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3
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劳动创造条件
发布时间: 2010-05-3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3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劳动创造条件

  日期:1963.07.21

  版次:1

  专栏:社论

  为农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劳动创造条件

  山西昔阳县沾尚人民公社党委书记李千周,很少把支部书记和别的公社基层干部找来汇报,也很少打电话向他们要材料。但是,他对基层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却了解得很及时、很清楚。他给下面出的主意、想的办法,一般也都是切实可行的。

  李千周同志有些什么秘诀吗?没有。如果要说有,只有一条:经常和群众一起参加集体的生产劳动,经常深入到生产队去了解情况。

  在李千周同志的影响下,这个公社的其他干部,也都采取了这样的工作方法。有事情要向各队传达和布置,都由公社干部分头下去找各队干部,很少把大队、生产队干部叫来开会。加以昔阳县委的领导作风好,这个公社没有会议过多、汇报过多和表报等过多的现象,很多支部书记和别的基层干部每年实际做的劳动日,都不低于一般社员,有的人甚至超过了本队最强的劳动力。

  这样做,是不是耽误了工作呢?恰恰相反,这个公社的工作做得相当出色。自从一九五九年以来,这个处于高寒地带、一向以穷出名的山区公社,集体经济日益巩固,农业生产逐年发展,一九六二年的粮食产量,比一九五七年提高了近一倍,对国家的贡献年年增加,群众的生活也有了比较显著的改善。

  从沾尚公社的事例中,可以看清楚一个问题:要使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干部,特别是农村党支部书记,都能同社员一道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县委和公社党委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好不好,关系十分重大。

  最近,很多地方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基层干部,对于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伟大革命意义,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参加集体劳动的自觉性大大提高了。但是,他们被一个问题苦恼着,这就是:不少的县和公社,会议过多、表报过多、打电话要材料过多,占去了他们相当多的时间,使他们不能更多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据一些地方的统计,有不少农村支部书记每年外出开会、汇报材料、作报告和接待参观访问等花去的时间,少则几十天,多则一百多天。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很多人到了农村里,不分大事小事,不分轻重缓急,全都要找支部书记。十分明显,过多的会议、汇报和表报等等,既妨碍了县和公社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也妨碍了基层干部更多地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其结果,只能是削弱党对农村工作和农业生产的领导。

  有些县、社干部,特别是县、社各部门的许多领导干部,总是忙于召集或参加会议、听取汇报、制发表报和批阅公文,因而长年累月地走不出办公室,不能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他们自己也不满意这种状况,但是又缺乏改变这种状况的决心和措施。他们越是离不开办公桌和会议室,就越是被会议和汇报等“缠”住。这样,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难以克服的习惯势力。早在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同志就指示我们:“许多部门中的许多领导干部,还仅仅满足于坐在机关中写决议,发指示,只注意布置工作,而不注意深入下层去了解情况和检查工作,使自己的领导常常脱离群众和脱离实际,以致在工作中发生了不少的严重问题。我们要进行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就必须克服官僚主义,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经过历次的整风运动,我们党和国家机关的领导作风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克服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在某些地方至今仍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县委和公社党委固然应当坚决克服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县以上的各级领导机关和各个部门,更应当把克服官僚主义,作为一项改进领导作风的主要内容。县和公社的会议、表报等等过多,往往是和县以上的领导机关和部门的官僚主义作风紧密相连的。

  我们共产党人和革命干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者。我们应当采取的领导方法,是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方法,也就是群众路线的方法。不论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或者科学实验,都是由人民群众来进行的;而在同自然作斗争中,又涉及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即人如何掌握自然规律的问题。县、社干部要想领导好这三项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伟大革命运动,就必须深入下去,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参加变革现实的斗争。只有这样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深入,不断提高,才能取得对事物的真知真解,才能替群众想出好主意和好办法。县、社干部深入下去占有第一手材料,主要依靠这种方法,不仅不会给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使他们能够更多地参加生产劳动,而且会给予他们切实有效的帮助和指导,更加密切同他们的联系。

  精简会议和表报,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关键在于县委和公社党委要有革命的精神。先要行动起来,然后再在实践中解决改变工作方法以后发生的新的问题。如果先把减少了会议、表报等等之后可能发生的问题想了一大堆,总怕这样做会出什么漏子,怕顾了点、顾不了面,怕顾了下、顾不了上,等等,那就很难前进一步。改变旧的习惯了的做法,采取新的做法,总会碰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的好办法,只有在采取新的做法之后,在实践的过程中才能总结出来。这是领导作风、工作方法上的革命。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这个革命,实质上是同旧社会的官僚机构遗留下来的官僚习气作斗争,革官僚主义的命。防止和克服官僚主义的腐蚀,保护我们党的和国家机关的纯洁性,是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个重要方面。邓小平同志一九五六年在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官僚主义是过去人类历史上长时期剥削阶级统治的遗留物,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贯彻群众路线,克服官僚主义,也必须是一个长时期的斗争。“防止官僚主义侵蚀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同群众一道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

  开会、汇报、表报等等,也是革命所需要的,是实行民主集中制所不可缺少的一些方法。我们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开会、汇报、表报等等,而只是反对过多、过长、过繁,反对不顾农事季节,反对不切实际。什么事情必须开会,什么事情不必开会;什么时候可以开会,什么时候不可开会;什么人应当参加,什么人不必参加;对于这些,县委和公社党委,以至县以上各级各部门,都要严加控制。农忙时期,要尽量少开会。任何时候,凡是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要开,凡是能合并开的就不要单独开,能下去分别传达的就不召集会议,能分片开的就不集中到县和公社开,只要部分人参加的会就不召集全县或全公社队干部都来参加。对于会议的开法,也要注意改进,力求使每次会议都开得短而精。这就需要在事前做好开会的准备工作,特别是会议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一定要先经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弄得很明确。一定不要到开会时才凑情况,也不要做冗长而又不解决问题的报告或发言。根据昔阳县和其他地方的经验,还有必要在控制会议和表报方面,在县、社干部深入基层的时间和在基层开展工作的方法方面,都分别各种不同情况,做出一些明确的、切实可行的规定。有了明确的规定,就可以上下左右互相督促,严格遵守,也便于定期检查总结,不断改进。

  绝大部分农村支部书记是热心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在集体生产劳动中推动工作的必要性。县和公社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再加改进,农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基层干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有了更好的保证。

  把我们党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的优良的作风大大发扬起来吧! 不断地用这种革命作风同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官僚习气作斗争吧!这样,各级领导机关的工作人员就能为农村支部书记和其他基层干部参加劳动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时,也更便于在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监督下,实行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上的革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