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千钧重负
发布时间: 2009-10-23    作者:    来源:国史网 2009-10-23
  字体:(     ) 关闭窗口

  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国民党将领成了陈赓的手下败将,他们被俘虏后,陈赓注意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上党战役结束后,国民党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被俘。陈赓亲自接见了史泽波并与他进行谈话,耐心向他交代共产党的俘虏政策,陈赓问他:你认为你们这次作战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抗战8年中,贵军在上党地区和日军作战,日本投降后我们来抢占地盘是不对的,不过没想到失败得这样快,真是天助你们!史泽波感慨地说。
  你讲对了!《水浒传》上说梁山泊的好汉们替天行道,我们也是替天行道,我们的,就是人民。我们依靠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军,也依靠人民打败了你们。历史证明,与人民作对,必然要失败!希望你今后能站到人民的立场上,为反对蒋介石、阎锡山发动内战做些贡献!
  陈赓的话,深深打动了史泽波的心。后来,他领衔联合上党战役被俘的高级将领发通电揭露蒋介石、阎锡山挑起内战的罪行。这给部队提出一个新课题,如何教育俘虏提高觉悟,认清形势,掉转枪口。
  当时,陈赓任太岳军区司令员,在上党战役中解放军的俘虏多达31000余人,陈赓除亲自同国民党将领谈话外,还反复教育部属认真执行共产党的政策。在陈赓的带动下,各旅旅长都亲自向补入部队的解放战士讲话,有两位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起义的太岳部队副旅长,还以现身说法对俘虏的国民党士兵(又称解放战士)进行教育,动员他们参加解放军,深得陈赓的赞赏。
  解放战士经过教育补入部队后,大部分人作战都很勇敢,还有许多人立了战功,加入了共产党,当了基层干部。当时补充到电话队的解放战士张有福,经陈赓亲自谈话,作战积极勇敢,加入了共产党,当上排长,在渡江作战中光荣牺牲。
  在淮海战役中,陈赓指挥的四纵担负阻击与围歼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的任务,由于战争进行得十分激烈,有的营、连伤亡很大,部队采取立俘立补的方法,将俘虏来的大批原国民党士兵,立即进行审查与短期的忆苦教育,在提高思想觉悟后,及时补充到连队参加作战,这对当时保持部队战斗力,取得战斗胜利起到很大作用。
  一些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经过陈赓的耐心教育,也转变了立场。国民党第十九军参谋长安克泰被俘后,陈赓看见安克泰绘制的作战地图准确、清晰、明了。于是,陈赓亲自找安克泰谈话。
  陈赓说:你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我给你提个建议,你在战场上看到了,我们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官兵团结,打仗勇敢,以后还要解放全中国。我希望你参加到我们的军队里,继续发挥测绘专长。
  安克泰低着头没有马上表态。
  陈赓接着说:你认真考虑一下,再和家人商量商量,然后再答复我。
  陈赓派人把安克泰的家属接来与他团聚。
  安克泰被陈赓的诚恳态度所打动,毅然参加到陈赓的部队里。
  陈赓把安克泰安排在太岳军区司令部侦察科工作,把他的家属安排在留守处,孩子也上了学。
  这时部队里有些人想不通,认为对一个俘虏来的国民党军官安排得太好了。
  陈赓耐心地对大家解释说:测绘是专门的军事技术。现在我们太岳军区改编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纵队里虽然有几万人,但有此专长的人很少,革命不分先后,眼光要放长远一些,胸怀要宽广一些。
  陈赓在工作上信任安克泰,让他不要背包袱,放手工作。陈赓率纵队打过黄河后,亲自主持举办了一期参谋训练班,让安克泰给大家讲授测绘课。部队打仗,每到一地,陈赓带上安克泰到要地勘查,让他绘制兵要地图,下发部队参阅。渡江战役后,陈赓率第四兵团进军江西、广东和广西,解放云南。在这中间,陈赓指示安克泰认真查阅缴获的国民党档案,将两广和云贵的民族和风俗及兵要地志绘制成图册,编写成教材,并在樟树镇的第四兵团举办的干部训练班讲课,为解放大西南做出了贡献。
  1992年,安克泰在昆明见到一起在第四兵团司令部工作的老战友戴其萼和彭一坤,第一句话就是:我已患脑疾,将不久于人世。所幸的是我已加入党组织。我死后,悼词不会再称我先生,而是称我同志。陈司令员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死而无憾。接着安克泰深情地说:你们回北京后,到了八宝山革命公墓祭拜陈司令员时,替我向老首长三鞠躬,就说共产党员安克泰同志怀念你!’”
