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参考消息》 >> 宋庆龄逝世与统一大业
台湾对叶剑英谈话和胡耀邦讲话的反应
发布时间: 2009-06-10    作者:    来源:《参考消息》 1981-10-23
  字体:(     ) 关闭窗口

  说这些天来台湾国民党人表现出来的似乎比他们严厉谴责人的态度还要实事求是和灵活得多。台一官员说,台湾不会同大陆直接贸易,但台湾海关对大陆商品入台的检查有明显放松;台人员不去找大陆人,但也不故意避免接触;对访问过大陆的人去台湾也已放宽 

  【《亚洲周刊》十月二十三日报道】(该刊记者琳达·贾温发自台北)(原文提要:正如许多评论家所认为的那样,北京的建议正好把统一的球踢到台湾去了。难道台湾的领导人真象他们的公开声明会使全世界相信的那样坚决反对同共产党进行任何形式的接触?有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国民党人可能准备移动他们的脚步?台湾的政府和人民对北京最近提出的建议到底如何看?) 

  在叶剑英和胡耀邦的戏剧性声明和讲话发表之后,台湾的情绪是冷静而自信。十月十日国庆节那一天,本刊记者没有听到什么反应。 

  实际上,统一问题远远不是为到台北采访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国民革命七十周年庆祝活动的一千二百名外国记者而举行的正式招待会的交谈主题。在北京发出邀请的当天和事后几天举行的其他几个纯属地方性集会上,这个问题完全没有被提及。 

  当然,官方人士对这个问题更感兴趣。 

  自从蒋介石委员长三十二年前在台湾建立临时大本营以来,论调并没有多大变化。然而,这些天来,国民党人表现出来的似乎要比他们严厉谴责人的态度还要实事求是和灵活得多。本报记者对一位三十九岁的国民党新思想的一个代表人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重要的文化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和经济事务部的首席顾问进行了一次采访。他的谈话摘要如下:关于同大陆直接通商的前景:我们不会同中国大陆直接通商。但是,如果我们把产品卖给香港某一个人。那个人又把上述产品转卖给中国的买主,我们是无权干涉他们的交易的。关于海关对运进台湾的大陆商品的检查明显放松:禁止这样的商品进口的政策并没有改变,但是官员们的确变得更加放松了。这是小动作的变化而不是总政策的变化。

  台湾和大陆的中国人在国外的非正式接触:我们告诉我们的人:他们不应当去找大陆的中国人。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应当故意避免同他们接触。

  关于允许访问过大陆的人进入台湾一事:情况的确发生了变化。比方说,过去我们不邀请到过大陆的学者参加我们的国家建设座谈会。现在我们就不管他们曾经到过什么地方。同样,其他国家的公民即使到过大陆,也可以来这里。

  采取了放宽措施之后,人们对大陆情况的了解增加了复杂因素。比方说,就在五年前,台湾当局还在台湾出售的国际杂志上刊登的中国共产党官员的图片上盖上一个匪字。政府对有关大陆的情报控制得十分严,结果在实际上恰恰产生了和他们本来意愿相反的后果:没有几个有学问的台湾中国人相信,大陆的情况会象他们的政府的宣传所描述的那么坏。现在,由于台湾公民有更多的机会外出旅行,并且能够得到较多的关于中国的资料,岛上居民对彼岸的生活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有一个大学生说:政府过去可能过分夸大大陆生活的恐怖,但是事实证明他们不会离题太远。

  一位奖金获得者、小说家兼逻辑学教授、在幼年时期来到台湾的大陆人,认为统一问题太重要了,不能由象政界人士这样的普通人来处理。他建议知识分子和学者把这个任务接过来。否则,就好象是让随便一个人去建造或者使用核发电厂。不论这个人是多么小心谨慎,他可能会把整个地方炸毁,如果他对自己的工作一窍不通的话。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