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图书 >> 综合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文献资料选编
发布时间: 2012-08-14    作者:    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8-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康沛竹,冯雅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与课程每章核心内容联系紧密的原始资料,以章为单元,每章首先确定10~15个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主题。这些文献兼具权威性、学术性和一定的趣味性,补充教材的不足。

  【编辑推荐】

  康沛竹、冯雅新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重点文献资料选编》主要收集了与课程每章核心内容联系紧密的原始资料。所选文献资料,总体原则兼具权威性、学术性和一定的趣味性,以引发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或能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和解读教材有关内容,或能进一步补充解释、论证教材有关内容。这些原始资料不仅可以为广大学生提供更为广阔且具深度的历史背景知识,而且可以为高校的教学同仁提供教学参考。书后附有北京大学这几年期末考试的部分材料题。

  【目录】

  前言

  上编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二、鸦片走私及禁烟运动

  三、《中英南京条约》

  四、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及阶级关系

  五、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三、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四、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二、太平天国的纲领政策措施

  三、太平天国的失败

  四、洋务运动的兴办

  五、维新派倡导的救亡和变法活动

  六、百日维新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一、清朝末年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二、革命派的政治思想与活动

  三、立宪派的政治思想与活动

  四、晚清新政改革

  五、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六、武昌起义

  七、中华民国的创建

  八、民国初年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

  九、二次革命

  十、袁世凯的败亡与军阀混战的开启

  中编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一、十月革命前后国人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国人对中国和世界的认识

  三、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国经济状况

  四、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

  三、五四运动

  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

  五、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与早期活动

  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酝酿与建立

  七、国民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八、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一、大革命失败后的白色恐怖

  二、中国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三、中国共产党在各地发动起义

  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五、新型军队与新型政权

  六、国民党内派系争斗与新军阀混战

  七、红军和苏区的蓬勃发展

  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九、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与长征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二、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旗帜及局部抗战与抗日救亡运动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式

  五、国民党与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六、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 战争的发展

  七、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八、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九、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十、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十一、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一、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国内形势

  二、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

  三、国民党对内对外政策及国统区危机

  四、从自卫战争到战略进攻

  五、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

  六、第二条战线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七、中间人士的政治主张和道路选择

  八、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灭

  九、人民政协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十、中国革命的胜利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严重困难和严峻考验

  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四、建国初期的民主运动和各项政策

  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成就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实践若干问题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

  三、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四、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五、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

  六、历史地看待三大改造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中共“八大”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整风与反右派运动

  三、“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四、庐山会议与纠“左”的努力

  五、“七千人大会” 与调整国民经济

  六、“四清”与“社教运动”

  七、“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农村经济改革的突破和深化

  三、城市经济改革的启动和深化

  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五、政治体制改革的提出与推进

  六、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七、全方位外交局面的形成

  八、顺利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九、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附录:各学期期末考试材料题

  后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