  陈赓为人处世有他自己的规则,对上对下,对,他都表现得非常洒脱,平时也爱开个玩笑,说话诙谐很有风趣。他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员,由于历史关系,他和林彪很熟悉。抗大成立后林彪是校长,有次林彪召集队长们开会。林彪要求队长要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学员遵守规章制度,并强调队长要和学员打成一片,贯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建军原则。
  当大家说起官兵一致时,陈赓笑着说:在黄埔军校时,我们的官兵关系是十分融洽的。例如当时林彪校长还是一个年轻的学员,他脑袋壳上肉很多,我就摸过他的脑勺。林彪听后半羞半恼地说:不要胡扯了,散会。离开会场后,贾若瑜对陈赓说:你今天玩笑开得太大了。陈赓笑着说:今天我还没有像过去那样摸他的肉脑勺呢。其实这在陈赓看来是很自然的事,没有丝毫恶意,用不着掩饰,上下级关系并不因此而改变。更不存在不尊重服从领导的问题。陈赓率直、诙谐,使熟悉他的人都觉得很有意思。但是他在重大问题上,他是严肃认真,讲究原则,注意分寸的。
  全国解放后,陈赓在北京定居以后,特别是他担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国防部副部长期间,许多黄埔出身的原国民党军队起义将领,被俘获释的黄埔系军官,以及流落在社会上的黄埔军人,经常前来找他叙旧,或者带着一些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向他求助;党和政府的有关部门,也常请他出面接待这些朋友。虽然陈赓工作繁忙,以后又身患重病,但他总是乐于接受,从不推辞,为此付出了不少精力和时间,热情地接待他们。
  陈赓配合周恩来积极做昔日黄埔同窗的统战工作,他利用自己在黄埔军人中的影响,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开导,宣传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策,解决他们思想上的疑虑,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促使他们转变立场,改恶从善,把立足点逐步转移到中国人民这一边。后来,这些黄埔军人为新中国也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与贡献。
  全国政协常委宋希濂曾写过许多文章回忆陈赓。他们是同乡,两个人结伴一同考入黄埔军校。曾经是朝夕相伴的黄埔学子,同窗好友,那时都是投身革命洪流的热血青年。可是四一二事变后,两人便分道扬镳了。陈赓成为共产党军队的将领,宋希濂成为国民党军队的将领。
  19361212西安事变,宋希濂奉命率国民党第三十六师进驻潼关。事变解决后,宋希濂担任西安警备司令。1937年春,陈赓由延安来到西安,宋希濂请陈赓吃饭,两位黄埔同窗久别重逢,共叙往事。陈赓坦率地告诉宋希濂,他曾在上海搞地下党工作,被国民党特务抓进监狱,蒋介石亲自劝说他这个救命恩人脱离共产党,到国民党来任高官。陈赓当场拒绝,后被共产党派人营救逃离脱险。当时,宋希濂深深地感到陈赓对共产党的忠诚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没法说服陈赓。
  历史就像跟宋希濂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19491219,曾任国民党川湘鄂绥靖公署主任的宋希濂在四川峨边县的沙坪不仅全军覆灭,他也成为解放军的俘虏,被关押于磁器口白公馆。
  白公馆位于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香山别墅。1939年国民党将之改为监狱。1943年美国和国民党合办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简称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改为第一看守所,监狱四周高墙上电网密布,墙外制高点上有岗亭和碉堡,国民党统治时期,这里囚禁过许多有名的共产党人和抗日爱国将领。在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礼炮声里,一批国民党高级战犯被关了进去。
  宋希濂恰恰就被关进白公馆当年国民党囚禁叶挺将军的牢房。当时他苦闷极了,知道自己罪大恶极,也许活不了几天,就天天和同狱的后来接任他的原国民党第十四兵团司令官钟彬在棋盘上厮杀,常为一步棋、一个子的得失争执得面红耳赤。他们都认为身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即使不被枪毙,也会一直在监狱里关到死。生活毫无希望,心情也就极其烦躁。
  1950年,一个春天的早上,解放军桂滇黔边区纵队朱家璧副司令员突然来到白公馆,通知宋希濂、钟彬和曾扩情(曾任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被称为蒋介石十三太保之一),他们的黄埔一期同学陈赓要来看他们。这三位国民党将领一听喜出望外,他们万万没想到陈赓这位共产党的常胜将军会来看望他们这些被关押的战犯,而且他们是陈赓的手下败将。当时他们既高兴,又惭愧。高兴的是陈赓不忘旧日的黄埔同窗,身居高位还能主动来看望狱中的老同学,他们由此看到了改造的前途;惭愧的是,他们追随蒋介石与人民为敌,最终成为历史罪人。
  作为战胜者的陈赓见他们究竟要说什么?
  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结局?
  三个人心里都在打鼓。上午10点,宋希濂、钟彬和曾扩情三名战犯随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长周兴乘车来到重庆市区。汽车在国民党军统特务头子戴笠住过的公馆前停下来,周兴领他们走进一间宽敞而明亮的房间。因为他们是陈赓的手下败将,真有点不好意思见陈赓。
  陈赓一见他们三位黄埔一期的老同学进来,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上来和他们一一握手。
  当陈赓的手和宋希濂的手握在一起时,陈赓爽朗地笑着说:你好啊!我们又有好久没见面了,看见你身体这样好,我很高兴!宋希濂见陈赓没有一点以胜利者自居的神气和他说话,他的心被折服了,他佩服陈赓的大将风度,坦诚地说:惭愧得很,没想到您还会来看我。陈赓若有所思地问:还记得我们最后一次见面吗?
