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热爱集体 更热爱国家
日期:1963.05.29
版次:1
专栏:社论
热爱集体 更热爱国家
如何正确地处理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今天本报发表的河南新乡县七里营公社刘庄生产大队的先进事迹的通讯,给了我们一个具体的回答。
刘庄大队是一个集体经济欣欣向荣的大队,也是一个社会主义精神闪闪发光的大队。在这个集体里,从干部到社员,都是以集体为家,全心全意地维护集体利益,各尽所能地向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集体里,干部和社员亲密团结,互爱互助,同心同德,为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而努力。这个大队的高尚的社会主义精神,不但表现在热爱集体,而且表现在更热爱国家,是一个一贯坚持正确处理集体和国家关系的榜样。他们每年都按照国家计划的要求,大量种植棉花,并且精心管理,钻研技术,使千亩左右的棉田,平均每亩皮棉产量,连续六年都高达百斤以上。同时,他们每年都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向国家踊跃交售棉花,支援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最近五年来,他们共向国家交售了七十六万五千斤皮棉,平均每年交售十五万三千斤。一九六二年在完成原定售棉任务以后,这个大队又把两万几千斤超产棉全部卖给国家。
刘庄大队每年以大量的棉花支援了国家经济建设,国家也给了它很大的支援。刘庄的人们常常回忆自己的村庄由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用活生生的历史经验来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解放前,刘庄是那样贫穷而落后,要种棉花,但是没有一部用来防治棉花害虫的喷雾器,更谈不上使用农业机械。现在呢?国家用拖拉机给他们耕棉田,年年供应他们大量的化肥和农药,向他们提供了很多胶轮车和其他生产工具。由于国家的支援,刘庄才能不断地改善生产条件,革新植棉技术,稳步地发展生产,使集体经济日益巩固和壮大起来,社员生活日益改善和富裕起来。刘庄大队的人们热爱集体,因而集体经济非常巩固。他们更热爱国家,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国家也尽力支援他们,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集体经济。这个事实表明了什么呢?表明了:社员群众的利益同国家的利益,是密切地连结在一起的。这是刘庄大队的干部和群众的一个切身体会。
我们国家的工农联盟,是建立在城乡互助、工业农业互相支援的基础上的。把发展农业放在首要地位,是我们发展国民经济的根本方针。但是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工业的强大支援。现在,为了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这个伟大的任务,国家工业部门正在大力加强对农业技术改革的支援,尽一切努力为农村提供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交通运输工具、化学肥料、农药和其他生产资料。其他部门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支援农业的工作。很明显,没有国家的强大支援,农业技术改革的推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国家的工业建设也要求农业给予巨大的支援。没有农业的有力支援,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就要受到妨碍,从而也就不可能有力地支援农业生产,有力地支援农业的技术改革,领导农民实现农业现代化。在这个意义上说,农民支援工业建设,归根到底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民自己。工业和农业这种相互支援,是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
就发展轻工业来说,农业和工业之间更要相互支援。农村是我国工业的最大市场,轻工业要尽最大努力,首先为农民服务。但是,轻工业离开农民的支援也是不可能迅速发展的。因为我国轻工业的大部分原料来自农业。因此,农村人民公社的各个生产大队、生产队都应该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千方百计增加各种经济作物、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以及其他副业产品的生产,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工业原料。农民向国家提供的工业原料越多,轻工业就可能更好地发展。轻工业发展了,国家就有条件供应农村更多的物美价廉的工业品。
上面谈的这个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相互支援的道理,对于我国广大农民来说,是他们亲身体会到的,因而也是容易理解的。但是,怎样使人民公社的每个集体经济单位,都能像刘庄大队一样,在任何时候都能正确地处理集体同国家之间的关系,却是农村工作中需要经常注意的一个课题。
就一个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单位来说,集体和国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是:是不是根据国家计划的要求种植各类农作物,是不是按照国家政策的规定向国家出售各种农副业产品。在每个生产大队和生产队里面,每年春秋两季,人们对于这两个问题都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即用什么态度对待国家计划的问题。毫无疑问,对待这个问题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考虑到本单位的集体利益,也考虑到国家的利益,而且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把集体利益同国家利益结合起来,使本单位的计划服从国家的计划。七里营的刘庄大队,就是采取这种正确态度对待国家计划的。
当然,要在农村人民公社各级组织中正确地处理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需要做很多工作,首先是要经常地、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求农村中的党支部加强自己的战斗力,要求农村中的广大基层干部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政策水平,树立坚强的全局观念和国家观念。许多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在本乡本土,但是眼光应当看着全国,从全局来考虑问题。这样,眼界就开阔了,就不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本单位的利益,而能够同时看到长远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了。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去说服、教育和影响群众,不断地提高群众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觉悟。刘庄大队的经验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
刘庄大队所以能够正确地处理集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一条是,这个大队有一个坚强的党支部,有一支忠实可靠的干部队伍。这里的干部有着坚定的立场,有着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他们经常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并且善于抓住实际生活中的思想问题,扎扎实实地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把广大社员的觉悟提高到党和国家的政策水平上。从通讯中可以看到,对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刘庄的社员当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从一开始都认识得很清楚的。比如在面临着某些暂时困难的时候,有些社员曾经主张少种棉花;在超产棉要不要全部卖给国家的问题上,某些社员也有些犹豫不定。但是,刘庄大队的党支部和领导干部始终站稳了立场,坚持了原则。他们在向社员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既能实事求是,耐心说服,又是理直气壮。他们特别强调的是,支援国家这件事情,不能去跟落后的比;要比,就要跟先进的比:比谁的集体经济更巩固,比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他们领导群众讨论的时候,既算小账,也算大账,使小账服从大账。因此,越算账,大家眼睛越亮,思想越开朗。结果,社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进一步提高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占了统治地位。
在我国农村人民公社当中,有许许多多像刘庄大队这样洋溢着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先进集体。它们为在农村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榜样。它们是我们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活的教材,我们要重视这些经验,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学习和推广这些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