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月20日,越南政府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武元甲给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写信,极其诚恳地提出:“希望由陈赓同志率领军事代表团能于四月份来越。我们正做准备以便有效地与代表团工作。”信的最后,武元甲进一步明确地说出他的意图:“我们正待陈赓同志来到后即进一步地与他交换意见,以便有根据地建议我党中央做出决定。” 在越南领导人的眼里,陈赓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一位富有国际主义精神、坚强的革命战士,一位忠实、亲切、重情、充满乐观和热爱生活的“越南人民军的伟大朋友”。 1950年7月至10月,陈赓以中共中央代表的身份,应邀赴越南,协助制定并指挥边界战役获得辉煌胜利后,又帮助越军总结边界战役经验,针对越南人民的实际情况,对以后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954年5月,越南抗法战争在中国军事顾问团的帮助下,取得奠边府决战的胜利,很快导致日内瓦会议《印度支那停战协议》的签订,法军撤出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越南北方全境获得解放,但为了防止美军及南越军队反扑,越南党和政府全力组织越南人民军进行防御,由于战线太长,如何组织有效防御,存在不少问题。此时越南政府遇到了困难,胡志明主席及越南党政军领导人又想起了陈赓,致信中国党和政府,邀请陈赓,希望他能再次赴越帮助他们制订防御作战方案及对军队建设计划提出意见。 国防部长彭德怀1956年4月3日给毛泽东并中央书记处邓小平报告:“最近武元甲经过韦国清带来越南人民军的‘作战计划草案’和‘五年建军计划草案’各一份,已分送军委在京的几个委员和王稼祥同志阅读,并交陈赓同志负责研究。” 三天后,彭德怀又给武元甲发去电报:中共中央和中国政府同意派陈赓前往越南协助工作,建议陈赓去不必公开,也不必叫军事代表团。让陈赓在他能理解的程度上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你们参考。但是,中国在现代化军事问题上经验还不足,并且对越南全面情况了解有限,所以一切问题最后还是由你们做主,根据你们的实际情况,请你们自己作决定。 遵照中共中央指示,陈赓于4月率一批军事专家赴越帮助工作一个月。 陈赓又踏上了越南的土地。他看到战后越南北方山青青,水蓝蓝,已经恢复了和平与安宁。过去荒芜的土地已耕作成良田遍野,战火毁坏的城镇又逐渐兴旺起来。陈赓一行受到了武元甲的热情欢迎。 武元甲握住陈赓的手,高兴地说:“你能来太好了!我想请你帮助我们越南人民军制定防御作战方案。” 此时陈赓了解到越方还想让别国军事人员参与此事,对此,他很不以为然,故很坦然严肃地说:“既然你请我来帮你搞作战方案,你就不要再让其他国家的人参加,军事机密慎之又慎嘛。” 武元甲点头说:“行!” 陈赓一到越南首都河内,晚上胡志明主席就主持宴会欢迎他再次来越帮助工作。越南党政军领导及政治局成员都参加了。胡志明在宴会上心情特别高兴,与陈赓无话不谈,他们畅叙长期革命凝成的战斗友谊,同志加兄弟的深厚感情溢于言表。 为了制订好防御作战方案,在河内做了必要准备后,很快由武元甲陪同陈赓去外地勘察,他们俩坐在同一辆吉普车上,陪同的还有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黄文泰、中国驻越南军事专家组组长王砚泉等一行近20人,先后到越南南北军事分界线即北纬十七度线以北的洞海、义安、清化、南定、海防、鸿基、安沛、木州、山罗、巡教、奠边府等地。