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五年经济计划 >> 第七个五年计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发布时间: 2009-07-28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07-2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通过)

  基本指导原则和主要奋斗目标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在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入一九八六年到一九九○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按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总方针,继续做好这五年的工作,必将巩固和发展我国当前大好的经济和政治形势,更好地保证九十年代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在实现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富裕幸福的道路上迈出更为坚实的一步。

  (2)"七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条件是很好的。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马克思主义路线指引下,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我们巩固和发展了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开辟了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生机最旺盛的新时期。现在同"六五"计划开始前的一九八○年相比,我们国家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

  在一九八○年的时候,我国农业仍然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还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从一九八一年以来,我国农业以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的高速度向前发展,各类农副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按照全国人民目前的食物结构和衣着水平,我国粮食已可自给,棉花自给有余。农业的全面高涨,为保障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条件。

  在一九八○年的时候,我国能源生产停滞不前,现在情况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近两三年来,全国原油、原煤产量平均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达到百分之八以上,发电量也有相应的增加。能源生产持续增长的新势头,是保障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条件。

  在一九八○年的时候,我国轻工业生产严重落后于人民生活需要,市场商品匮乏。近五年来,轻工业生产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十以上,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繁荣局面。重工业经过调整服务方向,在新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增长,轻重工业的比例趋于协调。

  在一九八○年的时候,国家财政收入继续下降,存在着巨额赤字。从一九八二年起,财政收入由下降转为持续上升,收支基本平衡。预计一九八五年国家财政收入将超过一千七百亿元,加上地方、部门和企业拥有的预算外资金,总共将达到三千亿元以上,比一九八○年增长将近一倍。

  在一九八○年的时候,我国城镇有大量待业人员需要安置,人民生活中积累了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五年来,新就业的城镇劳动力三千多万人;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全国职工工资总额增加百分之五十左右,平均工资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农民平均纯收入增加百分之八十。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

  总之,争取我国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任务已经基本实现,国民经济开始出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良性循环的前景。有了这样的基础,我们完全有理由要求"七五"期间的各项改革和生产建设工作做得更加出色,取得更大的成就。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技术条件还比较落后,农业这个基础还比较脆弱,部分地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还相当紧张,智力开发和人才培养还很不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当前经济工作中还存在着经济效益提高不快、生产技术进步缓慢、经营管理水平低、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特别是一九八四年第四季度以来,工业增长速度过快,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信贷资金和消费基金增长过猛,部分商品价格上涨过多,国家外汇储备下降,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某些新的不稳定因素。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当前良好的经济形势,又要足够估计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使"七五"计划的制定立足于实事求是的科学基础之上。

  (3)根据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全面分析和科学估量,"七五"期间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下的基本指导原则:

  --坚持把改革放在首位,使改革和建设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从根本上说,改革是为建设服务的。从当前来说,建设的安排要有利于改革的进行。"七五"期间是全面改革我国经济、科技、教育等管理体制的关键时期。只有不失时机地革除现行体制中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种种积弊,逐步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各项管理体制,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在今后五年、十年、二十年以至更长时期的持续发展。为了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率,防止盲目攀比和追求产值产量的增长速度,避免经济生活的紧张和紊乱,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改革的方向必须坚持,改革的步骤必须稳妥。各项改革措施要相互配套,既有利于微观搞活又有利于宏观控制,以保证和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使积累和消费保持恰当的比例。这里的中心问题是根据国力的可能,在妥善安排人民生活的同时,十分注意确定合理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到国家财政、信贷、物资和外汇的各自平衡和相互间的综合平衡。这是保证经济比例关系协调、经济生活稳定和体制改革顺利推进的根本条件。鉴于当前的建设规模已经过大,一九八六、一九八七两年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体维持一九八五年的水平,后三年再根据情况适当增加。在控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前提下,必须集中必要的财力物力,加强能源、交通、通信、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避免不分轻重缓急,防止齐头并进。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为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后续能力,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坚持把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提高产品质量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上来,正确处理好质量和数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产品质量差,物质消耗高,经济效益低,是我国生产建设中长期普遍存在的痼疾,目前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解决。只有坚决改变这种状况,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以较少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也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要和扩大出口。必须加强质量管理、技术管理,严明劳动纪律、财经纪律,健全检查制度、监督制度,大力提高企业职工的素质,同时积极推进技术改造,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把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到新的水平。这是加速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根本途径。

  --坚持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任何时候也不能忘记,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切实抓好精神文明的建设,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以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并保证它的正确方向。

  (4)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础,为了全面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中央建议"七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争取基本上奠定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础,大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智力开发,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使一九九○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年翻一番或者更多一些,使城乡居民的人均实际消费水平每年递增百分之四到五,使人民的生活质量、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都有进一步的改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工作和各项改革,都要为实现这个主要奋斗目标服务,并据以制定各自的具体奋斗目标。

  实现了上述奋斗目标,我国经济实力将有较大增强。到一九九○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将达到一万六千亿元,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一万一千亿元。在这五年中,我国财政总收入将达到九千亿元左右,比"六五"期间增加百分之四十以上;全民所有制单位的固定资产将新增五千亿元左右,比"六五"期间新增额多百分之六十;随着生产的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将由温饱型逐步向小康型过渡。

  (5)党中央建议的奋斗目标,既是积极的,又是留有余地的。"六五"期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预计可超过百分之十,已高于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所要求的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二的速度。"七五"期间要求达到的经济增长率是: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以上;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左右,其中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七。将目前已经偏高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一些,确定上述这样比较恰当的增长速度,是必要的和正确的。这将有利于克服当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某些不稳定因素和顺利推进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有利于把各方面的注意力进一步转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讲究经济效益上来,从而为全面实现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好的基础。

  (6)为了实现"七五"计划的奋斗目标,需要在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主要方针,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经济体制和调节手段,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提出符合实际的要求,采取一系列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正确决策。这次制定"七五"计划,除了正确地确定必要的生产建设指标以外,必须充分重视对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使之成为计划的有机的重要组成部分。(⑴⑵)

  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主要方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