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人民日报社论 >> 人民日报社论61
技术改革必须反复试验
发布时间: 2010-05-28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5-28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技术改革必须反复试验

  日期:1961.11.25

  版次:1

  专栏:社论

  技术改革必须反复试验

  “一切经过试验”,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一贯提倡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技术改革中,坚持一切改革必须经过反复的科学试验,取得完全成功才能投入生产的原则,尤为重要。

  大跃进以来,许多工厂矿山和交通运输企业,在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中,创造了很多很有价值的新技术和新经验。这些新技术、新经验的推广和使用,不只促进了我国工矿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生产力的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许多企业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过去技术改革运动中所创造的一部分新技术、新经验,有的还不够完善,不够精密;有的虽已试验成功,但还没有在生产中推广使用,需要进一步充实和提高。因此,从实际出发,从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技术改革,仍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战线上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

  人们进行每一项技术改革,总希望它一帆风顺地实现。但是,每一项技术改革,都不可能那么顺当,有成功,也有失败。通常的情况下,总得经过相当多次的失败,才能在不断战胜困难的基础上逐步取得成果以至最后取得完全的成功。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往往受着许多条件的限制,特别是认识一项比较复杂的事物,往往要经历曲折的实践道路。人们最初所提的技术改革方案,还只是反映某些局部情况的主观设想。一开始就要求它百分之百地与客观实际合拍,那是不可能的。重大的技术改革方案,往往需要在实践中经过成百上千次的修正和补充,才能符合客观实际。所以,从每一项技术改革,特别是比较重大的技术改革看,失败、挫折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可以说,从失败到成功,从不完善到完善,是技术改革的规律。这个规律和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是一致的。

  在技术改革中,既然可能遇到挫折和失败,就不能不考虑怎样改革的问题。不经过试验,贸然把改革的措施拿到大规模生产中去推广,是一种方法。一切经过试验,试验成功了,确实证明技术上切实可行、经济上合理了,再逐步在现代化大企业生产中进行推广,是另一种方法。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是正确的?许多事实告诉我们,后一种方法是正确的,前一种方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将没有经过试验的、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和掌握的技术和经验拿到大规模生产中去实行,一定会产生不良的结果。应当采取一切经过试验的方法,而且试验应当先在小范围的试验场合里进行。惟其范围小,使用的设备和人员不多,即使失败,也不至于妨碍整个企业生产大局;惟其范围小,更可以放手发动群众,大胆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发现问题,修正和补充改革方案。所以,一切经过试验的方法,是将解放思想的革命精神和冷静的科学分析态度结合起来的方法。

  试验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掌握新技术、新经验的过程。认识一项比较复杂的技术,往往不是一次二次的试验所能解决的,而必须进行反复的试验。所谓反复的试验,就是不只在一种、两种条件下进行试验,而是要在多种多样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将各种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借以发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上海第一钢铁厂第一转炉车间所创造的分期控制风量的炼钢方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车间在没有总结出分期控制风量的炼钢方法以前,曾经有人认为风量越大越好,他们主张炼一炉钢,自始至终都使用三台鼓风机。跟这些人相反,有人认为风量太大会吹跑钢水,主张自始至终都使用二台鼓风机。科学的试验证明,这两种意见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一点片面性。鼓大风或者鼓小风,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是正确的、必要的,而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正确的、必要的。风量的大小,要随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而改变,才能达到产量高、速度快、质量好、原料损耗低的全面要求。上海第一钢铁厂第一转炉车间的领导干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如果不作反复的试验,而只作大风量和小风量两种试验,能够总结出分期控制风量的炼钢方法来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反复试验,分析比较,人们对新技术、新经验的认识,才能从片面到比较全面,从肤浅到比较深刻,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不但在创造和发明新技术、新经验的时候要进行反复试验,在运用和推广新技术、新经验的时候,也必须继续进行反复试验。科学试验和实际生产,有许多条件是相同的,也有许多条件是不同的。一般地讲,生产的条件比科学试验的条件要复杂得多。我们不能忽视科学试验和生产不相一致的地方,不要把新技术、新经验看成是在一切条件下都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新技术、新经验的原理的应用,并不比发现这些原理简单些。即使新技术、新经验是完全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而广大职工要熟悉它、驾驭它,也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无论是自己创造的还是别人创造的新技术、新经验,在运用到生产中去的时候,一定要继续进行反复的试验,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出发,因地、因时制宜,从点到面,从小批生产到大批生产,积累经验,创造条件,逐步推广。

  强调反复试验,会不会影响发挥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呢?不会的。技术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把群众的实践在科学的基础上加以试验、鉴定和定型,从而提高技术水平,使生产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虚心倾听广大职工群众提出的建议,是技术革新的重要方面。职工群众提出的技术改革建议,绝大多数都是有一定实践根据的。但并不是所有建议都是正确的和完善的。通过试验,肯定建议中正确的东西,修正不正确的东西,补充和丰富职工群众的建议,使之更加完整,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这是对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最好的支持和鼓励。进行科学试验,不管是由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共同进行,还是委托少数技术人员或工人(如试验小组、试验车床、业余试验小组等等)进行,都要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试验的客观结果。凡是试验证明是正确的、符合于科学的建议,都要加以肯定和采纳。凡是试验证明是不符合科学的、行不通的建议,都不能采纳。当然,否定一个技术革新建议,也要采取极其严肃的态度,要把典型试验的技术结论和有关经济效果的材料告诉工人或技术人员,征求他们的意见,和他们一起研究,是建议本身不合理,还是试验过程中有差错。如果确实是建议本身不合理,也要保护群众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继续鼓足干劲,钻研技术。试验是在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试验有了结果,还要拿到群众中去再试验,发动大家出主意,想办法,争取更大的成功。因此,反复试验同依靠群众,同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是完全一致的。

  强调反复试验,也不是说技术改革要慢吞吞地做。在可能条件下,有计划地对同一技术改革的措施,同时进行多方面的、不同条件下的、反复的试验,以便尽可能快地作出科学的可靠的结论来,是完全必要的。应当尽量缩短试验的时间,不要使经过努力可以在半年内完成的试验工作拖到一年二年去完成。只有坚持反复的、认真的试验,不断地总结经验,逐步提高,才能实事求是地加快试验进度,保证我国工业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

  调查研究,反复试验,不断总结,是正确认识客观事物,实现正确指挥的工作方法,也是提高群众对事物的认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工作方法。我们有了顽强的革命精神,又学会和运用反复的试验和科学鉴定的方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就可以开展得更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