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号召干部带头劳动
发布时间: 2009-12-14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2-14
  字体:(     ) 关闭窗口

  陈永贵曾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从互助组时期起,陈永贵就坚持了以生产领导生产的工作方法,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参加生产劳动。每年下来,他实作的劳动日,都超过了一般社员。在他的带动下,大寨的党员干部时时处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劳动本领。

  早在试办初级社的第一年,大寨就有些社员说:“集体好是好,就是拉不起困难户,养不起干部”,还有的说:“过去是一人坐轿四人抬,现在是一伙人坐轿一伙人抬”,“他们办社?用不了几年,非让他们吃塌不可。”的确,只要算一算大小队干部有多少,就可以看出社员的负担有多重。支书、大队长、会计、妇女主任、民兵连长、治保主任、贫协主席、赤脚医生、小队长、保管员……陈永贵听到这些说法后,马上明确表示:“如果是真正的困难户,我们就是要往起拉,新社会不同于旧社会,旧社会穷人死了也没人管,现在共产党领导,我们对困难户不能看着不管。至于干部,我们保证不叫大家养活。党教导我们,干部是群众的勤务员,如果让群众养活,那不就成了群众的老爷了?”①

  在入社后的第一个支部会议上,陈永贵就告诫大家:“我们每个人都要横下一条心,绝不占公家一点便宜,让他们看看,共产党员是不是他们说的那种人!”会上宣布把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作为衡量一个干部的标准:谁当大寨的干部,谁就得说在前,干在前;不劳动的人不能当干部,劳动不过硬的人就不能算好干部!并规定,党员的劳动要好于一般群众,支委的劳动要好于一般党员,支部书记要好于支委。这么一来,意味着他这个支部书记的负荷必须超过其他任何人。后来,大寨干部参加集体劳动的制度逐渐规范化,规定除重病和外出开会,党员干部每年劳动要达到300天以上;四个不能算:开会不能算,检查生产不能算,在村里办公不能算,外出联系工作不能算;五个不准:无特别重大的事情不准占用劳动时间在村里开会,不准占用劳动时间在办公室办公,不准耽误社员的劳动时间,不准在劳动时间内找人谈话,不准借检查生产躲避劳动;四个一样:干部和社员一样出工,一样评工,一样记工,一样编组劳动。干部只能比社员早出工晚收工,不能借口工作忙,迟出工早回家;晚上开会时间无论长短,第二天早上必须按时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干部只能在劳动中当标兵,不能在评工时当标兵,不管多辛苦,报酬不能超过同等劳力的社员。干五活:干部要带头干重活、难活、脏活、险活、关键活,提倡“跟我来”,反对“给我上”①。有陈永贵的倡导,又有制度作保障,大寨干部普遍养成了同社员一样参加劳动的良好风尚。

  从上述制度看,陈永贵所说的劳动,就是生产劳动,不包含用脑和在办公室办公。在他看来,脑力劳动和办公室工作都不是劳动。直到他生命即将结束时的那段日子,才认识到劳动并非仅仅是卖体力,他忏悔似的对看望他的老朋友说:“过去我老对机关八小时看不惯,以后才明白,八小时工作制还是巴黎公社用生命和鲜血争来的呀!”

  陈永贵说到做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用零时间工作,挤整工夫劳动,模范地执行了自己定的干部参加劳动制度。

  干部群众一样参加生产劳动,在劳动和工作时间的分配上,自然会出现一些矛盾。尤其是在大寨这样的重点村,外地来参观的人员络绎不绝,支书和主任连应付参观、参加会议、整理材料、制订计划、检查工作也忙不过来。陈永贵工作忙,头绪多,有时候会因一些零碎事情影响到他下地劳动。为了解决劳动和工作的冲突问题,他们一面采取了支委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制,充分发挥集体领导的作用和全体干部与党员的积极性,一面打破常规,将会议搬到饭场,将办公室搬到地头②,支部研究、安排工作、解决问题都通过“三会”进行,即碰头会、饭场会、地头会,不占用任何劳动时间。每天晚上,陈永贵要召开支委碰头会,总结当天的工作,商量第二天的劳动安排。安排的结果就在第二天的饭场会上向社员宣布,边吃饭,边开会,边讨论。饭场会一完,陈永贵等干部就和社员一起下地,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就利用劳动休息时间开地头会。大家坐在地头,抽袋烟,喝点水,干部们抓紧时间谈些劳动安排或其他事情,这就叫地头会。这种深入实际,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做法,可以使干部经常保持头脑清醒,做到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

  高级合作化后,大寨和周围的武家坪、金石坡、高家岭等合并成一个高级社,陈永贵任社主任,而管理委员会当时设在武家坪。这段时间,陈永贵不得不坐在办公室工作,他在《领导生产就得带头实干》一文中诉说了自己这一时期因不能参加劳动的苦闷心情:

  没办法,我只好天天钻在办公室里搞计划,扣数数,作汇报。领导生产不下地,思想工作不见人。没几天,我就觉得肚里空洞洞,实在不得劲。秋收下来,大寨反倒不如其他几个村增产多。社员们有怨言。这时,我再次下定决心:说成啥也不老在办公室钻了。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工作好与坏,先要看生产;要领导好生产,就得去参加生产;要搞好思想工作,就得和社员打成一片。①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