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
发布时间: 2009-12-23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2-23
  字体:(     ) 关闭窗口

  第四,坚持独立思考。

  从五四时期不赞成把马克思的学说解释得死板而且不通,到“文化大革命”个人崇拜盛行时把列宁的“为了能够分析和考察各个不同的情况,应该在肩膀上长着自己的脑袋”作为座右铭,坚持独立思考,是张闻天探索社会主义问题的又一显著特点。这首先是由他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无私无畏的品格决定的。同时也是他对自己30年代前期盲从共产国际、迷信斯大林的反拨,是吸取犯“左”倾错误教训取得免疫力的结果。

  张闻天从不回避矛盾和风险,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竭力解决敏感的、边缘性的问题。在庐山会议上,他把批评的锋芒直指当时最犯忌的钢铁问题,指出对钢铁作用的片面强调破坏了按比例发展法则;“全民炼钢”的口号本身是不妥当的,方法也有问题。有些人把供给制、公共食堂等同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他明确指出这完全是两回事,社会主义并不一定要采取供给制、公共食堂这种办法。[102]针对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他指出社会主义民主不能完全实现的最重要的主观原因,是执政的共产党对实行民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实行民主缺乏经验;人民群众缺乏自己是真正的主人翁的自觉,以旧思想、旧习惯对待党政领导人也是一个原因。[103]

  张闻天犯过“左”倾错误,在反倾向斗争上对“左”的倾向特别警觉。1972年冬,批林整风从批极“左”转为批极右,他感到十分危险,写道:“左”倾和右倾都是对于党的正确路线的背离。如果不顾社会条件的变化,把党内两条路线的斗争,只是归结为反对右倾的斗争,因此只反右不反“左”,“左”的倾向势必会受到鼓励而发展起来,在一定的条件下甚至成为主要危险。在“左”倾成为主要危险以后,还要继续集中力量反对右倾,就可能极大地伤害同志,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的后果。[104]张闻天对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之所以不断进展,是因为他的独立思考是建立在理论与实际结合、历史与现状结合、国际与国内结合、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他为参加《社会主义经济论》香山讨论会准备的发言提纲,对这种方法论作了相当充分的说明。一方面要“学而不套”,深刻、透彻地学习研究《资本论》,充分利用马克思的遗产又不硬套;另一方面,要系统学习研究党的政策,进行调查研究(熟悉一单位很重要),掌握材料,全面理解;再一方面,要以中国为背景,吸收他国经验。[105]

  张闻天提倡和身体力行的这种科学家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是值得学习和发扬的。

  张闻天的社会主义观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和本人实践的局限,留有当时时代思潮折射的痕迹。从今天的目光来看,他虽然在局部范围对计划经济体制有所突破,提出了许多正确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方针建议,但终于未能在全局上、总体上突破计划经济的固定模式。他虽然指出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许多弊端,提出了许多实行社会主义民主的带根本性的理论观点,但他较少触及制度、体制上的问题,也未能从体制改革和法制建设等方面来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当然是不应该苛求的。列宁说得好:“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需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106]综观张闻天毕生探索社会主义问题提供的“新的东西”,可以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者,是呼唤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一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

  ※ 本篇发表于《当代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5期。 


  [1]见《社会问题》,《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第5052(191981921)

  [2]见《中国底乱源及其解决》,《民国日报·觉悟》1922156日。

  [3]见长篇小说《旅途》和论文《从梅雨时期到暴风雨时期》(《少年中国》第4卷第7期,19239)

  [4]据张闻天《1943年延安整风笔记》。

  [5]见《中国经济之性质问题的研究》,《读书杂志》第1卷第45期合刊(19324月出版)

  [6]见《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红色中华》1934926

  [7]见《关于改变对付富农策略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0)

  [8]据张闻天194279讲话《农村阶级变化问题》(记录稿),原件存中央档案馆。

  [9]见《发展新式资本主义》,《中共党史资料》第29辑。

  [10]据《五一节与〈劳动法〉执行的检阅》、《论苏维埃经济发展的前途》、《苏维埃政权下的阶级斗争》,分别载《斗争》第10111415期。

  [11]据《全东北解放后的形势和任务》、《从土地斗争转入生产斗争》、《城市的地位和城市工作中的阶级路线》,见《张闻天文集》第4卷第57页,《张闻天选集》第380389页。

  [12]据《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

  [13]1952116给党中央、毛泽东的信。

  [14]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30531页。

  [15]见《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197314日完成初稿,同年728日改定。并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31535页。

  [16]据《当前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张闻天选集》第516517页。

  [17]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47页。

  [18]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给闻天选集》第536页。

  [19]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51页。

  [20]见《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7页。

  [21]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39页。

  [22]据《要用正确路线解决社会主义内部的矛盾》,《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229页。

  [23]见《当前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张闻天选集》517页。

  [24]据《不能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当前的主要矛盾已不再是阶级矛盾》,《张闻天选集》第564528517页。

