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粟裕生平大事年表
发布时间: 2009-12-16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2-16
  字体:(     ) 关闭窗口

  1970年-1979年

  1970年 63岁

  1月4日国防工业军管小组宣告解散。周总理决定粟仍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工作。粟说:“我请求总理替我向毛主席报告,将来一旦打起仗来,我还要求重上前线”。周总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2月―3月参加全国计划会议。

  3月7日给中共中央写报告,建议采取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办法,力争在二三年内把大小三线地区的中小型水电站建设起来。

  4月5日―5月23日根据周总理安排他“去西北、华北边疆走走,一方面学习地方工作,一方面了解边防情况。”的指示,到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河北调查研究。行程7000公里,共参观调查50多个单位、70多个基层点,深感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对边防和军队建设的深重危害。回京后向周总理汇报时作了坦率陈述。

  6月17日―7月1日率中国军事代表团访问刚果,途经法国考察了诺曼底。

  7月陪外宾到上海,利用时间参观了一些科研单位,返京后向周总理写了关于激光研究、新技术提铀等方面的具体建议报告。

  8月23日―9月6日出席在庐山举行的中共九届二中全会。

  1971年 64岁

  1月2日接见井冈山革命纪念馆赴京调查组同志,向他们介绍井冈山斗争的一些情况。

  3月周恩来总理正式交代由粟过问交通口的工作。

  6月7日在交通部铁路运输安全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合理的规章制度要执行,没有制度不行,不要怕说“管、卡、压”。

  6月初指示邮政总局:要恢复邮票出口和集邮业务;邮票要印些供国外集邮者需要的票面。

  7月26日在交通运输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处理好革命与生产、政治与业务的关系。

  7月30日派出7个小组赴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上海、黄埔、湛江港口调查研究,疏通港口。

  8月6日到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了解检查港口、铁路方面的工作,同时派人到齐齐哈尔、哈尔滨、吉林、长春、沈阳等地检查交通运输方面的情况。

  9月13日林彪事件爆发后,积极参加揭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10月20日―11月2日主持接待了以基西马国防部长为首的马里军事代表团。

  12月9日代表国防部接受奥地利新任驻华大使汉斯•塔尔宝格的拜会。

  12月16日―1972年2月中旬参与领导全国计划会议的召开。

  12月30日写信给李先念,建议交通部机车乘务员和调车组人员比照井下工人,工资调整放宽一级。

  1972年 65岁

  1月10日去八宝山参加陈毅追悼会。在会上毛泽东拉着粟裕的手深有感触地说:“井冈山的老同志不多了!”

  1月13日在交通部召开的运输安全紧急会议上讲话,对各级领导提出三点要求:1.正确处理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坚持“抓革命促生产”的方针;2.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3.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1月14日为解决当前远洋运输紧张状况,提出一要买船,二要成立远洋公司。

  2月12日在军工座谈会上讲话,提出要根据作战对象及其装备和战略战术,生产我们的军事装备;对付坦克和飞机是当前作战首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空海军的发展方向等意见。

  2月与数学家华罗庚谈如何把“统筹法”用于国防及生产建设方面。

  4月29日到机场迎接罗马尼亚军事代表团,并陪同主要活动。

  8月20日―9月15日负责接待并主持和赞比亚国防部长祖鲁秘的会谈。

  8月26日在全国地方交通安全生产紧急会议上讲话,指出抓安全要狠抓思想教育,加强领导,放手发动群众,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9月4日―12日去石家庄、阳泉、太原、忻州、原平、雁门关、大同等地处理晋煤外运问题。顺便察看了这一带地形及国防工事,看望了部队。

  11月5日写报告给周总理及国务院业务组,提出发展我国水运工业的意见。

  11月25日在交通部远洋工作会议上讲话,论述利用国际市场船价下跌的机会,买进一批远洋船的意义。

  11月任军事科学院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

  11月27日在军事科学院党委批林整风扩大会上讲话。

  12月8日写信给海军政治部,对“陶勇专案小组”所谓陶勇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问题提出不同意见,并写了证明。1973年5月16日又对海军党委关于陶勇问题复审平反结论中几个不符事实的提法提出意见。

  12月19日在地方交通安全生产电话会议上讲话。

  1973年 66岁

  1月7日起参加全国计划会议。

  1月9日在水运工业会议上讲话,指出我国发展水运工业大有可为。

  1月26日为解决港口压船压货,向国务院提出港口航道建设、船舶修理配套和港口疏运问题的建议。

  同日指示军科院解决几位干部的被关押和任职问题。

  1月30日写报告给有关领导,要求解除对原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的隔离,让其出来治病。彭于2月2日正式出狱。

