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969年
1960年 53岁
1月5日 审阅军科战史部草拟的《解放战争战史纲目》,指出编军战史要多注意友邻地区和部队的作用。
1月7日―17日 参加中共中央在上海举行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1月21日 赴广州参加军委扩大会,在会上多次发言,就敌情估计、战略方针、作战形式、战争准备及加强战略侦察、军队建设、国防工业建设、民兵、义务兵役制及工作作风和总参工作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
2月10日 林彪找粟谈话,指出军科研究要自己出题目,多提问题研究。军科应成为总参谋部的参谋部。
4月 第二次审阅《解放战争战史纲目》,对华东战场的若干问题谈了看法。
4月 到南京、上海等地养病,病中专门请教员辅导学习政治经济学、哲学等课程。6月29日回到北京。
7月28日―8月20日 去大连养病。
8月24日 写信给军科杨至诚副院长,表示不同意为自己建房。
1961年 54岁
1月14日―18日 参加中央八届九中全会。
7月8日 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军委军事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简称军委训委)。叶剑英任主任,粟裕、张宗逊任副主任。
9月6日 在叶剑英建议下,到东北疗养、休息。10月25日返回北京。
11月22日起 去南京、上海、杭州、宁波、温州、金华、泰顺等地休息考察。
1962年 55岁
3月 致信军科副政委钟期光并请转报叶帅,报告在华东休养及身体情况。
6月初 得知蒋军拟窜犯大陆的消息,抱病从上海到福建。到闽中泉州湾一带及闽南赤湖和厦门周围察看地形。在军区领导要求下,提出了一个不论敌人从闽中或从闽南登陆,均可予以全歼的方案。
6月1O日 从漳州电军委,对今年征兵规定提出意见,建议以城市精减之合格工人代替部分农民应征,以减轻地方困难。
6月22日 写信给叶剑英,对敌情的估计及我军战备方面的问题提出看法,并请叶帅认为可以参考的话予以转报军委。
9月24日―27日 参加中央八届十中全会。
1963年 56岁
2月20日 在上海参加新四军战史座谈会。
3月22日 听取新四军战史编写工作汇报,并作指示,指出不要随便给那个地方党扣右倾机会主义帽子。
4月 开始间断地在军科二号楼军委训委办公处上班。
7月6日 叶剑英在军科院党委会上提出两线配备(粟搞第一线,叶第二线),四面分工(政治思想、学术、技术馆、行政)的领导方法。7月11日在军科院会上作了传达。
9月13日 听取战史部汇报,指出战史不单是写战争,更不单是军事史,还包括党的路线、根据地建设等等。
11月1日―2日 检查技术教研馆教学准备时指示:1.慎重初战,初战必胜;2.教学内容必须与教学对象紧密结合;3.教材中充实最新的资料;4.保密问题。并提出军官应学会开汽车。
11月17日―12月3日 参加第二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
12月10日 经武汉去广州疗养。到广州后去肇庆、七星岩、从化等地参观休息。
1964年 57岁
1月 在从化休养时突发心肌梗塞,回广州抢救。
5月 军科院党委正式决定粟休息一年。
12月1日 对军科院研究工作做指示,指出学术研究要搞一个长远规划。
12月15日 为参加中央工作会议,勉强出院,参加了部分会议。
12月20日 参加全国人大三届首次会议,被选为人大常委会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
1965年 58岁
1月9日 参加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
1月19日一4月20日 连续5次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4月12日 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
4月16日 要秘书告军科院战术部和教研馆,研究敌在朝、越使用和准备使用的技术兵器及对付办法,以教育部队。
4月26日 在军科院常委会上提出再休息半年,准备再参加打一仗。
5月5日―8月25日 连续8次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9月3日 出席庆祝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大会。
9月 去国防科委参观装备革新技术交流会。
9月17日 去上海。在上海期间参观了尖端产品展览及部分国防工厂。
10月2日 林彪在上海找粟谈话,要他多到部队去跑跑,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向林反映。
11月7日 叶剑英到上海。粟向叶汇报了林找他谈话的情况。和原准备回军科院换其他同志休息的想法,叶表示军事科学院就让宋(时轮)、钟(期光)去搞。要准备打仗,你是战将,硬是要把身体养好,准备打大仗、接大班。叶还要军事科学院组织一个班子,随粟下部队去搞调查研究。
11月24日 向中央军委上送《关于加强空军建设积累培训更多飞行员的建议》。
12月3日 从上海返京。10日开始上班工作。
12月16日、30日 两次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议。
1966年 59岁
1月26―27日 主持军科院党委谈心会,指出科研工作要和当前战备工作结合起来才会有生气。
1月 积极准备去东南沿海调查事宜。给陶勇等十多位同志写信,请他们为军科院《论游击战》编写组介绍有关游击战的经验。
3月16日 出发去东南沿海调查,先后走了浙江、福建和上海等9个地区。
