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救助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民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低保对象认定工作的通知》(民函〔2010〕14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低保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函〔2010〕153号)。修订颁布了《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开展了“全国模范敬老院”、“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命名表彰工作。探索建立特种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开展了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推广。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稳步推进。积极做好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亚残会期间及严寒酷暑和自然灾害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1.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更加规范。
城市低保方面。2010年底,全国共有1145.0万户、2310.5万城市低保对象。全年各级财政共支出城市低保资金524.7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中央财政补助资金为365.6亿元,占全部支出资金的69.7%。城市低保对象中:在职人员68.2万人,占总人数的3.0%;灵活就业人员432.4万人,占总人数的18.7%;老年人338.6万人,占总人数的14.7%;登记失业人员492.8万人,占总人数的21.3%;未登记失业人员419.9万人,占总人数的18.2%;在校生357.3万人,占总人数的15.5%;其他201.2万人,占总人数的8.7%。
图6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

表6 城市低保
指标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保障人数(万人)
|
2064.7
|
2246.8
|
2205
|
2234.2
|
2240.1
|
2272.1
|
2334.8
|
2345.6
|
2310.5
|
年增长率(%)
|
76.4
|
8.8
|
-1.9
|
1.3
|
0.3
|
1.4
|
2.8
|
0.5
|
-1.5
|
2010年全国城市低保平均标准251.2元,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189.0元,比上年提高9.9%。
图7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支出水平

表7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与支出水平
指标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城市低保平均标准
(元/月、人)
|
152.0
|
156.0
|
169.6
|
182.4
|
205.3
|
227.8
|
251.2
|
城市低保平均支出水平(元/月、人)
|
65.0
|
72.3
|
83.6
|
102.7
|
143.7
|
172.0
|
189.0
|
农村低保方面。2010年底,全国有2528.7万户、5214.0万人得到了农村低保,比上年同期增加454.0万人,增长了9.5%。全年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4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69.0亿元,占总支出的60.4%。
2010年全国农村低保平均标准117.0元/人、月,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6.2元,增长了16.1%。全国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水平74元,比上年提高8.8%。
图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表8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
指标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保障人数(万人)
|
407.8
|
367.1
|
488.0
|
825.0
|
1593.1
|
3566.3
|
4305.5
|
4760.0
|
5214.0
|
年增长率(%)
|
33.9
|
-10.0
|
32.9
|
69.1
|
93.1
|
123.9
|
20.7
|
10.6
|
9.5
|
农村五保方面。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村得到五保供养的人数为534.1万户,556.3万人,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0.9%和0.5%。全年各级财政共发放农村五保供养资金9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中央财政首次安排五保对象临时物价补贴3.5亿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77.4万人,集中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951.5元/人,比上年增长14.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8.9万人,分散供养年平均标准为2102.1元/人,比上年增长14.1%。
还有59.5万居民享受了传统救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