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与史料 >> 历次人民代表大会重要文献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次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首次会议开幕
发布时间: 2009-08-26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09-08-26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大会大跃进的大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届首次会议开幕

毛主席主持会议开幕式 周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的会员列席了会议

  新华社18日讯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下午三时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毛泽东主席主持了会议的开幕式。周恩来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今天的大会执行主席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林彪、李济深、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陈叔通、彭真。当毛泽东主席等步入会场登上主席台的时候,全场起立,长时间地热烈鼓掌。

  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副委员长林伯渠、罗荣桓、赛福鼎、程潜,副总理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聂荣臻、薄一波,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董必武,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鼎丞,和会议主席团的其他成员。

  会议报到代表一千一百四十八人,今天下午出席会议的代表一千一百三十八人。

  同时在北京开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政府各部门的负责人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列席了会议。

  三时,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全场起立,热烈鼓掌。乐队高奏国歌。

  周恩来总理接着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

  周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共分五个部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1958年的伟大成就,我们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二年——1959年经济战线上的任务,我们在文化教育战线上的任务,关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关于对外政策。

  周恩来总理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四年多的任期中间,我国经历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变化。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已经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面获得了辉煌的成就。在两条道路的斗争中,社会主义在各个方面基本上战胜了资本主义。由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和超额完成,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并且在这个基础上,1958年出现了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国民经济大跃进。在工业和农业方面,在运输邮电方面,在商业方面,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都有了巨大的跃进。在大跃进中,我国人民在社会组织方面有了一个伟大的创造,这就是全国农村中根据广大农民的要求而建立的人民公社。

  周总理分析大跃进的原因时着重指出,1958年大跃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我们在1958年春季总结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经验,开始找到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更好的方法,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所制定的这条总路线,是一条充分估计到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的六亿多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动员起来的路线。

  他指出,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以伟大的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给了我们多方面的援助。苏联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帮助我们建设的一百六十六个重大建设项目,对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起了显著的作用。苏联建国以来的丰富经验,也是我们制订和实现经济建设计划的一项重要的依据。

  周恩来总理说,1959年,我们应当在1958年的巨大胜利的基础上,沿着1958年所开辟的道路,继续跃进,争取在各个战线上获得更大的胜利。

  周恩来总理说,提请这次人民代表大会审定的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是一个继续大跃进的计划。195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将比1958年增长40%,达到二千八百七十亿元。这个根据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拟定的计划,既考虑了我国物质技术条件的客观可能性,也考虑了人民群众革命干劲的主观能动性;既考虑了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生产和运输在发展中必须互相适应的要求,也坚持了建设必须有重点、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首先是发展原料、材料工业和以钢为纲的方针。他说,实现1959年的宏伟的国民经济计划,将继续扩大我国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将为我国的工业的不断跃进和农业的机械化准备更多的条件,将提前超额完成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关于粮棉增产的要求,将保证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继续提高。

  周总理指出,为了实现速度很高、规模宏大的1959年计划,全国人民必须继续英勇奋斗,苦干实干巧干,努力克服困难。当前应当注意的最重要的问题,是要加强集中领导,全面安排,抓紧各项组织工作和具体措施,大力开展各个经济战线上的群众运动。无论工业、农业、运输业或者商业战线上,群众运动的中心环节都应当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生产,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应当在全国的每一个角落,立即开展一个增产节约的全民运动。

  在文化教育战线方面,周恩来总理指出,我们的任务是要继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向前推进文化革命的事业,普及社会主义的文化,并且不断地在普及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高的工作,使文教工作的发展能够适应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他说,我们按照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原则,贯彻执行了教育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从而展开了教育事业的巨大的深刻的革命。他要求更好地贯彻执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周总理说,为了科学和艺术的健全发展,应当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础上贯彻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个方针指出了我国科学文化繁荣发展的道路,给了整个科学界和文化界以巨大的鼓舞。我们相信,经过科学上不同学派、不同见解的自由争论,艺术上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自由竞赛,不要很久,我们的科学文化事业一定能够进入一个昌盛的时代,并且获得伟大的成就。

  周总理指出,旧知识分子的自我改造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年青的知识分子也正在大量成长起来。他号召一切爱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共同为建设伟大的祖国而努力。

  周恩来总理接着说,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人民内部的团结,在各个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后,比以前任何时期都更加巩固了。由于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特别是由于整风运动的深入,由于毛泽东主席所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的逐步贯彻执行,人民民主得到了重大的发展。他说,我国人民大团结的基础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在继续加强工农联盟的前提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将继续保持劳动人民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今后在我国仍然需要在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周总理说,过去四年中,在保证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平等的原则下,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已经收到很大的成效。除了原有的内蒙古自治区以外,先后成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并且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此外,还在青海、甘肃、新疆、云南、四川、贵州和其他若干省、自治区内成立了二十九个自治州,五十四个自治县。这些民族自治地方包括三十几个民族。在少数民族地区内,除了西藏和其他很少一些地方以外,都已经完成了民主改革和基本上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许多少数民族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正在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由于民族政策的正确执行,汉族和各兄弟民族以及各兄弟民族之间的友好团结,已经大大加强了。

  周总理在报告中谈到了西藏问题。他说,西藏原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所发动的武装叛乱已经遭到可耻的失败。政府命令解散原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地方政府职权,使西藏迅速实现民族地方自治和逐步进行民主改革,这一措施受到西藏广大爱国僧俗人民的热烈欢迎。这是我国民族团结政策的一个伟大胜利。他说,现在,西藏的局势已经完全在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和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的控制之下。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已经开始行使地方政府职权。达赖喇嘛虽然已经被劫往印度,我们仍然希望他能够摆脱叛乱分子的挟持,回到祖国来。