在勘察中陈赓与武元甲交谈了有关抗法战争各个主要战役的一些情况,讨论了防御作战方案的有关问题。 在奠边府勘察时,越方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奠边府战役的情况。当时胡志明坚持采纳毛泽东的建议,把主力继续指向越西北、上寮。在1953年冬、1954年春的战略进攻中取得了很大胜利,不仅把法军的战略布局打乱,夺取了战略上的主动权,还把法军抑留在奠边府地区,为越军与法军在越南北方进行战略决战创造了有利条件,并最后取得了奠边府战役大捷。 陈赓乘吉普车到奠边府看地形,经过巡教西面楠果河上游时,越军的一位领导对陈赓和王砚泉等人说:“这条河一到雨季汽车就不能过了,1954年奠边府战役时,如果5月10日前(越北雨季一般在5月中旬前后开始)还不能解决战斗,不管你们中国说什么,我们也不打了。” 陈赓听后笑笑说:“实践证明,我们毛主席的建议是对的。1954年3月打响的奠边府战役,是越法两军的战略决战,越军取得了决战的胜利。” 站在旁边的越军总参谋长黄文泰说:“我们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是因为中国将军指挥,中国的武器装备,中国的粮食供应和后勤保障,和我们越南士兵一起打胜的。” 陈赓此行还特意去胡志明的家乡看了看,听越南老乡讲胡志明的家庭情况。越南人民对胡志明的拥戴之情,给陈赓留下了深刻印象。 最后在河内与越军领导共同研究制订了战略防御计划。鉴于越共与越军一些领导人对防御作战思想一直只重视越北河内海防附近的平原及沿海地区,认为那里经济发达,人口又较密集,是防御作战的重点,而忽视广大西部及西北山地。陈赓一再指出越南北方的西部及西北山区,土地面积广,基本群众都心向越共,又背靠中国,战略回旋余地大,具有战略防御作战胜利的基本条件。若南越及美国军队从海上进攻河内、海防,中国作为越南的真正朋友,决不会坐视不管。经过深入讨论分析,最后一致同意陈赓所建议的既照顾沿海及平原地区,又重视西部及西北山地的战略方案及计划。 陈赓这次赴越,连续二十多天到各地勘察地形,由于道路难行,吉普车一路颠簸、劳顿,加上步行爬山,体力消耗大,拖着致残的双腿,有时肿胀疼痛难忍,但他咬紧牙关,坚持工作。他那竭尽全力、不惜牺牲的国际主义精神,使所有与他一起工作的中越两军干部深受感动与教育。 一个月后,陈赓返回了中国。越军总司令武元甲一直送到中越边境睦南关前,两人才依依惜别。 胡志明还特意给陈赓写了一封送别信。原文如下: 寄 东同志,(注:胡志明对陈赓的称呼) 祝你和同志们一路平安。 请你代表我问候毛主席和中共中央诸同志; 并祝福你的爱人和小孩们。 关于专家问题之迫切,请你替我们转呈中共中央。 明天我不去送你们。今晚你也不要来辞别。我们是“心心相印”,不拘形式也。再见! 祝你健康! 志明 谨 1956/5/21 陈赓离开越南时,胡志明主席专门派人定购了一批瑞士手表,想送给陈赓和他率领的随行人员,以表感谢。陈赓坚决不收。在离开越南的回国途中,他发现越南政府派员悄悄地为他带了一批珍贵的动物,经过南宁时,陈赓执意将这批动物全部送给了南宁动物园。 回到北京后,5月28日,陈赓向中央军委并中共中央报告在越南帮助工作的情况。报告中说: 在越南了解到的情况,证明军委向越方提出的有关作战方针,基本决心,兵力部署等意见是适合越南实际情况的,因此我在越南只是作具体解释说明。关于作战方针,着重说明如何实施“积极防御”以及运动战在当前条件下的重要性;在基本决心方面,主要说明既要照顾平原又要经营山地的战略思想;建军问题,则说明应根据国情,不能要求过急过高;训练上,着重说明军事基本训练的重要性。这些具体意见和分析,越共政治局已完全同意和接受。至此,圆满完成了中央交办的援越使命。 