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为防止帝国主义侵略,巩固国防,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领导人就一直考虑创建国防工业与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军队的问题。抗美援朝实践表明,现代战争中,现代化武器装备是军队战斗力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必须大力发展国防现代化建设。这就包括培养大批能够掌握科学技术和驾驭现代化武器装备的人才。创办各种军事院校就成为军事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 1950年10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① 决定刘伯承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随后,又陆续创办了一批军事院校。斯大林也曾建议中共中央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随着抗美援朝战局趋于稳定,1952年6月,中共中央研究决定,调陈赓从朝鲜回国创办军事工程学院。接到调令,陈赓立即将工作交给邓华代司令员。陈赓交代工作特别仔细,使一周前才从沈阳到朝鲜的邓华能十分清楚掌握志愿军的情况及敌我态势。抗美援朝战争已经取得了初步胜利,夺取最后的胜利,任务仍十分艰巨、复杂。他还同各兵团司令员谈话告别。 6月13日,陈赓从志愿军司令部驻地起程,6月14日到达平壤,受到金日成首相盛情招待。金日成热情地握着他的手,感谢他为朝鲜战争的胜利立下了功勋。为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陈赓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6月16日,陈赓满载朝鲜人民的伟大友谊,渡过鸭绿江,踏上归国之路。 6月20日,陈赓一到北京,来不及与妻儿叙说,就直奔中央军委报到,请求安排向毛泽东和周恩来汇报。 6月23日,陈赓急匆匆地来到中南海会议室,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已经坐在那里了。陈赓一进会议室就向他们问好! 毛泽东走上前紧紧地握着陈赓的手,微笑道:“陈赓,快请坐,你辛苦了!” 陈赓心急地问:“叫我从战场回来,有急事吗?” 毛泽东从上到下地打量了他一下说:“不要急嘛,坐下来慢慢谈。” 陈赓不好意思地坐下了。周恩来微笑地看着陈赓说:“先谈谈朝鲜战场的情况吧。” 陈赓说:“现在抗美援朝战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第五次战役已经打过,志愿军党委坚决贯彻中央军委指示的持久作战及积极防御的方针,我们用落后的武器打了胜仗,但代价很大,我们凭战斗意志,不怕流血牺牲,狠狠打击了美帝国主义。要彻底打败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没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不行,技术兵器的确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毛泽东风趣地说:“有人说美帝国主义是不好惹的,其实中国人民也是不好惹的。他用联合国军名义,也没有把我们吓倒。要是我们有了现代化武器装备和掌握先进技术的干部,把敌人赶出朝鲜是不成问题的。” “抗美援朝战争表明,武器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是军队战斗力不可忽视的物质基础。为了取得战争的彻底胜利,必须加紧培养技术人才,掌握现代化技术,把我军建设成为优良的现代化军队,以利于将来有把握地战胜帝国主义的侵略。”陈赓提出建议。 毛泽东面带笑容赞扬道:“说得好!问题就在这里,为了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我们必须抓紧培养现代化军事人才!下决心解决技术装备的落后问题。” “陈赓,我们召你回来,就是为这件事啊,党中央决定创办一所军事工程学院,你看怎么样?”周恩来说。 陈赓兴奋地说:“那太好了!” 毛泽东问陈赓:“你看谁来办校合适?”还没等陈赓作出回答,毛泽东接着说,“就由你来办吧!你去创办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 “我来办?”陈赓有些迟疑地问,“主席,我来办……这个学院,我不懂,我可是隔行,恐怕办不好!” 毛泽东笑了:“你不懂?你隔行,你说我们党内还有哪位懂行?你办不好,谁能办好?你指出来。” 周恩来接上说:“陈赓,我看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你住过黄埔军校,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都干得很出色。你干不了,别人连你这点经验都没有啊!” 毛泽东高兴地挥舞着右手对陈赓说:“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援助我们部分技术装备时,就提出建设现代化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必要组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国防现代化需要大批技术军官,苏联也要派专家来协助我们办学院,我看就由你来当军事工程学院的院长兼政委吧。” 毛泽东说完后转过头来问周恩来、朱德和彭德怀:“你们的意见呢?都说说看。” 周恩来马上表态:“我完全同意。” 朱德和彭德怀也表示赞成。 毛泽东又把目光转向陈赓,微笑道:“大家都认为你行,我们相信凭你的才智和干劲,一定能干好,放手去干好了。你有什么困难可随时请总理给你解决。” 陈赓转向周恩来恳切地说:“我来办学,你可得当我的后台老板啊。” 周恩来说:“行,你有困难就找我。这样吧,你先成立一个筹备机构,考虑一下建院方案,要尽快上马,早出人才。党中央、政务院大力支持你们。” 毛泽东舒心地吸了几口烟,半开玩笑地说:“陈赓,你在学院里要既当爹又当娘,你和总理好好谈一谈,然后正式任命院长兼政委。” 其实,对于新中国建立后,解放军第一所军事技术高等学府院长的选择,毛泽东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 毛泽东早在30年代就提出,要办一所学校,第一件事就是选好校长。陈赓身经百战,不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优秀的政治素养,而且还有较高的文化基础。无论是国内战争,还是赴越南、朝鲜,同法、美帝国主义的作战中,他积累了实战经验,再加上他年轻时经过军事院校较系统的理论培养和严格的军事训练,对作战具备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创办军事院校,陈赓是最合适的人选,毛泽东对此深信不疑。 就这样,陈赓领受了创办军事工程学院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