亿元;中央补助收入6015亿元,比预算增加839亿元。地方财政总支出13683亿元,比预算增加157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本级支出13090亿元,比预算增加1577亿元;上解中央支出593亿元,与预算持平。地方财政收支相抵,收大于支125亿元。

  另外,中央财政债务收入4604亿元。其中,用于偿还国内外债务本金1999亿元,弥补当年财政赤字2598亿元,补充中央财政偿债基金7亿元。2001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1053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支出1053亿元。

  上述预算执行数字,在中央和地方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些小的变化。

  中央和地方增收较多,部分项目支出变化较大。2001年,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22.2%。除了经济稳步增长,企业效益继续改善,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强外,特殊性增收因素比较多。其中,车辆购置附加费改为车辆购置税并纳入预算管理,增加收入266亿元;减持国有股收入专项上交财政,增加收入122亿元,其中主要是境外发行减持国有股收入110亿元;人民银行上交以前年度收入188亿元。扣除特殊性增收因素,按可比口径计算,全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7.9%,中央财政收入增长14.5%。

  2001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均增收较多,分别比预算超收748亿元和863亿元。但由于有些增加的收入是有指定用途的,财政不能用于其他方面的开支。而需要增加开支的重点支出项目又比较多,所以财政收支压力一直比较大。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中关于“中央预算超收收入可以用于弥补中央财政赤字和其他必要的支出”的规定,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中央财政超收收入主要用于:增加交通专项支出86亿元(车辆购置税增收部分),补助全国社会保障基金310亿元,增加基本建设支出300亿元,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支出52亿元。地方财政超收收入主要用于:解决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拖欠,落实2001年第四季度出台的增加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政策,增加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保证教育、科技、农业、生态保护等重点支出以及支持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的资金需要。

  2001年中央预算执行中,有些项目与预算相比变化较大,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在预算执行中出台和调整了部分政策。例如,为拉动内需,2001年10月份国家再次增加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根据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情况,国务院对农村税费改革步伐作了调整;为进一步扩大出口,适当增加了出口退税指标等。二是部分原列中央本级的支出,如基本建设支出,地质勘探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在执行中划转到了地方。

  积极财政政策得到较好落实,扩大和培育了内需。2001年,按照中央要求,经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发行了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国债资金的投入,不仅保证了青藏铁路、西电东送等西部开发重大项目的及时启动和建设,而且促进了一批重大在建项目的完成。截止2001年底,累计完成公路通车里程2.55万公里;建成铁路新线4000公里,复线1988公里,电气化里程1063公里;1895个县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国债技改贴息资金安排国有重点企业已开工技术改造项目781个。

  连续四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遏制通货紧缩趋势,克服世界经济增长减速带来的影响,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实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虽然中央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有所扩大,但推动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国家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2001年中央财政赤字25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债务余额1560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6.3%,都在安全线以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承受风险的能力还将进一步增强。同时,我们也一直密切关注各项相关指标的变化,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的措施。一是合理调整国债期限结构,降低筹资成本,错开还款期限。二是从2000年起将国债利息支出列入经常性预算,与国债本金分开。三是加强对国债项目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对部分国债项目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努力提高国债资金使用效益。对一些因历史原因形成并长期积累的潜在财政风险,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已经采取了相关措施,正在逐步加以消化。 

    1. 200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
    2. 九届人大三次会议关于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3. 关于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4. 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5. 关于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6. 关于1997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199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