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资料相关文档
"二月逆流"实为"二月正流"
发布时间: 2009-09-11    作者:《叶剑英传》编写组    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9-09-11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以后,毛泽东亲自找几位元帅谈话,并于1969年1月3日在一份简报上批示:"所有与'二月逆流'有关的老同志及其家属,都不要批判,要把关系搞好。"周恩来也为"二月逆流"的平反问题做了很多工作。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以后,1971年11月14日,毛泽东接见参加成都地区座谈会的李大章、张国华等,当叶剑英走进会场时,毛泽东对到会的人员说:"你们再不要讲他'二月逆流'了。"接着他又对大家说:"'二月逆流'是什么性质?是他们对付林彪、陈伯达、王(力)、关(锋)、戚(本禹)。那个王、关、戚和'五一六',要打倒一切,包括总理、老帅。老帅们就有气嘛,发点牢骚。他们是在党的会议上,公开的,大闹怀仁堂嘛!"②(②毛泽东接见成都地区座谈会人员谈话记录,1971年11月14日。)1972年1月初,毛泽东又对周恩来、叶剑英说:"'二月逆流'经过时间的考验,根本没有这个事,不要再讲'二月逆流'了。现在我有事,请你们去向陈毅同志传达一下。"为了慎重起见,周、叶当场核对了记录。1月6日16时20分,叶剑英匆匆赶到医院向重病的陈毅作传达。据当时在场的保健医生卞志强教授回忆,叶剑英泪流语塞,用颤抖的双手从衣袋里掏出一张纸,上面抄着毛泽东为所谓"二月逆流"平反的一段话。他说:"毛主席、党中央要我来看你,你要安心养病,会好的。"他把纸条上的内容读了一遍,再交给守坐床头的陈毅女儿姗姗,让她再念给陈毅听。姗姗伏在床头轻声对陈毅说:"爸爸,刚才叶伯伯的话,如果你能听见,就闭一闭眼睛。"这时说话已经困难的陈毅闭了闭眼。当日深夜11时55分,陈毅与世长辞。叶剑英悲痛异常。在陈毅患病期间,叶剑英多次去医院看望他。"毅公卧病,诗以慰之",他在《慰陈毅同志》诗中写道:"君子坦荡荡,于人日浩然"。"斯人有斯疾,闻道可闻禅。信回天有力,前路共巨艰"。①(①《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53页。)他希望有回天之力能医好陈毅的病,好再并肩战斗,继续完成艰巨而重大的历史使命。以后,又写信安慰陈毅:"望宽心医治,老英雄定能战胜顽疾,祝早日恢复健康。"他在诗和信中高度赞扬了陈毅的大将风度和高尚品德,表达了对老战友的深切关怀。陈毅辞世,他去悼念,特书《悼陈毅同志》诗:"鬼蜮含沙射,元良息仔肩。儿曹当鹤立,接力竞无前。"②(②《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55页。)赠给陈毅子女,对晚辈提出了殷切的慰藉和希望。他借用曹植《洛神赋》"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的诗句,勉励陈毅子女,当"鹤立"成才,挑起重担,继承父志,接力向前。

  叶剑英和陈毅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是肝胆相照、同声相应的知己和诗友。人们赞道:"叶陈二公,屹立青松,抵制错误,二月抗争。"①(①访问廖盖隆谈话记录,1986年6月。)

  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作出决定,宣布为"二月逆流"平反。1981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负责同志谈话时说:"所谓'二月逆流',不是逆流,是正流嘛,是同林彪、'四人帮'的反复斗争嘛。"②(②《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版,第303页。)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