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和科技文化水平,既是保证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又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六个五年计划安排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百分之十五点九,其中一九八五年将达到百分之十六点八,比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百分之十一有了较大的提高。应该承认,这方面的经费还是比较少的,但是限于财力,目前只能做到这一步。今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方面的经费还要逐步增加。
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到一九八五年全日制高等学校招生数将从一九八○年的二十八万人增加到四十万人,增长百分之四十二点二;在校学生达到一百三十万人,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十三点六。五年内大学毕业生共一百五十万人。在这同时,广播、电视、函授、夜大学等高等教育也将有较大的发展。一九八五年招收研究生二万人,比一九八○年增长四点五倍,五年内毕业研究生四万五千人。为了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国家确定用专款为一批重点高等院校建设比较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新建和扩建一批实验中心。要调整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改进教学方法。过去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面狭窄,不能适应各项建设工作和继续深造的需要,对于毕业后的就业和转移工作领域也往往造成困难,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要认真加强对大学生、研究生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加强经常的有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必须真正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和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继续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各门各类的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林牧副渔、医护、财贸、政法、文教等方面的职业学校。普通中学也要适当增设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要创造必要的条件,把部分农村普通高中改为农业职业中学。要注意发展学龄前教育,加强师范教育。到一九八五年,争取全国大部分县普及或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城市普及初中教育。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努力全面地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逐步改善教学条件。普及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扫除青壮年中的文盲,这是全国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繁重、艰巨、迫切的任务,全国人民都要动员起来给以大力支持。凡是教育事业发展得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以及地、市、县和基层组织,凡是积极为教育事业作了贡献的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其他人员,都要加以表扬;对教育工作不热心的干部,要给以批评;对挪用教育经费、妨碍教师工作甚至侮辱伤害教师的人员,要严加处分。要在全社会造成普遍重视教育工作的风气,使人人都认识这是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基础。
在科学技术方面,第六个五年计划规定,在全国推广农业、轻纺工业、能源、电子、机械、原材料工业、化工和制药、运输和邮电等方面确有成效的四十项重大科技成果。围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生产建设中带关键性的三十八个科技项目的一百个课题进行攻关,争取其中相当一批项目在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成果,并推广应用。在着重发展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使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可靠的指导力量和后备力量。不论是应用研究或基础研究,都应该按照学科特点尽可能地面向经济建设,为生产的发展服务。要把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到同科学研究本身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的成绩应该同样受到表扬和奖励,克服轻视推广应用的倾向。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省、市、自治区公用的情报中心、分析测试中心、计量中心、计算中心、应用数学咨询服务中心,为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
在大力发展自然科学的同时,重视发展社会科学,加强政治经济学、部门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法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文艺学、语言学、国际关系等的研究。要努力阐明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用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要填补空白学科,加强薄弱学科,改善研究工作的条件。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文学艺术、电影、电视、广播、新闻、出版、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项文化事业和卫生、体育事业都将有相应的发展。电影故事片的摄制,必须在努力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增加数量,计划由一九八○年的八十二部增加到一九八五年的一百二十部。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影片和纪录影片。广播电视要提高节目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艺术性,加强节目的制作和传送手段,提高技术质量和人口覆盖率。全国各种报刊、杂志、书籍的出版总量,一九八五年达到四百五十六亿印张,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二十二。积极提高造纸、印刷、出版的技术和质量,努力改变目前的落后状况。基本上做到市市有博物馆,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文化设施。我们的各种精神产品,虽然大多数也是以商品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各级有关领导干部应该充分认识到,发展这些产品的生产首先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此,必须注意它们的共产主义的思想内容,注意它们在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方面的作用,而不能单纯追求利润。各项文化艺术事业和学术研究,都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继续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错误影响,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堕落腐朽的文化。要继续深入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迅速消灭一些还没有最后消灭的烈性传染病。加强海关检疫,以防一些已被消灭的传染病又由国外传入。在卫生工作中,要继续坚持城乡并重、中西医结合的方针,五年内增加卫生专业人员六十万人,新增医院病床二十五万张。大力提高节制生育的技术水平,保证控制人口计划的顺利实现。积极发展城乡体育运动,普遍增强人民体质,努力提高体育运动的技术水平。
四、关于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扩大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要继续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按照统一计划、统一政策、联合对外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交流。计划规定,到一九八五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将达到八百五十五亿元,比一九八○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一点八,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八点七。其中,出口总额将达到四百零二亿元,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八点一,高于工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进口总额将达到四百五十三亿元,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九点二,略高于出口的增长速度,这对加快国内的生产建设是有利的。
积极发展出口商品的生产,努力增加出口,是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基础。要积极扩大轻纺产品、工艺品和各种土特产品的出口,特别是提高机电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有计划地组织石油、煤炭和某些资源丰富的稀有金属等产品的出口,对某些消耗能源太多的产品要限制出口。一切出口商品,必须努力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提高竞争能力。这对于促进我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都会起积极作用。根据国内建设的需要,改进进口结构,适当提高新技术和关键设备在整个进口中的比重。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国外贷款,吸收外商直接投资或同外商合资经营,把对国外资金的利用扩大到适当规模。要特别注意发挥沿海城市在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中的作用。除广东、福建继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外,要给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引进和消化技术、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和开拓国际市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毫无疑问,我们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为了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而绝对不能削弱和损害我国民族经济的发展。这一点任何时候也不能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