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最后的吼声
发布时间: 2009-09-12    作者:《彭德怀传》编写组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2
  字体:(     ) 关闭窗口

  彭德怀提出要见医院领导,301医院副院长和副政委一起来了。彭德怀郑重提出:"一、推迟手术,我有一个材料要写,关于三线建设与战略防御方针问题。趁手术前头脑清醒写出来。二、今天晚上你们打电话联系,让主席、总理接见我。"医院领导人答应替他反映要求,坚持手术还是得做,然后和专案人员一起故意退场,留下彭梅魁一个人。

  彭梅魁搀扶伯伯坐在沙发上。彭德怀问当医生的侄女:"梅魁,我这病只能手术吗?""对,手术是最好的办法了。"彭梅魁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你能去见毛主席吗?你现在就得和医生配合,争取多活些年头,一点儿坏处也没有,你还是做了吧。"彭德怀静下来,听彭梅魁说下去:"伯伯,你冷静点,什么事情不是一下子解决的,你的病不能拖了,早做手术有好处!"

  彭德怀沉默了,过了一会儿,他看着彭梅魁,说:"那我就做手术吧。"

  26日7点15分,手术开始。301医院外科主任陆维善大夫主刀。切片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即进行根除,并做结肠造瘘。

  下午1点40分手术完毕。

  彭德怀在病床上苏醒过来,第一句话就是凄怆的一声:"我成了一个残废人!"

  由于手术后虚弱,心绪恶劣,大夫的努力未能阻止癌细胞的迅速扩散。

  专案组说彭德怀"常常放毒",不让侄女正常探视。护士对彭德怀的照顾不能等同于其他病人。彭德怀在病床上读书,以抵抗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从1973年初搬到政法干校,"案犯"被允许委托监护点代购食物和书籍、用具。在被囚25人中,他买食物最少,买书籍最多。说,只要有新书就给我买。他读《马恩选集》,读《史记》,读完了《史记》,又要读《隋书》、《唐书》,想把二十四史都买来读。

  读书也不能平复他心头的愤怒。一次,买来一本小册子:《我们正在前进》。书中又指名道姓骂彭德怀。彭德怀看着看着,把书一搁,愤愤说:"不讲真理!不调查乱写。"

  半年过去,彭德怀的伤口仍然红肿,10月24日拍片检查,癌扩散至肺部。11月19日开始化学治疗。

  化疗一个多月,反应日益严重,呕吐出汗,大便从稀到水,彭德怀坐立不安,心绪缭乱。医生决定停止输液,彭德怀说:"输吧,可以吸取经验教训。"

  1974年元旦,彭德怀躺在病床上。没有人来看他,他自言自语:"又过去了一年","这是最后一个年了!"他预感到1974年将是他生命的终点。

  新年的《人民日报》送到他手中,他阅读着,元旦献辞又是"大批判",又点了彭德怀的名。他把报纸一扔,气得胸脯一起一伏。

  癌细胞迅速扩散到全身,进行了第二次化疗。彭德怀半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了。专案组允许彭德怀的侄儿女在星期日来探视。彭梅魁、彭正祥、彭康白和彭钢在《泪水沾湿的回忆》一文中写道:"当我们去看望您时,您用尽全身的力气也没有坐起来,您躺在床上悲怆地喊道:'这怎么办?这怎么办?我瘫了,自己不能料理自己了,可我的案子还没有搞清楚呀!'"彭德怀嘱咐侄儿女们:"我死后,把我的骨灰埋在地下,上面种上果树,骨灰可作肥料。"他永远忘不了养育他的人民。

  在医生的要求下,病房窗口上糊的报纸撕下来一半,彭德怀可以看到阳光了。经医生要求,准许他晒太阳,但必须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的阳台,进出还要回避和其他病人见面。总之,要他与世隔绝。

  十四病室是301医院的高干病房。在这里住院的几个老将军发现5号这间被严密封锁的病室里住的是彭老总,他们的心被强烈地震动了。彭老总就在这里!他怎么样了?能不能去看看他?有的人在他去阳台晒太阳时偷偷从楼下张望;曾跟随他参加平江起义的解放军上将李聚奎装作走错地方,闯进病室,看了他一眼,向他致以无言的慰问和敬意。

  1974年2月,彭德怀的右手指又开始剧痛,接着刀口疼,右肩疼,剧烈的疼痛折磨得他大汗淋漓,在床上翻腾。

  被剧痛折磨到1974年6月,彭德怀已消瘦不堪,神志昏迷。"晚上不得天亮,白天不得天黑",哨兵记载,他一遍遍说着这句话。他想和护士握手,护士不伸手;他要和战士握手,战士也没伸手,他说:"告别了!"

  他不再有任何拘束,在病床上使尽全身的气力发出吼声:"我没有里通外国!""把我写的那封信拿出来看看,究竟是不是攻击?"

  8年了,他在一个特殊的战场上孤军战斗,坚持真理,坚持历史的本来面目,以大无畏的精神敢言、敢怒、敢骂,正气凛然,视死如归。他的鲜明个性,为中国现代史上的这幕政治悲剧留下浓重的色彩,历史将永远回荡他最后的吼声。

  1974年8月,彭德怀病势垂危,叶剑英元帅得知,指示人去看他,问他"有什么事要说"。

  9月2日上午,专案组两个人进入彭德怀病室。彭德怀躺在病床上,挣扎着、艰难地、断断续续地向来人说:

  "……毛主席发展了马列主义。"

  "……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一定能胜利。"

  "我们国家建设,战略防御设施不完备,国防工业和科研跟不上需要,这是我最担心的……"

  "我自己犯有很多错误,但我不搞阴谋诡计,在这一点上,我是清白的。"

  "已经审查我八年了,现在还没有做出结论。"

  来人向叶剑英报告彭德怀的病情是:"左侧肢体偏瘫,右下肢浮肿,小便失禁,舌头发硬,说话不清。"

  彭德怀持续高烧,停止进食,时而昏迷,时而清醒。一次清醒过来,要哨兵给他泡一壶湖南茶水,给他买一点西北的白兰瓜。他用力喝下了半壶家乡的茶水;西北的白兰瓜,他最后没能吃上。

  9月16日以后,彭德怀失去了痛觉,进入深昏迷状态,顽强的生命在死亡线上抗争了两个多月。

  1974年11月29日14时50分许,彭德怀的脸上突然出现一阵红晕,随之鼻口出血,呼吸停止。14时52分,心脏停止了跳动,他静静地躺在301医院十四病室五号病床上,再没有愤怒,没有呐喊。身旁没有亲人,没有同志。

  窗外北风呼啸,大地呜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