  2月周总理指示粟裕抓一抓国家各系统和军队的造船统筹工作。后国务院决定成立有关部委领导组成的造船统筹小组,由粟裕负责。

  2月2日―15日到天津看望节日在港口和船厂坚持生产建设的干部和工人,和大家一起过春节。在津期间起草了向中共中央的军事报告,于2月22日上送毛泽东、周恩来、叶剑英,提出未来反侵略战争中作战指导思想等方面的建议。

  2月27日向周恩来提出增建40几个港口泊位的建议。

  2月28日任国务院港口建设领导小组组长。

  2月29日―3月14日出席全国陆地边防会议。

  3月2日主持召开港口建设会议。

  3月9日邀请参加全国计划会议的8个沿海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负责同志开会,传达周总理关于“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指示。建议有关省市区由领导同志挂帅,成立港口建设指挥部或领导小组。

  6月6日―7月30日率港口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交通部工作人员到沿海各港调查研究。

  8月9日写信给全国妇联军代表,证明原全国妇联负责人章蕴在苏中工作期间,表现是好的,对敌斗争是坚决的。

  8月24日―28日出席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

  8月30日出席中共中央十届一中全会。

  9月27日―10月17日主持召开全国港口建设工作会议。

  10月23日听取海军副参谋长刘华清等汇报海军八年装备规划,指出海军怎么发展,要根据国民经济可能、作战需要、战略方针、其他军种配合可能。

  1974年 67岁

  1月21日进行了胃四分之三切除和胆囊摘除手术。

  8月11日给华国锋写信,建议对原军科院干部陈鲁生问题早日结案。华批给公安部办。于1975年春正式结案。

  8月11日给纪登奎写信并呈送解除原军科院副政委钟期光隔离审查的上报情况,希望予以催办尽快批复。

  9月18日给李先念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建议认真落实政策、抓紧解决彭德清的问题。

  10月11日―1975年1月6日赴海南、广西、广东休息并调查研究,听取了广州军区、海南军区的汇报,参观了海防阵地。1975年1月26日,向中央军委上报了对海南防务的意见。

  12月25日向毛泽东主席和军委上送了对未来反侵略战争的一些考虑。提出集中兵力打歼灭战及军队编组要适应作战需要和修建南疆铁路等具体建议。

  1975年 68岁

  1月13日―17日出席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任解放军代表团团长。被选为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2月5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被任命为常务委员会委员。

  3月3日向中央军委上送了关于修建黄河地下隧道问题的报告。

  3月12日下午,与叶剑英和三部总联席会议同志听取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位常委的汇报。

  3月16日一18日出席人大常委会议。

  3月22日和4月2日、3日、9日、10日参加叶剑英副主席召开的军工座谈会。

  4月17日离京赴华东考察。

  4月23日针对“四人帮”搞“民兵指挥部”的做法,在安徽省地委书记座谈会上讲话时说,他当总参谋长的时候,亲耳听到毛主席说过,一个国家不能有两个军队,现在既有人民武装部,又搞“民兵指挥部”,值得研究。沿途就“四人帮”问题向一些老同志打了招呼。

  4月29日抵南京,听取了南京军区、江苏省军区及当地驻军的汇报。

  5月12日―6月3日赴苏北各地视察。行程五百余公里。

  6月14日返回北京。将调查了解的情况,先后写成4个报告,呈报中央军委。

  6月24日―7月16日参加军委扩大会,在发言中衷心拥护邓小平提出的军队要整顿的决策。军委扩大会议后,参加以叶剑英为首的6人领导小组,对各总部、各军兵种、各大军区、北京卫戍区、国防科委等20几个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加强。同时对北京及附近战略要地部队的部署进行了研究调整。

  7月7日晚代表国防部在人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以总参谋长法尔上校为团长的塞内加尔军事代表团。

  7月25日参加军事科学院有师以上干部参加的院党委常委扩大会,传达军委扩大会议精神,就“四人帮”问题向大家打招呼。

  8月11日写报告给叶剑英、邓小平,建议调整领导班子中,保留熟悉业务、领导能力比较强、身体比较健康的二、三把手,同时注意选调较强的领导干部充实政治工作干部队伍。

  8月21日为原国家卫生部负责人崔义田的历史问题,写信给卫生部说:崔义田同志对新四军的医务工作和野战医疗的建设是有贡献的。

  10月18日就沙甸作战及战斗中大量消耗弹药事,写信给叶剑英、邓小平副主席,“建议总参、总政派得力干部深入第一线去调查总结经验和了解执行民族政策方面的问题”。

  11月25日给总政梁必业、徐立清写信转去曾在汤景延团工作的沈仲彝来信,并指出“汤(景延)团”打入敌军是华中局决定的。沈仲彝同志要求工作,建议予以考虑。

  12月16日对军科院送审的“1975年工作情况和1975年工作打算”,提出了1976年军事科研配合全军作战、训练和政治工作的建议。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