  那是,1936西安事变后,你到西安警备司令部来看我。宋希濂回忆说。

  陈赓爽快地说:对,那次我是奉周恩来副主席之命特地去看你的。记得当时我曾说,你是国军师长,我是红军师长,十年内战,干戈相见,现在又走到一块来了!这该给日本鬼子记上一功啊!一晃又是十多年,我们见一次面好不容易啊。
  接着,陈赓又同他们谈起了许多黄埔军校的往事。
  中午,陈赓请他们出外吃午饭,这顿午餐是由周兴叫公安人员准备的。正遇上重庆特有的大雾。陈赓对他们说:你们的头脑里现在也有大雾,然而雾总是会散的,太阳一出来就会云消雾散了……”这顿午饭大家边吃边谈,陈赓对3位黄埔同窗并没有把他们当手下败将给他们训话,而是非常诚恳地开导他们。一顿午饭吃了两个多小时,大家心情非常愉快,席间谈笑风生,毫无拘束。
  下午又谈到四点多,所谈多为国共两党二十多年来的一些事情。
  临走,陈赓又对这3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讲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内外形势,勉励他们好好改造思想,他说:你们不要有什么思想负担,利用这个机会多看看书也很好。说完又转过头对周兴说:你这个公安部长,要关照一下,在生活上多照顾他们。
  宋希濂多喝了点酒,有些醉意,眼圈直发酸,忏悔道:当年没跟着陈将军去为穷人打天下,反而跟着蒋介石成了历史罪人……”
  陈赓说: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们应该好好想想以后怎么办。陈赓又说了几句鼓励他们好好改造的话就告别了。
  宋希濂、钟彬和曾扩情一回到白公馆,就把陈赓接见和宴请他们的情况,转告给同狱的战犯们,大家都感慨万分。曾扩情在白公馆住在宋希濂的楼下,他宁愿降低等级跟国民党军统、中统的小特务挤在一起,也不愿同大战犯一起住在楼上的高级房间,他认为大战犯就是罪大恶极,没有好结果。见了陈赓后,他逐渐解除了对共产党改造政策的怀疑,开始考虑如何改造自己,后半生应该如何度过了。
  宋希濂和钟彬回到同一监室,仍然喜欢下棋。
  钟彬往桌前一坐,啪啪地敲着棋盘,叫着:老宋,来再杀一把。他妈的,在战场上输给这样的对手,我心服!
  宋希濂默然不语,背靠着潮湿阴冷的墙壁,好像闭目养神,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声:你不服不行啊!
  他后悔极了,当年他和陈赓一同从湖南走出,一同走进黄埔军校。1926年初,他在黄埔军校教导二团四连当连长,驻在潮州附近的一个小学里。也是陈赓来看他,谈了两个小时,希望他参加共产党,他同意了,并且他按陈赓的意见接受共产党员团长金佛庄的领导。不久,中山舰事件,金佛庄调离了团长职务,他也脱离了共产党的领导。1927四一二事变后投靠了蒋介石。这是他此生最错的一步棋。
  宋希濂后悔得连眼睛也不想睁了,伸出手说:你给我一支烟!
  你不是不抽烟吗?钟彬疑惑地问。
  我要抽!
  钟彬顺从地递过来一支烟。火柴一亮,烟点着了。宋希濂猛地吸了一口烟,呼地坐起:来,下!真没想到,陈赓又给我指了一条路,而且他没有一点训话式的教条。看来,咱们后半生的棋还有活头!
  19561112,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长眠着中山先生的南京中山陵,这一天有四万多人前来谒陵。
  下午3时,中共中央谒陵代表团来到了中山陵前。朱德、李济深和陈赓等所有的谒陵代表走上了392级石阶,来到松荫环抱的祭堂前。
  在这里,陈赓见到了苏联代表团团长,曾在孙中山先生创办的黄埔军校任总顾问的契列班诺夫,陈赓又在代表团队伍里找到黄埔军校的同期同学侯镜如和廖运泽等几个黄埔同窗一起来见契列班诺夫。
  契列班诺夫见到昔日的黄埔学生感慨地说:当年我们黄埔军校的人仅仅在一个小岛上见面。如今,我来到了你们整个国家。是的,今天,有千千万万个继承了中山先生遗训的人,团结在我们祖国的大家庭里啊!
  黄埔师生在中山陵聚会,大家都是心潮难平,思绪万千。
  侯镜如和陈赓是黄埔一期的同学,1925年侯镜如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部队打到潮州时,在西湖的笔架山上,经周恩来和郭俊介绍并亲自为他举行了入党仪式,侯镜如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动荡时期,侯镜如在上海,因顾顺章叛变,中共组织遭到破坏,他与中共组织失去了联系。后经黄埔军校同学举荐,他在国民党军队里任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侯镜如的指挥才能使他在对日军作战中屡建战功,他的职务也随之高升。1945年,侯镜如率部北上解除了在北平的日本关东军第三战车师团部队的武装,而兼任了北平的警备司令。时任九十二军中将军长的侯镜如,就这样被推到了北平和平起义的历史舞台上。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