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无所畏惧,泰然处之。他稳坐在自己的西山住所,面对满墙遍地"大字报"的包围和"造反派"指责他"老机"、"老右"的一片叫嚣声浪,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继续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他说:"大字报尽管贴,该讲的我还是要讲。"他排除一切纠缠和干扰,埋头攻读马列经典著作,希望从"老祖宗"那里得到新的启示。针对当时社会上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他特意从书架上取下列宁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重新研读,并要秘书帮助摘编有关论述,"温故知新"。他联想俄国当年的情形,越来越感到当前这场运动确像列宁说的那样:"否认党性、否认党的纪律","无政府主义往往是对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罪过的一种惩罚","无产阶级政党的内部需要实行极严格的集中制和极严格的纪律,才能抵制这种恶劣影响……。"他从马列著作中吸取了力量,增加了斗争的勇气和智慧。陈毅元帅来到西山叶剑英住处,看到他和办公室人员认真研读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情景,连声叫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钦佩。①(①访问张廷栋、王文理、陈效良等谈话记录,1992年5月。)
12月8日,叶剑英冒着挨批斗的风险,照常出席军委召开的13所军队院校师生代表座谈会。他针对有人攻击他和陈毅在"10万人大会"上的讲话,严正地提出"反批评"说:"有人不是要搞大民主吗?他们有讲话的自由,我也有讲话的自由!"他驳斥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攻击军事首脑机关的流言蜚语,斩钉截铁地说:"军委、总政没有反动路线问题","军队自上而下不存在一条黑线,不但没有反动路线,而且始终是同错误路线作斗争的。"
这一年冬季,叶剑英和聂荣臻住在西山,常和陈毅、刘志坚(中央文革小组副组长,全军文革小组组长)等在山上会晤,有时徐向前、刘伯承也来。几个人谈论形势,商议稳定军队的大计。一天,陈毅气愤地说,把老干部都打倒了,军队和国家能保住吗?叶剑英深有同感,说:"这样搞,把我们的老传统都搞乱了!""军队无论如何不能乱",并谈了继续稳定军队的办法。陈毅听了,举起双手说:"我到阴曹地府也举双手赞成你!"
有一次,几位元帅在西山聚会。年高体弱、双目失明的刘伯承元帅,激动地问大家:"我的眼睛看不见,现在是什么样了?"他边说边走到其他的元帅身边,伸出双手,一个一个地从上到下抚摸着老战友。大家握着他的手,热泪盈眶,舍不得放开。陈毅沉痛地说:"现在看不见最幸福,看见了更是糟心!"
形势日趋恶化。叶剑英和几位元帅以及军委各总部的负责人遭到越来越猛烈的围攻。但叶剑英一直保持坚定乐观的情绪,天天爬山不已,锻炼体魄。①(①访问王冠三、王德禄谈话记录,1987-1993年。)在陈毅遭到"造反派"连日批斗、处境最困难的时刻,叶剑英特书《虞美人》词相赠:
串连炮轰何时了,官罢知多少?赫赫沙场旧威风,顶住青年小将几回冲!
严关过尽艰难在,思想幡然改。全心全意一为公,共产宏图大道正朝东。②(②《叶剑英诗词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4月版,第53页。)
这首词深刻表达了处在逆境中的两位老战友肝胆相照、热情关注的真挚友谊,是对"文化大革命"的一篇檄文,也是对共产主义的一曲赞歌。正当"炮轰"风暴席卷全国之时,它却不胫而走,流传各地。陈毅读后,提笔写道:"绝妙好词,陈毅拜读"。
林彪、江青一伙对几位元帅的迫害,有增无已。他们指使"造反派"纠缠陈、叶在两次"10万人大会"上的讲话,没完没了,硬逼他们继续检查。此事上告到毛泽东那里。毛泽东想为陈、叶开脱,说:"检讨一下,了此一案。"12月31日,年末岁尾,叶剑英根据毛泽东的指示,被迫到军队院校革命师生大会,即所谓"师生代表"会议上违心地进行"检讨",算是"送旧迎新"。但是此事并未了结。军内造反派在"中央文革"一些野心家的策动下,成立"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筹备处",确定1967年1月5日联合召开"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大会",指名要陈毅、叶剑英到会检讨。开会的"通知"有两种颜色、两种写法,发给陈毅、叶剑英的是"到会接受再教育",给其他人写的是"到会指导"。叶剑英接到通知后,向周恩来作了汇报。周恩来听后,当即质问:是谁同意他们开这个大会的?为什么不报告?果断地说,不能叫他们开这个批判大会,即使开,老帅也不能参加。然后,他亲自出面在人民大会堂连续两个晚上接见群众组织代表说:陈毅、叶剑英几位元帅都是拥护毛主席的,你们把他们作为全军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代表,是"不符合实际的","明天的会,我们不赞成"!经过耐心说服,制止了这次批判大会的召开,又一次保护了陈、叶等元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