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交通和邮电
交通运输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1661亿元,比上年增长7.5%。但铁路运输“瓶颈”制约矛盾依然突出,车皮保证率进一步下降。
1993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30405 亿吨公里 4.1
铁 路 11936 亿吨公里 3.1
公 路 4175 亿吨公里 11.2
水 运 13672 亿吨公里 3.1
其中:远洋 9324 亿吨公里 3.2
民 航 16 亿吨公里 22.4
管 道 606 亿吨公里 -1.8
旅客周转量 7807 亿人公里 12.4
铁 路 3505 亿人公里 11.2
公 路 3582 亿人公里 12.2
水 运 205 亿人公里 3.5
民 航 515 亿人公里 26.9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 6.7 亿吨 10.1
邮电通信业迅速发展。全年完成增加值240亿元,比上年增长55%。邮电业务总量461亿元,比上年增长58.9%。无线寻呼、移动电话增幅均在1倍以上。电话已成为一些居民家庭新的消费对象。到1993年末,住宅电话用户达782.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67.2万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国内消费品市场繁荣。199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237亿元,比上年增长26.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6%)。其中城市7176亿元,增长31.2%;农村5061亿元,增长19.5%。
各类消费品销量中,吃的商品有增有减,其中食用植物油增长7.1%,水产品增长5%,酒增长4%,粮食、猪肉、鲜蛋、食糖等销量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穿的商品中,棉布销量与上年持平,各种服装销量增长16.1%,呢绒、绸缎分别下降3.6%和4.4%;耐用消费品中,除电风扇、黑白电视机、自行车销量比上年减少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彩色电视机增长17.4%,录音机增长8.9%,录像机增长6%,照相机增长6.5%,洗衣机增长22.1%,电冰箱增长23.9%。
生产资料市场活跃。1993年全国县及县以上物资供销企业购进生产资料7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4.6%;销售7796亿元,增长32.3%。但全年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356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7.8%。
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1993年国家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放开了大部分钢材及部分统配煤炭的出厂价格;提高了铁路货运价格和电力价格;放开了统配水泥的出厂价格;提高了原油价格;继续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这些价格调整措施,对改变基础产品价格和基础设施收费标准长期偏低状况,促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市场价格总水平涨幅高,特别是大中城市涨幅更高,服务项目价格涨势较猛。
1993年各类价格比上年上涨幅度(%)
1、居民生活费用价格 14.7
其中:城镇 16.1
35个大中城市 19.6
农村 13.7
2、零售物价 13.0
其中:食品类 14.3
粮食 27.7
食用植物油 16.2
衣着类 6.2
日用品类 7.9
文化娱乐用品类 1.6
书报杂志类 7.1
药及医疗用品类 9.2
建筑装璜材料类 28.8
燃料类 35.0
3、服务项目价格 27.9
其中:城镇 30.8
35个大中城市 38.6
农村 25.7
4、工业品出厂价格 24.0
5、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 14.1
6、农副产品收购价格 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