由于陈赓在50年代承担援越抗法的国际主义义务,为越南人民的解放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加强了中越两国的友好关系,那几年胡志明每年都要到中国来过生日。每逢胡志明到北京,因为他没有夫人和孩子,而他又特别喜欢小孩,陈赓就带上儿子和姑娘,邀上刘少奇、邓小平等老领导、老战友,带上各自的儿女,一起请胡志明吃生日晚宴。有一次,邓小平的小儿子天真地对胡志明说:“胡伯伯,你老来中国吧,你一来我们就能吃上好吃的了。”把饭桌上的人都逗笑了。 胡志明还特意从越南带来一只漂亮的鹩哥送给陈赓。 一天下午,胡志明从中南海出来后路过西单灵境胡同,听说陈赓家在此,不顾外交礼仪,当即让司机停车,他要去看望病中的陈赓。陈赓穿着短裤正在院内乘凉,也来不及穿上正规场合的套装,就把胡志明迎进了客厅。两位老朋友正坐在客厅谈话,调皮的小知涯跑了过来,喜欢小孩的胡志明笑着对小知涯招了招手,他就高兴地爬到胡伯伯身上,毫不犹豫地伸出小手揪揪胡伯伯的长胡子。 陈赓见状,大叫一声:“小涯子快下来。”冲过去把小儿子抱了下来。 胡志明却不介意地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这小涯子还挺招人喜欢的。” 在得知陈赓患病后,武元甲特意写信给陈赓致以慰问,原信如下: 陈赓同志: 近闻你突患急性心肌梗塞之症,我们深感忧虑,幸而病情业已转危为安,实为庆甚。谨特去函致候。至今静养结果如何,望能告知为盼! 胡主席也寄语探候并祝你迅速恢复健康。 我们自回国以来一切都好,请勿挂念。根据这次参观所取得的知识和经验,我们已经调整建军计划并获得了中央政治局批准。最近已向全国高级干部进行传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着手展开,具体情形待后详述。 最后望你安心静养早日痊愈,并应以保重身体为贵,切勿急于工作以至影响健康。并请代向夫人和孩子们问好。 武元甲 一九五八年三月七日于河内 1958年8月13日,武元甲又托人带信给陈赓,询问:“你最近休养情况如何,健康是否业已完全恢复,望能告知为盼。” 那个年代,中越两国领导人的关系非常融洽,两国关系十分友好。 陈赓去世以后,武元甲特意写了一篇长5000多字的纪念文章《越南人民军的伟大朋友――陈赓大将》。文章详细回忆了他们共同战斗的生活。 其实,陈赓与武元甲在越南的边界战役中也曾有过分歧。1950年,陈赓指挥越军攻克东溪法军,首战获胜,继续追敌于谷社山区,敌军拼死顽抗,进攻遇到困难。武元甲见状命令停止进攻。而陈赓对敌情的分析是必须乘胜追击,于是,生气地说:“如果这样的仗还不打下去,我就卷铺盖走!”在这战役的关键时刻,胡志明支持陈赓,命令武元甲按陈赓的作战方案,指挥部队坚决打下去,使战役获得全胜。 从此,武元甲对陈赓非常佩服。武元甲有次来中国访问,陈赓特地从北京赶到哈尔滨专门陪同他参观军事工程学院。陈赓还指示学院,接收越南军队派遣的留学生来院学习,为越南人民军培养高级军事技术人才。 胡志明派武元甲率代表团专门参观了哈军工,越南代表团对哈军工的办学非常满意,代表团回越南后向胡志明作了详细汇报。胡志明说:“陈赓办的学校,我们一定送人去学习。”然后果断决定,从苏联撤回留学生送到哈军工。越南留学生队起名为胡志明·越南队,简称:胡南队,以后又改为7系。 陈赓出色地贯彻毛泽东军事思想,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为越南抗法战争的胜利和为抗美斗争战略防御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不愧为杰出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不愧为越南人民军的伟大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