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历次政府工作报告 >>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09-08-18    作者:朱镕基    来源:新华社 2000-03-05
  字体:(     ) 关闭窗口

  四、继续推进改革,全面加强管理

  要按照党中央确定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继续推进各项改革,为促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国有企业改革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目标,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在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抓紧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规范,使企业有所遵循。突出抓好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和改善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稽察和监管,逐步健全和规范监事会制度。依法向国有企业派出监事会,检查企业财务,对董事、经理的职务行为进行监督,维护国有资产所有者权益。加强国有重点企业领导班子的管理和建设。进一步完善企业集团对所属子公司的管理,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母子公司体制。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分配等各项制度改革,建立企业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在部分好的企业试行经理(厂长)年薪制、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认真落实增加银行核销呆坏帐准备金的规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债转股、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等措施,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促进企业扭亏脱困。稳步推进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积极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宜于实行股份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利用股票市场,抓紧进行股份制改革。努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加快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鼓励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继续贯彻执行中央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坚持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认真执行粮食优质优价政策,促进粮食品种结构调整。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和调整粮食品种结构的需要,国务院已确定部分粮食品种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要做好相应的政策调整工作。继续抓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推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努力降低成本。要总结实践经验,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财税、金融、投融资、分配、流通等方面的体制改革,要继续有序推进。城镇住房和医疗保险、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中央已经制定了指导性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因地制宜作出决策,组织实施。

  现在,中央关于改革和发展的大政方针已经明确,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也已颁布。要保证中央的政策措施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真正得以贯彻落实,当务之急是“严”字当头,强化管理。当前,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管理松懈、纪律松弛、秩序混乱的现象,有些地方和单位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重影响中央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和各项改革的推进,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今年,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都要以改革的精神,突出抓好管理。工业、农业、财税、金融、贸易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行各业,也都要在加强管理上下大功夫。这里讲的管理,包括加强监督和整顿。

  切实加强企业科学管理。所有企业都要从严治企,苦练内功,着力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等薄弱环节。要根据国内外市场变化,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市场营销战略。充分依靠和发挥职工群众积极性,健全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实行厂务公开。特别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改变部分企业帐目不清、数字不实、信息失真的状况,严禁弄虚作假。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实行各个环节的岗位责任制。国有企业领导班子要认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腐败现象。

  严肃财经纪律,严格财经管理。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加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和审计。切实贯彻《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依法治税,严禁越权减免税收行为,依法清理和收缴欠税,加大打击偷税、逃税、骗税、抗税的力度,维护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各种财政性资金的“收支两条线”管理和监督检查,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大力清理和取消各种乱收费。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特别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金融机构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和重要业务人员的监督和管理。继续清理和整顿非法的和有严重问题的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整顿社会信用,严格结算纪律。依法收贷收息,清还企业间相互拖欠。清理和规范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监察和审计部门的作用。

  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依法严厉惩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消费者权益和各种商业欺诈行为。继续严厉打击走私贩私活动。坚决制止各种分割、封锁市场的地方保护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取缔非法药品市场,严肃查处医药购销中的违法行为。严格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肃查处建设单位规避招标或搞假招标的行为,禁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转包和违法分包的做法。

  全面加强管理,从根本上说是要依法规范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形成和健全各方面的科学管理制度和机制。各行各业和各单位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准自己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立即从规章制度建设和转换机制等方面采取措施,强化管理和监督。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敢于抓管理;同时,也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情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善于抓管理。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