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东欧剧变引起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痛苦的、艰难的、必然的,也是必需的思考和探索,本书作者从自己的视角进行了这样一种探索,是一种具有理论勇气的探索,也是一种锐意创新的探索。本书共分“苏联共产党的建立和成长是苏联兴起的源头”、“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建立是苏联振兴的起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苏联兴亡的进程、原因和教训”四大部分,以苏联从建立到最终解体的历史发展进程为顺序编排,在每篇文稿前面或后面附上几百字的“记事评文”,说明当时的写作背景,以及当今在原文如何评价,使书稿具有了很强的时代感和可读性。本书意在全面研究总结苏联共产党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与教训,借鉴他山之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简介】
作者高放,原名离元浤,1927年2月生于福建省福州市。著名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被中国人民大学授予荣誉一级教授称号,具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在学术界被誉为“思想高度解放”的学者。现兼任中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学会顾问、中共中央文献研究会名誉理事、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目录】
自序刻意选编苏联兴亡通鉴切实明鉴苏联兴亡之道
第一编 苏联共产党的建立和成长是苏联兴起的源头
俄国“劳动解放社”的历史功绩
俄国民粹派的由来与演变
俄国的民粹派与民粹主义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党内两派
马哈伊斯基与马哈伊斯基主义
什么是列宁主义、布尔什维主义、过激主义?
列宁主义再认识
重读列宁著《怎么办?》一书
简析列宁著《社会主义和宗教》
列宁在俄国党内反对修正主义斗争的四个回合
列宁在沙皇专制统治条件下开辟党内民主之路
论普列汉诺夫功大于过
——兼论历史人物评价问题
普列汉诺夫的追悼会
第二编 十月革命的胜利和苏维埃国家
政权的建立是苏联振兴的起点
十月革命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否定
十月革命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三种态度
十月革命前后关于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十月革命是通过暴力革命取得胜利的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响自何方?
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新理论为什么还必须由十月革命的实践检验
没有列宁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首先胜利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怎样镇压反革命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
——在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的演讲
《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文本后续与社会反响
第三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兴衰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和历史进程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三种态度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民主制的理论与实践
苏俄昙花一现的另外两个共产党
列宁预计新经济政策要实行多久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利弊不同的两项重要决策
苏联三个重要党政机构的由来和演变
略谈斯大林时期苏联政治经济体制问题
斯大林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和错误
为什么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从30年代起在苏联泛滥成灾
重评斯大林之新见
斯大林如何破坏党内民主
为什么要封存50年之后发表
……
第四编 苏联灭亡的进程、原因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