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历次全国政协会议的重要文献 >> 第十届全国政协会议 >> 第三次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3-25    作者:贾庆林    来源:新华网 2005-03-03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年来,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共提交提案4478份,立案4263件。提案中的一些重要意见和建议,通过《重要提案摘报》及时反映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委员视察工作进一步加强,共组织30个视察团、750多位委员赴全国各地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视察,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视察报告26份。还委托地方政协认真组织京外的全国政协委员进行就地视察或跨省区视察。反映社情民意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提高信息质量,改进工作方式,共报送《政协信息》和《政协信息专报》325期,提供重要信息1390篇,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对《政协信息》批示达133人次,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政协信息》回函72件,批示率超过往年一倍以上。

(三)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积极促进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认真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积极促进参加政协的各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团结合作。认真开好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切实贯彻民主协商、求同存异的原则,充分听取和反映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安排政协大会发言、组织各界委员视察、办理民主党派提案、反映社情民意、联合进行专题调研、帮助各民主党派机关改善工作条件,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经常性联系,较好地发挥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政协中的作用。一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共提出提案115件,提供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稿件2503篇,这些提案和信息都得到了及时的办理和反馈。

协助贯彻执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发挥民族和宗教界委员的积极作用,为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贡献力量。常委会组织少数民族界和宗教界委员开展调查研究,考察沿海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民族、宗教工作,积极为委员知情明政服务。促成一些地方解决宗教活动场所等实际问题,切实为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举办政协民族、宗教工作研讨班,组织40个省级、副省级政协有关负责同志,就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民族、宗教工作进行深入研究。还举办一些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文化活动。

(四)健全规章制度,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贯彻落实修订后的政协章程,建立健全与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去年常委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政协十届二次会议闭幕后,我们主要抓了几个环节的工作:一是抓组织落实。在主席会议领导下,成立了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建章立制工作的领导、规划和协调。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在领导小组下设9个专题研究组,负责对已有的工作规章和拟制定的工作规章进行研究论证,并承担具体的起草、修订任务。三是坚持走群众路线。通过召开会议、分别座谈或进行走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地方政协组织、政协各参加单位、有关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四是严格履行程序。经主席会议和制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多次研究,明确了政协工作制度化必须遵循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严守章程的原则。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制度建设工作已经取得预期成果。按照政协章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全国政协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常务委员会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秘书长会议工作规则、专门委员会通则、提案工作条例和委员视察工作条例,审议通过了新制定的政协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工作规则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条例。这8项规章制度的通过和实施,将使我们的工作更加规范有序,更加富有成效。

发挥京外委员作用的工作取得进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政协委员尤其是京外委员作用的意见》,对组织京外委员开展活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在各地成立了委员活动小组,由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的京外省级政协主席为当地活动召集人,由省级政协一名副秘书长为联络员;各省级政协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落实全国政协的《意见》,把当地全国政协委员的活动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邀请他们参加当地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重要纪念活动、调研视察、学习研讨以及当地的民主监督活动。全国政协还召开部分省市政协发挥全国政协京外委员作用座谈会,总结交流各地政协的成功经验。

(五)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理论建设。为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他对人民政协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入研究和宣传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全国政协隆重举办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会议系统总结了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为人民政协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全面概括和阐述了半个多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共中央关于人民政协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点,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方向。这次会议得到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各级政协组织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共收到论文260多篇,集中反映了近些年来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一年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各省级、副省级政协主席还在《人民政协报》、《中国政协》杂志和人民网上发表文章近百篇。这些文章贯彻中共中央对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力地推动了人民政协的理论创新和工作创新。

按照“积极主动、突出重点、体现特色、讲求实效”的要求,大力加强了人民政协的宣传工作。广泛运用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传媒进行宣传。邀请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在全国政协机关设立记者站,密切了同各新闻单位的联系和协作。在《人民日报》上创办每周一期的《议政与建言》专版,为政协委员发表见解开辟了新的园地。在人民网上创办“中国政协新闻网站”,保证了政协新闻传播的快捷便利和有效。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活动期间,协助中央电视台组织“参政党新贡献”专题系列报道,连续8次在“新闻联播”中播出,反映了各民主党派履行参政党职能取得的重要成果,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