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3
再接再厉管好棉田
发布时间: 2010-05-3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31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再接再厉管好棉田

  日期:1963.07.13

  版次:2

  专栏:社论

  再接再厉管好棉田

  六月十日,本报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增产棉花的紧要关头》的社论,指出在棉花播种工作结束以后,要抓住关键性季节,做好棉田管理。现在已是七月,今后一个多月的棉田管理工作做得如何,关系到今年棉花生产的大局。鉴于棉花播种结束以来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我们想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再就如何争取棉花增产问题说几点意见。

  我们可以看到,广大棉区农民对于今年的棉花生产,一开始就作了巨大的努力。今年的棉田播种面积安排得比去年多,已经完成的播种面积超过了国家计划。很多生产队都注意调换好田种棉花。棉花种籽质量比去年好。为棉田准备的肥料农药也比去年多,而且质量好。各地对于有关棉花生产的各项政策,也贯彻执行得比较细致。因此,今年的棉花生产,一开始就是一个好形势。当然,今年棉花生产也遇到了一些来自气候方面的困难。在棉花播种、保苗阶段,许多棉区阴雨连绵,气温低,病害多,部分地区还遭到大风、暴雨和冰雹的袭击。棉区广大农民在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下,同各种不利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进行了连续的斗争。缺苗就补,成片被毁坏的就重种。有的地区重种、补种了好几次。广大棉农用顽强的战斗精神,取得了棉花播种、保苗的胜利。经过这一场斗争,绝大部分棉区都保住了棉田的面积,大部分棉田的棉苗生长情况良好。然而,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目前还存在着两个不利的情况:一个是有相当一部分棉田,棉苗生育比往年延迟;一个是有些棉田因为一再补种,生长不整齐,弱苗和晚苗较多。这就给当前的棉田管理提出了一个艰巨的课题:必须再接再厉,作最大的努力,积极消除或减轻前期的自然灾害给棉花生长带来的不利影响,让棉花正常地生长,正常地开花结桃。

  目前,大部分地区对棉田管理是抓得紧的。不过,也有部分地区,由于前一阶段雨多地湿,田间管理不便,或者由于夏收夏种时劳动力紧张,加上农活安排不够周到,因此,棉田管理有些放松,中耕锄草、治虫、追肥作得不够及时,或进度不够快,这些情况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了争取棉花增产,必须继续发扬前一阶段的战斗精神,不让一块棉田、一株棉花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应该认识到,尽管前一时期的自然灾害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从全局来看,争取棉花更多增产,还大有可为。多增产的关键在于排除各种困难,尽力加强棉田的田间管理。不仅要注意管理生长良好的棉田,而且要特别注意加工管理生长较差的棉田,积极追肥、除虫,力争使后来者居上。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到这一点,是可能的。陕西蒲城县,今年一部分受灾后发生严重死苗现象的棉田,经过大力补救,现在一般都保住了七、八成苗,并且生长正常。棉区许多老农也都有这样的经验:对于因灾晚播、晚发的棉花,“看天,看地,看苗”,采取切实的措施,精心细管,结果仍然获得了好收成。

  管好棉田,主要依靠提高广大棉农的积极性。各地领导机关、农村党支部应当深入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宣传增产棉花的重要意义,干部积极带头参加生产劳动,正确地、不打折扣地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奖励植棉的政策,把棉农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棉花生长较好的地区,要防止自满情绪,力争更多地增产;受灾地区,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力争多生产棉花。

  就棉田管理的具体工作来说,现在需要从三方面努力:第一是抓中耕除草,防止棉田土壤板结和杂草为害。入夏以后雨水多,杂草生长快,组织劳力作好中耕锄草是当前促进棉花早结伏桃,多结桃的第一要务。第二是抓治虫。今年棉田虫害的发生比较普遍,而且有些地方很严重。治虫工作迟缓的地方,特别要加紧防治。第三是抓追肥。目前正是棉花最需要补充养分的阶段,国家重点供应棉田的化肥,要及时施用到棉田里去。对于苗晚、苗小、苗弱的棉田,要加工加肥,促使棉苗赶上季节。

  所有这些棉田管理工作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合理安排。每个植棉的生产队,都应当合理配备劳动力,加强棉田管理责任制。在棉田管理中,要正确地推行各种新技术,吸取老农的生产经验,提高棉田管理的质量。

  目前正是棉区治虫、增施追肥的关键季节,各地有关部门要切实检查棉田所需的农药、器械和商品肥料的调拨供应情况,保证这些生产资料及时供应到基层生产单位,赶上使用季节。

  今年棉花生产的特点是:从播种一开始,就同频繁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连续不绝的斗争。在前几个回合中,我们已经赢得了很大的胜利。从现在到秋收,在许多地区还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自然灾害,对此,我们应当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棉田管理,同时准备好抗灾的有力措施,力争今年的棉花增产计划的胜利实现。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