  周总理说,西藏是中国的领土。西藏反动分子的叛乱和这一叛乱的平定,是中国的内政。周总理对印度尼赫鲁总理连续发表不干涉中国内政和继续巩固中印友好关系的声明,表示欢迎。他说,中印两国有两千多年的友好历史,并且同是首倡和平共处的国家。我们两国都没有任何理由因为西藏的一小撮叛乱分子而动摇相互间的友谊和两国共同遵守的外交原则。我们希望,随着西藏叛乱的平定,通过中印双方的共同努力,亚洲两个共有人口超过十亿的伟大的和平国家的友好关系,将获得更加巩固的基础和更好的发展。

  周恩来总理在报告的最后部分分析了国际形势,阐述了我国的对外政策。

  他说,目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就是社会主义的力量、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和其他爱好和平的力量迅速发展,而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则陷入重重困难之中。正如毛泽东主席所说,敌人在一天天烂下去,我们在一天天好起来。

  他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现在都处在经济建设的高潮中。完全可以肯定,在一个不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苏联将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生产水平方面超过美国,中国也将变成一个先进的大工业国,整个社会主义阵营将在物质生产方面显著地超过帝国主义阵营,从而使得世界和平得到充分的保障。

  周总理着重指出,巩固同苏联的团结,巩固同一切社会主义国家的团结,是我国的根本方针。他代表我国政府和人民向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表示深切的感谢。他说,中苏两国以及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友好团结的钢铁堡垒是任何人冲不破的,是永远冲不破的。

  周恩来总理说,中国人民一向同情世界上一切反帝国主义、反殖民主义、反侵略、反干涉的斗争,我们对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切民族独立运动,都愿意给予我们力所能及的支持和援助。他说,在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共同斗争中,在维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共同努力中,我国同亚非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广泛地建立了友谊。我们很珍视这种友谊,并且很感谢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对于我国的支持。我们同东南亚许多国家能够而且已经形成亚洲的和平地区。我们希望这种和平地区将持久地存在下去,并且一直扩大到整个亚洲。他说,在近几年阿拉伯民族的反帝斗争中,我们始终是站在阿拉伯各国人民一边的。最近,阿拉伯民族独立运动中出现了某种复杂的情况。阿联的一些当权人物攻击伊拉克和苏联,不利于阿拉伯民族独立事业,不可能获得阿拉伯各国人民的同情。我们希望阿拉伯民族独立事业所遇到的这个困难能够找到克服的方法,使帝国主义者陷害阿拉伯民族的恶毒阴谋不能得逞。

  周总理指出,帝国主义国家正在受着经济危机的冲击。他们相互间的冲突正在表面化,他们走向四分五裂的总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他说,社会主义国家始终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和平竞赛,但是帝国主义好战集团却一直企图用新的战争来扭转历史发展的车轮。美帝国主义特别致力于复活德国的和日本的军国主义,这不能不引起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严重注意。我国政府支持苏联政府提出的结束西柏林的占领制度和使西柏林成为自由城市的建议,以及由有关国家召开和会讨论并签订对德和约的建议。由于苏联政府的一贯努力和全世界爱好和平国家和人民的强烈要求,美英法三国已经不得不同意苏联关于召开外长会议和政府首脑会议的建议。我们希望,这些会议将有助于解决成熟了的国际问题,首先是对德和约问题和柏林问题,从而为和缓国际紧张局势打开道路。

  周总理说,中国人民不能坐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也不能容忍岸信介政府继续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中国人民欢迎日本人民为了发展两国人民友好关系所作的巨大努力。我们认为,最近日本共产党和日本社会党的代表团在先后访华期间所提出的关于改善中日关系,恢复中日邦交的一系列主张,是完全正确的。我们相信,日本人民终将冲破一切障碍,发展同中国人民的和平友好关系。

  他指出,美帝国主义正在加紧它在东亚的侵略和备战活动,严重地威胁到越南民主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和东亚的和平。作为日内瓦协议和朝鲜停战协定的有关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容许美国破坏这些协议和实现它扩大侵略的阴谋。

  周总理说,我们愿意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同所有邻邦建立和发展友好的睦邻关系。我们主张在整个东亚和太平洋区域建立无原子武器地区,建立和平地区。中国不想威胁任何人,不想损害任何人,不要求任何人改变他们所选择的社会政治制度。但是,我们也要提醒那些追随美帝国主义、敌视我国和威胁我国的人们,如果他们坚持这种做法,他们必须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周总理重申,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台湾地区的一切美国武装力量必须撤走。任何割裂中国领土、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都是中国人民绝对不能容许的。

  周恩来总理在将要结束他的报告时指出,我们的事业,各方面都在欣欣向荣,都在快步前进,这是因为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事业,是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事业。

  他在报告的最后说,我们的一切成就是我国全体爱国人民团结一致的力量创造的。在过去,我们团结了一切能够团结的人;在今后,我们也将继续这样做。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指导下,紧密地团结起来,用完成和超额完成1959年计划的积极行动,来迎接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十周年!

  周恩来总理的报告,长达三万多字,历时二小时三十五分。他的报告不时被全场暴风雨般的掌声所打断。

  今天的会议在下午六时结束。

  各国驻华使节和外交官员以及一部分外宾,作为会议的来宾,应邀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明天,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分组讨论周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人民日报》1 9 5 9 0 4 1 9 第1 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