6月9日 返回北京。下旬,将外出调查的汇报内容提要呈送中央军委。8月18日,分别写信给军委各位副主席,报告外出调查的主要情况,并附调查报告4份:1.《关于加强第一线军分区的干部和工作,保证战时迅速有效地动员兵员的建议》;2.《闽浙沿海军分区民兵工作调查报告》;3.《海防与部队建设方面的几个问题》;4.《关于反对铺张浪费、培养革命接班人、加强对敌政治攻势的意见》。
6月14日、16日、17日连续主持军科院常委会讨论文革运动问题。
7月2日、11日针对军科院运动中的倾向,两次批评“人人过关”的提法不对,指出“人人受教育,不等于人人过关”。
7月22日因心脏和脑神经不适住院治疗。
8月1日―12日参加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
8月25日抱病参加军科院党委扩大会,指出运动要由党委领导,宋时轮、钟期光(两人均已靠边站)可不参加领导,但不能撤职,撤职要按任免权限规定批准。
10月江青、康生等人把粟裕列入“叛徒、特务、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黑名单。林彪集团说他有“特嫌”,在京西宾馆组织了专案组,对他进行秘密审查。
10月3日向叶剑英提出他上自由班,即人仍住医院,身体允许时尽量参与院的领导。此后他通过到院工作,在医院听汇报等方式掌握院的运动情况。强调院的运动要按机关要求进行。
10月9日―28日参加中央工作会议。
1967年 60岁
1月参加军委碰头会。这次会议被林彪、“四人帮”认为是为“二月逆流”造舆论准备。
1月针对文革运动中出现的问题,给群众做工作指出:要摆事实讲道理,实事求是,作科学分析,不能猜测臆断。
2月16日接见造反组织常委,指出按党中央、中央军委八项命令、七条规定办事。
2月26日在全院大会上动员执行八项命令、七条规定。
3月周总理找粟裕谈话,说:“现在情况很困难,国防工业系统已处于瘫痪状态。主席说过,你过去有战功,现时打不倒,你去支撑这个局面吧!”
3月16日接全军文革指示,军科院担负到地方执行军管的任务。粟立即宣布军科院暂停文革运动,学习军管文件。
3月27日周总理召集粟裕、王树声开会,交代军科院负责国防工业口支左工作,对国防工办和第二、三、四、五、六、七机部实行军管。指定粟裕到国防工办军事代表组挂帅,任国防工办军事代表组组长、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并参加国务院业务组为成员。4月8日又增加一机部军管任务。
4月任中央军委常委。
5月4日―6月2日处理了国防工业口生产上的几个关键问题,如武器装备生产,核心项目进洞等。
5月8日周恩来对军科干部讲话,动员参加国防工业军管。粟即率军科干部500余人进入国防科委、国防工办开始实行军管。
6月13日在京西宾馆听取工办各局关于当前军工生产与存在问题的汇报。
7月毛主席指示,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军事代表。
8月9日在抓革命、促生产的“七三”会议上讲话指出,一批重要工厂要停止“四大”转入正面教育,以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9月26日李富春、李先念给粟裕写信,要求尽快派军管人员去一机部。粟即派军管人员于当月进入一机部。
9月29日在国防科研、工业系统庆祝建国18周年大会上讲话,号召团结起来,夺取国防科研、国防工业战线,革命生产双胜利。
10月9日召开有空军、总参、国家计委、物资部及有关机械部和40多个企事业单位参加的109会议。研究红旗二号生产问题。
10月15日参加毛主席接见越南黎清毅、黄文欢率领的党政代表团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代表团的活动。
11月8日写报告给国务院、中央军委,建议小三线建设以高射炮为重点。
12月1日军科院临时党委提出成立宋时轮等3人的专案调查小组。粟在报告上批示:“如要组织专案则须先报告中央和军委批准后再组成。”
12月10日陪同周恩来接见4个军工厂群众组织代表及部分军管人员。
1968年 61岁
1月13日为尽早取得尖端产品,建议加速某项工程的建设,给周总理、李富春等写报告。
2月10日会见以越国防部副部长为首的军事代表团。
2月24日在三座门会见阿尔巴尼亚武官哈图夫妇,并共进午餐。
3月22日在国防工业口军管会上宣布,根据上级决定,军科干部大部撤出国防工业口军管。粟仍任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
3月下旬起中央军委常委工作逐步被军委办事组所代替。
5月20日根据中央领导的批示,向毛主席、林彪、周总理上报《关于发展现代化电子工业的初步设想的报告》。
6月8日亲自到南苑处理打死归国火箭专家姚桐斌的案子,及时查出杀人凶手。
6月9日奉周总理之命、亲自到七机部一院制止两派武斗。
6月22日召集七机部两大派勤务员座谈会,指出不管哪派,破坏了国家资材都要负完全责任,打死人的要交出凶手,拿走机密文件资料的都要交给军管会。
8月15日主持召开国防工业口大规模的抓革命促生产“八一五”会议,促进了国防工业口的生产发展。
10月13日―31日出席中共扩大的八届十二中全会。
1969年 62岁
2月6日―11日主持召开国防工业在京工厂生产协作会议,解决1969年需就地协作项目131项,沟通了各厂的协作关系渠道。
3月11日―24日参加全国计划会议。
4月1日―24日出席中共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委员。
4月28日出席中共九届一中全会,被选为中央军委委员。
6月2日关于北京地铁建设向国务院业务组提出建议。
10月写信给国务院业务组各同志,为适应远洋运输的需要,建议外购及自造远洋船各两万吨,买主机两万吨。
12月18日鉴于各机部已分别交总参、总后、海、空军和国防科委管理的情况,向周总理及军委办事组提出:建议即行撤销国防工业军管小组。
1970年-197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