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1939年
1930年 23岁
2月底―3月初 在富田作战中被炮弹炸伤头部,弹片一直留在颅内未取出。
6月 红四军、红六军、红十二军在长汀整编,组成红一军团。任整编后的红十二军第五支队队长。
8月 奉命率部向湖南进军。月底参加第二次围攻长沙的战斗。
12月 任红十二军六十五师师长,月底改任六十四师师长。参加创建和坚持中央苏区的斗争。在第一次反“围剿”中,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活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后率部参加歼灭谭道源师的战斗。
1931年 24岁
4月―5月 率部参加第二次反“围剿”作战。
6月 六十四师改为红四军第十三师,仍任师长。
7月―9月 参加第三次反“围剿”作战。
11月 调任红四军参谋长。不久调红军学校任学员连连长。
1932年 25岁
2月 由红军学校调回红四军,仍任红四军参谋长。
12月 任红一军团教导师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33年 26岁
2月 任红十一军参谋长。参加第四次反“围剿”作战。
3月中旬 率部参加东陂、草台冈两次战役,胜利完成伪装主力、创造战机任务。朱德称两次战役是“红军战术上最好的战例”。
5月 在硝石战斗中负重伤,左臂留下残疾。
10月―11月 任红七军团参谋长兼二十师师长、政委。率部参加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 27岁
7月初 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参谋长。7月6日晚从瑞金出发,向闽浙赣皖进军,一路攻克福建省的大田、罗源、浙江省的庆元、常山县城等地。
9月下旬 转战于皖赣边区。在战斗中右臂负伤,弹头到1951年才取出。
10月下旬 进入闽浙赣边苏区。
11月 调任闽浙赣军区参谋长。根据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及地方武装合编,成立红军第十军团。下旬,红十军团奉命转到外线作战,调任红十军团参谋长。
1935年 28岁
1月 红十军团在谭家桥战斗失利后,又在怀玉山遭到敌人围歼。率领先头部队果断突出封锁线,安全到达闽浙赣苏区。
2月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组建挺进师,挺进浙江,创建新的根据地。任挺进师师长。刘英任政委。
4月28日 指挥挺进师夺得斋郎战斗胜利。随即进入浙西南开辟根据地,实行由正规军到游击队的战略转变。
5月―8月 与刘英一起指挥粉碎国民党军队对挺进师的第一次“进剿”。浙西南根据地扩大到5个县,纵横百余公里。挺进师发展到近千人,另有地方武装和地方工作人员不下两千人。
9月 开始持续8个月的反“围剿”斗争。采取“敌进我进”的作战方针,率主力跳出包围圈,在浙闽边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新的根据地。
10月5日 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闽浙边临时省军区成立,任省军区司令员、省委组织部长。
1936年 29岁
3月 率领挺进师主力重返浙西南活动。
夏季 在云和县以南的一次战斗中脚踝负伤。这是他第六次负伤。
秋 与刘英分开活动。适应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浙江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政策,开始实行由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以抗日、反蒋为前提,扩大团结对象,缩小打击目标,创造武装斗争与游击根据地相结合的新经验,打开了新的发展局面。
1937年 30岁
上半年 率领挺进师粉碎国民党军队从1936年底开始的动用43个团兵力的第二次“围剿”。总结出“敌进我进”的游击战战略方针和六项战术原则。
9月19日 与国民党遂昌县政府代表谈判,达成共同抗日协议。
9月23日 率红军挺进师一部和地方干部告别遂昌县。10月10日抵达平阳北港,与刘英会合。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任司令员。刘英任政委。
11月―12月 兼任抗日救亡干部学校校长。
1938年 31岁
1月 在抗日救亡干部学校讲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论述了游击战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意义和战术原则。
3月18日 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
4月28日 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挺进,执行战略侦察任务。
6月11日 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
6月17日 指挥先遣支队在镇江以南的韦岗进行伏击战,毙伤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数十名,击毁日军汽车4辆,缴获许多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此战为新四军在江南抗日的处女战。
6月中下旬 先遣支队于6月21日撤销。回到第二支队,后任代司令员。
8月―12月 指挥所部进行小丹阳战斗。组织指挥袭击南京中华门、雨花台以及坍桥伏击、和尚桥夜袭、狸头桥和禄口等战斗,神出鬼没地打击日本侵略军。
1939年 32岁
1月6日 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歼敌31人。
1月8日 指挥横山战斗,歼敌50余名。
1月12日 与第二支队参谋长罗忠毅合编《实战经验录》。延安于2月25日翻印出版。
1月20日 率第二支队一部长途奔袭芜湖附近日军险要据点官陡门,8分钟解决战斗,俘敌57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2月23日 赴云岭新四军军部参加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与新四军领导人研究确定“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战略方针的会议。
3月下旬 在第二支队参谋工作会议上作关于军事工作条例的报告。
4月10日 组织指挥狸头桥战斗,毙伤日伪军70余名。
7月 在狸头桥欢迎来访的国际友人史沫特莱。
8月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陈毅任指挥。
10月4日 指挥第二支队第四团一部在沪宁线上的伏击战,歼敌110余名,炸毁火车一列。
11月11日 与陈毅一起命令张道庸(陶勇)、卢胜率第四团团部及第二营渡江北上,开辟江北抗日根据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