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论 学 史
发布时间: 2009-12-24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2-24
  字体:(     ) 关闭窗口

  《光明日报》编者按:江泽民总书记今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殷切希望各级干部和全党同志“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他还着重讲了关于学习理论、学习现代经济知识、学习科技知识和学习历史四个方面的问题。本报今天发表的这篇署名文章,就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如何学史等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又是具有尊史、学史和治史传统的民族。历史知识、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响应江泽民总书记的号召,努力学习历史,从历史中吸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开拓视野,鉴往知来。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又是具有尊史、学史和治史传统的民族。自古以来,历史知识、历史智慧和历史经验,就像慷慨无私的阳光和润物无声的雨露,哺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无论是站在时代潮头弄潮的领袖人物,还是与他们同舟共济的平民百姓;无论是满腹经纶的学界泰斗,还是目不识丁的山野渔樵,莫不受益于历史——这取用不尽的精神财富。一代代的中华儿女,又在社会实践中用新的知识、智慧和经验丰富和完善博大精深的历史,使它薪火相传。

  生活在当代中国的各级领导干部,也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历史的哺育。然而,为了实现跨世纪的发展目标,一定要自觉地把历史作为必修课,从中摄取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做一个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诚然,由于社会分工不同,不必要求每个领导干部都成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学家,但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学习“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因为作为一个领导干部,不管你所在的部门大小,也不论你的职务高低,在工作中都要遇到和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尽管历史不能重演,但历史却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能给现实以参照和借鉴。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各级领导干部在实践中都要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指出的那样:“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1]

  

  各级领导干部何以要把历史列为必修课?实践证明,历史能教人遇事温故知新,慎思明辨,判断是非,或法或戒,决定行止。历史对于培养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和情操,对于国家的治乱兴衰、得失成败,均有不容低估的作用。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就揭示出了这一真谛:史之为用,“乃生人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

  中华民族向来把修身与从政视为一个整体,强调二者相辅相成。《论语·颜渊》说:“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子路》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把这些话归纳起来,借用焦裕禄的一句名言就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基于上述原因,从远古时代起人们就提倡“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易·大畜》)意思是说,善于修养的人,能够经常从先贤的嘉言懿行中学习智慧和道德,用以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品格。历代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就是自幼接受历史的熏陶和教育,树立爱国、报国和强国的远大志向,并在社会实践中按照历史的昭示把自己造就成为有益于国、有益于民的人的。

  鲁迅曾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2]。这种渊远流长的“中国的灵魂”,具体表现为历代社会精英追求和倡导的各种崇高精神。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贾谊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恃铁血主义报祖国”等等。这些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相继的国魂意识,成了华夏儿女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

  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观察人类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人,比以往任何阶级的先进分子都更重视以史育人。他们用共产主义理想把“中国的灵魂”升华到更高更新的境界,用以教育干部和党员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就是定为立党宗旨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这种精神哺育下,从革命战争年代到和平建设时期,神州大地上涌现出千百万为国奉献、为民造福的英才。他们在战场上是冲锋陷阵、流血牺牲的楷模,在刑场上是铮铮铁骨、坚贞不屈的英雄,在建设中是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典范。

  江泽民同志在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时指出:“古往今来,一切有志有识有为之士,都能够把握自己,以不沉醉于金钱、美女和权力为诫,而凡是沉迷于声色犬马,没有不玩物丧志的。这方面的古训很多,值得重视。”“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些党员和干部放松了自己的学习、修养和改造,头脑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党的优良传统少了,而个人主义的东西多了,受腐朽思想的影响多了,对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已分辨不清了。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不迷失方向,走到斜路上去的?”这是告诫党员和领导干部,为了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除了要在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实践中经受锻炼外,还要自觉地学习历史,以人为镜,以事为镜,时时处处自重、自省、自警、自立,保持清正廉洁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经得起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多作贡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