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档案指南
外交部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09-09-05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9-05
  字体:(     ) 关闭窗口

  解密开放外交档案概况

  外交部自1999年开始分期分批对保管期限满30年的档案进行解密,并于2004116日正式对外开放了首批解密外交档案。到目前为止,共开放了三批、8.2万多件解密档案,时间跨度为1949-1965年。前两批1949年至1960年间形成的档案4万余件,20081112向国内外开放的1961-1965年的解密档案共41,097件。第三批档案主要是外交部在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件,主要反映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中国在双边和多边外交领域中的原则立场、对外交流交往情况。如:中国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妥善解决同周边国家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周恩来总理亚非十三国之行,提出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和中国同非洲、阿拉伯国家关系五项原则,与刚果(利)、老挝、肯尼亚等十几个亚非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积极改善同西方发达国家关系,同其进一步发展双边经贸和文化交往,中法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中苏关系演变;中美两国继续通过大使级会谈(第103128次)进行对话;在双边和多边外交领域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参加有关国际会议等情况。

  相关成果:

  《1954年日内瓦会议》

  《解密外交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档案1949-1955》

  《建国初期的外交部》

  《解密中国外交档案》

  《万隆1955》

  馆藏精品介绍:

  截至2008年底,外交部档案馆馆藏档案42万余卷(件)。这些档案真实地记载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活动,反映了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中我国外交工作的发展成果。其中,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外宾的重要谈话记录以及对外交工作的指示尤为珍贵,中国与外国签订的各种条约、协议的正本也属馆藏精品。在众多珍贵档案中,馆藏《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和《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手稿)》两份档案经“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确定,被收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精品1:《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档案形成年代:1954628日)

  档案简介及评价:该档案文献系周恩来总理修改的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1954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印度,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这是中国第一次在外交文件中正式倡议将该原则作为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该档案在新中国外交史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背景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翻开了新的一页。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1949年12月30)并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1950年4月1)的国家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友好邻邦。中国和印度是亚洲两个大国,两国都长期遭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两国人民为了争取自由和独立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在建立新的国家后,两国又面临着共同的任务,即在和平环境中建设各自的国家。因此,中印两国有着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共同基础。但是,两国关系中还有些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例如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等。《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方草案》的产生及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双方分歧,谋求共同利益的目的服务的。

  19531231日至1954429日,印度政府派遣的代表团在北京进行了关于中印两国关系发展的谈判。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和平共处的原则(五项原则的措词后来稍有改变。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总理的发言中,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说明谈判的任务是“解决两国间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

  195462529日,周总理在出席日内瓦会议回国途中应邀访问了印度、缅甸。624日至28日,周总理应印度总理尼赫鲁的邀请访问印度。其间和尼赫鲁总理进行了6次正式会谈。在会谈中,中方与印方就两国关系及存在的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并提出建议。周总理表示:“我们应该以我们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尼赫鲁欣然赞同。628日,中印双方发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重申4月间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所规定的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某些原则,即:甲、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乙、互不侵犯;丙、互不干涉内政;丁、平等互利;戊、和平共处。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声明指出,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各项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任何一国又都不干涉另一国,这些差别就不应成为和平的障碍或造成冲突。有关各国中每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和互不侵犯有了保证,这些国家就能和平共处并相互友好。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第一次在外交文件中正式倡议将该原则作为指导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特别是亚洲地区的形势和新中国外交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亚非国家对于社会主义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认识,为新中国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基础,并有利于中国团结和争取民族主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确立成为日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因此,该档案在新中国外交史研究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