  [25]见《不要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张闻天选集》第564565页。

  [26]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若干问题——论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学笔记本》(6)

  [27]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90页。

  [28]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81页。

  [29]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学中的若干问题——论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学笔记本》(6)

  [30]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90页。

  [31]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91页。

  [32]据《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2页。

  [33]据《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本》(6)中写于1961年的一则笔记。

  [34]《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43544页。

  [35]见《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3页。

  [36]见《要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131页。

  [37]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47页、第549页。

  [38]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86页。

  [39]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49页。

  [40]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86页。

  [41]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34页。

  [42]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5页。

  [43]见《关于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它》(铅印本),第15页。

  [44]见《略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农关系》(打字本),第27页。

  [45]据《略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农关系》(打字本),第910页。

  [46]据《应重视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227页。

  [47]据《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4页。

  [48]据《“按比例”与“不按比例”》,《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179页。

  [49]见《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3页。

  [50]据《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82页。

  [51]见《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经济研究》197910月号。

  [52]据《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34535页。

  [53]据《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1页。

  [54]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35页。

  [55]见《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1页。

  [56]据《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6页;《论我国无产阶级专政下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些问题(学习笔记)》。

  [57]据《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9591月在外交部科以上干部会议上的报告。

  [58]此处及本节以下诸论点,除另注者外,均见《关于按劳分配提纲》,《张闻天选集》第507514页。

  [59]见《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6页。

  [60]据《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7页。

  [61]据《庐山会议简报(20)》载张闻天1959721日发言记录摘要;《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8页。

  [62]见《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4页。

  [63]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81页。

  [64]见《略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农关系》(打字本),第27页。

  [65]见《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97页。

  [66]此处及本节以下诸论点均见《关于集市贸易等问题的一些意见》,《张闻天选集》第554563页。

  [67]此处及本段以下诸论点,除另注者外,均见《人民群众是主人》,《张闻天选集》第567577页。

  [68]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91页。

  [69]据《正确建立党同国家的关系》,《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271272页。

  [70]据《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6页。

  [71]此处及本段以下诸论点,除另注者外,均见《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500501页。

  [72]见《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张闻天选集》第603页。

  [73]见《人民群众是主人》,《张闻天选集》第575页。

  [74]此处及本段以下诸论点均见《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张闻天选集》第595 603页。

  [75]张闻天: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干部会上的报告(1957522)

  [76]张闻天:《为和平奋斗的四十年》,《人民日报》1957112。并见19568月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准备的发言稿《论和平共处》(铅印稿,下同)1957115在外交部部务会议上的报告。

  [77]见《论和平共处》第1742页。

  [78]见《关于执行我国和平外交政策中的一些问题》,《张闻天选集》第474页。

  [79]见《论和平共处》第1620页。

  [80]见《关于执行我国和平外交政策中的一些问题》,《张闻天选集》第474 475页。

  [81]见《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报告大纲》(19563)28页。

  [82]见《论和平共处》第2526页。

  [83]见《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报告大纲》(19563)1627页。

  [84]据《关于执行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一些问题》,《张闻天选集》第475页。

  [85]19594月底在我国驻波兰大使馆的讲话(据萧扬当时所作记录)

  [86]据《无产阶级专政下的政治和经济》,《张闻天选集》第584585页。

  [87]见《衡量党的路线政策的最高尺度》,《张闻天选集》第593页。

  [88]据《关于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报告》(19563)

  [89]见《“一分为二”的说法有缺点》,《张闻天选集》第542页。

  [90]见《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点》,《张闻天选集》第542页。

  [91]见《社会主义经济若干理论问题》,《张闻天选集》第527528页。

  [92]见张闻天196223月写的两篇名为“读书笔记”的文稿;《关于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一些论点》、《关于斯大林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及其它》。

  [93]据《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9591月在外交部科以上干部会议上的报告。

  [94]据《要正确认识和运用客观经济规律》,《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131页。

  [95]据《“按比例”与“不按比例”》,《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179页。

  [96]见《人民群众是主人》,《张闻天选集》第568页。

  [97]据《在驻欧洲国家和阿联使节会议上的最后发言》(1958714)3页。

  [98]据《为和平奋斗的四十年》,《人民日报》1957112日。

  [99]据《论无产阶级专政下有关阶级和阶级斗争的一些问题》(197312)

  [100]以上均见《关于社会主义内的公私关系》,《张闻天选集》第607615页。

  [101]此处及本段以下诸论点均见《读孙冶方同志的〈论价值〉》,《张闻天社会主义论稿》第156158页。

  [102]见《在庐山会议上的发言》,《张闻天选集》第482484497页。

  [103]据《人民群众是主人》,《张闻天选集》第577571页。

  [104]见《党内斗争要正确进行》,《张闻天选集》第601602页。

  [105]见《香山会议中所涉及的一些问题的感想》,《社会主义经济学笔记本》(5)

  [106]列宁:《评经济浪漫主义》,《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54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