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中国开始进入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时期。
这一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八届十一中全会相继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所谓"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反党集团"和所谓"刘少奇、邓小平司令部"进行了错误的斗争,对党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错误的改组,成立了所谓"中央文革小组",并让它掌握了中央的很大一部分权力。林彪、江青、康生、陈伯达、张春桥等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全国陷入了混乱局面。
"文化大革命"开始,身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和军委副主席兼任军委秘书长的叶剑英,负责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他重任在肩,异常繁忙,心情一直处于紧张和矛盾之中。他虽然从一开始就感到运动来得迅猛,处于"不理解"的状态,但出于对毛泽东的长期信赖和深厚情感,还是力图跟上毛泽东对运动的部署。他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曾一度负责首都工作小组,保卫北京市的安全。然而随着运动的深入,越来越乱,问题暴露的越来越多,他觉察到运动的矛头所向不对,开始为国家与军队的命运和前途担忧,对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逐步进行抵制和斗争。①(①访问韩双亭、史进前、吴德谈话记录,1985-1994年。)
斗争集中围绕着"要不要党的领导和要不要稳定军队"问题展开。
林彪、江青一伙从"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制造天下大乱,同时搞乱军队。他们指使军内外"造反派"冲击军事机关和围攻军队领导干部,妄图从乱中夺权,改变人民军队的性质,使之成为他们随心所欲的篡党夺权的工具。
叶剑英和军委几位领导人始终坚定地认为:"天下不能乱,长城不能毁",人民解放军这支几十年来在党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无产阶级专政的坚强柱石,无论天下怎样乱,一定要稳住阵脚。只要军队不乱,天下就保得住。②(②叶剑英谈话记录,1982年11月11日。)因此,叶剑英要求军队必须保持高度戒备,听从统一指挥,并同徐向前、聂荣臻、陈毅、贺龙等几位元帅和总政治部主任萧华、副主任刘志坚等多次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稳定军队的规定和措施。据查阅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有关文件和会议记录,以及访问刘志坚、李曼村等回忆,主要的有:(一)5月25日,向全军发出《关于执行中央5月16日通知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全军各级党委对运动"加强领导","在连队和一般机关干部中,着重进行正面教育"。并且规定要"点名批判"的人,由各大单位常委批准。(二)6月14日,向全国县团级以上单位发出《关于部队开展文化大革命运动几项措施的请示报告》,明确规定在连队和师以下战斗部队中着重进行正面教育。军队一律不准上街游行,一般不参加地方的批判大会。而且把军内"文化大革命"限制在宣传、文化等少数部门。决定在总政设立全军文化革命小组和文化革命办公室。同一天,叶剑英向毛泽东、周恩来作了《关于建立军委常务会议问题的请示》。经批准后,凡涉及军队的重大问题,由军委召开常务会议讨论决定,以加强军委的集体领导。(三)6月21日,叶剑英批准下发关于军队"文化大革命"的六条指示。指示要求对各院校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并决定"整风彻底"的院校不开展"四大",即不搞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四)7月8日,叶剑英在《部队文化革命动态》上以总政治部名义加上一个批语:军队"文化大革命"只限制在23所高等技术学校中进行。(五)8月16日、23日,叶剑英主持军委常委会继续强调军队与地方不同,军队运动一定要在各级党委领导下进行,不能乱,不能随便揪斗、处分干部。"罢官"问题要等运动后期处理。不能不经过批准查阅军委和总部机关档案,要严格控制。(六)9月3日,经叶剑英批准,总政治部发出不准军队院校师生来京串连的三条指示。(七)9月23日,叶剑英主持军委常委会讨论通过《关于干部战士亲属被斗被抄情况及处理意见》,在会上提出,各大军区目前工作重点应即转向抓好部队工作,保证部队正常秩序。由于及时采取了这些措施,在"文化大革命"初期,军队开展"四大"仍由各级党委领导,在党委领导下设立文化革命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具体掌管,并限定"四大"只在宣传、文化、院校科研等少数部门和单位开展,从而使军队基本上保持了稳定的局面。
在此期间,叶剑英还派出联络小组出席海、空军党委扩大会议,交代联络员"只带耳朵,不带嘴巴",进行大量调查。当发现林彪暗中指使李作鹏等人搞派性,制造混乱,妄图夺取海军领导权时,叶剑英即报告刘少奇、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常务联席会议上,对海军问题作了专题研究。他根据总书记邓小平的指示,亲自到海军党委扩大会议上讲话,明确指出:一、萧劲光等是好同志,有错误可以检讨;二、军队不能罢官夺权,会议本身作决议撤换领导是错误的;三、按党的民主集中制办事,不准搞地下活动,强调分清是非,搞好团结,批评了某些人"抢班夺权"的错误。对空军也是如此,他亲自打电话给空军司令部参谋长何廷一,告他"不要卷进去",站稳立场。由于采取了相应措施,从而有效地抵制了林彪一伙夺取海、空军领导权的阴谋活动。①(①访问何廷一、胡友之、朱军、莫阳、李文芳等谈话记录,1986-1993年。)
但是,林彪、江青一伙出于乱军夺权的卑鄙目的,对叶剑英等抵制"文化大革命"、稳定军队的做法怀恨在心,多次密谋要搞乱军队。在钓鱼台中央文革小组的一次碰头会上,陈伯达叫嚷:军队已经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江青质问列席会议的总政治部负责人:你们军队为什么按兵不动?对军队那些"走资派"为什么不揪?我看就是有人压着。她说的"有人",首先指的就是叶剑英。他们经过精心策划,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由第二军医大学群众组织"红色造反纵队"的一个头头向毛泽东、林彪告状,说军队镇压群众,与地方做法不同,搞了许多条条框框,限制太多等。林彪下令要全军文化革命小组立即发一个紧急指示,让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完全按地方的做法搞。于是,10月5日发布了《关于军队院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紧急指示》:"根据林彪同志的建议,军队院校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必须把那些束缚群众运动的条条框框取消",明令取消军委、总政关于"军队院校文化大革命运动在撤出工作组后由院校党委领导"的规定,以及不在军种、兵种院校范围外的地方院校串连等其他许多规定。要求军队院校完全按照"十六条"的规定办,开展"四大"。同一天,中共中央向全国转发了这一文件,并要求全国大中学校坚决贯彻执行。这个"紧急指示"发布后,军队院校和某些机关中的一些"造反派"到处"踢开党委闹革命",乱冲乱闯。军队受到了很大冲击,战备训练受到了影响。叶剑英目睹"造反派"自毁长城的破坏活动,又无力制止,甚为焦虑。他在西山住所同军委、总政的领导同志个别接触,商量对策。随后,即以总政治部名义,起草了《关于各总部、国防科委、军种兵种机关必须经常保持战备状态的通知》,要求"我军必须经常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战备状态,随时准备对付敌人的突然袭击。各总部、国防科委、各军种的主要领导同志,在完成上述任务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必须保证他们对部队实施经常的指挥,不能中断。未经军委许可,他们不能离开指挥岗位"。"对于机关的办公室、通信设施、保密设备要妥为保护,以免影响他们对部队的指挥和日常工作的进行。"这个通知,林彪看后转送给"中央文革",被陈伯达以"借战备压革命"的罪名加以扣压。为了控制由于林彪下令炮制的《紧急指示》所造成的日益混乱的局面,刘志坚根据叶剑英的指示精神,曾先后起草过5份电报,但都被陈伯达扣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