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历次全国政协会议的重要文献 >> 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 >> 第一次会议
政协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3-18    作者:李贵鲜    来源:新华社 2003-03-1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做出了积极贡献。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在组织上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在政治上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应当也能够在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的大目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九届政协切实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运用各种形式和方法,促进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及时组织学习中共中央的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举办各种内容的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及其他活动,帮助各界人士提高认识、增进共识;适时调整界别设置和委员构成,及时把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的代表人物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扩大了政协的团结面和联系面;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等参加单位的联系,邀请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统一战线和政协工作,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政协工作中的重要事项;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提案、发言,积极与各民主党派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发挥他们在政协中的作用;在各个界别之间、委员之间,提倡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多联系、多沟通、多交流,在合作共事中加强理解、加深友谊。举办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戊戌维新100周年、辛亥革命9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50周年等重要活动,弘扬中华民族团结爱国、英勇奋斗的精神和统一战线的光荣传统;积极宣传贯彻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认真反映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的意见要求,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和宗教界委员的作用,组织他们参观考察,了解有关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支持政府依法打击邪教,采取多种形式对“法轮功”邪教组织进行坚决斗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分裂活动和宗教极端势力;就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献计献策,并尽力协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专题调研和视察工作不断深化。紧紧围绕国家中心任务,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一条重要经验。专题调研是政协履行职能的基础环节,是调动各界委员积极性的有效形式,也是活跃政协工作的重要途径。九届政协进一步深化专题调研工作,提出要“建言立论”,为解决国家当前和今后若干重大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思路与建议;调整专委会的设置,增设了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充实了各专委会的办事机构,建立健全了专委会工作制度;加强调研工作的组织协调,密切了与民主党派、地方政协及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强化对调研课题的研究论证,重视调研成果的转化。五年来,各专委会就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实行并适当调整积极财政政策、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制度、保险资金进入证券市场、建立统一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减轻农民负担、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制定长期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远洋渔业、尽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我国人口信息系统建设、解决拖欠县乡干部工资、发展文化产业、加强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医疗机构分类管理、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共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或专项建议186件。组织全国政协常委、委员视察团123个,3300多人次的常委和委员参加了视察活动,形成视察报告103份。委员们通过专题调研和视察提出的意见,许多是对制定政策的积极建议,有些是对存在问题包括消极腐败现象的批评监督。这些意见、建议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党和国家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重要参考作用。按照“建言立论”的要求,对委员们参政议政的成果进行精心筛选,共编辑出版了《国是建言》13辑。

  ——反映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进一步拓展。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人民政协只有坚持贴近群众,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反映社情民意是全国政协一项实际效果突出、富有政协特色、又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重要工作。九届政协把这一工作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强调政协的各项工作都应当含有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意义,要求把反映社情民意寓于各项工作之中;建立健全了政协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了与各民主党派、地方政协及有关部门的联系,扩大了信息来源;召开第14次常委会议,专门研究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推进了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规范化。五年来,九届政协共受理群众来信95900余件,收集整理各种信息27200多篇,通过《政协信息》、《参政议政动态》等途径,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了重要意见、建议和社情民意信息7740余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为党政领导机关提供了许多来自基层和群众的真实情况,反映了各界人士的愿望和呼声,较好地发挥了民主监督的作用,促使一些群众广泛关注、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得到重视或解决。

  提案是政协委员议政建言、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也是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五年来,共收到全国政协委员、参加政协的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政协专门委员会提交的提案17722件,数量是历届政协最多的,质量也有新的提高。政协委员提案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了大量社情民意,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为中央及有关部门掌握实情、制定政策、改进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促进祖国统一和海内外联谊工作取得新进展。人民政协联系着一大批港澳台侨代表人士,充分运用这个有利条件,加强对这些人士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团结海内外各方面力量,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九届政协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面旗帜,按照“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促进祖国统一和团结联谊活动。每年与国务院台办等七家单位联合举办江泽民同志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重要讲话纪念活动,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分裂的原则立场;做好台湾来访团组的接待工作,派人参加有关团组赴台访问,与台湾一些政党、团体、各界人士进行了广泛交流;积极参与海内外一系列反“独”促统活动,严厉批驳台湾当局领导人抛出的“两国论”和“一边一国论”,关心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的发展,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港澳台侨委员会与中央有关部门、有关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建立了六单位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对台工作的协作与配合。按照我国政府的统一部署,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澳门回归祖国的有关工作;根据港澳回归祖国后的新情况,积极探索在“一国两制”条件下联系港澳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的有效形式;通过传达有关会议精神、举办座谈会、组织视察等方式,努力为港澳委员参政议政创造条件。加大“走出去,请进来”的力度,组团出访北美、东南亚、西欧等侨胞聚集区的21个国家,与各国的侨胞、台胞社团广泛接触,建立联系,听取意见,向政府反映他们关心的问题;鼓励海外专家学者为政协常委会议建言献策,邀请海外华侨列席政协大会,为他们参与祖国政治生活开辟了渠道;港澳台侨委员会还与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办、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建立领导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了相互联系和协作。九届期间,共邀请接待港澳台侨团组300多个,4300多人次,促进了海内外各方面人士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为维护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