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报刊剪辑 >> 抗美援朝专题 >> 抗美援朝运动 >>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
深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发布时间: 2010-07-23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1950-12-04
  字体:(     ) 关闭窗口

  标题:深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日期:1950.12.04

  版次:5

  专栏:时评

  正文:

  全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就。我国人民以志愿方式组成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志愿部队,已在朝鲜人民军总司令部的统一指挥下,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接连地给予美国血腥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类,都为我国人民的义举和我国人民所赢得的胜利和光荣而兴奋鼓舞。但是美国侵略者及其帮凶却还继续疯狂挣扎,对于我国人民抗美援朝的伟大行动,横肆诬蔑和恫吓。敌人没有受到足够的教训,不肯低下头来,还在百般设法扩大侵略。这种情况说明,我们必须再接再厉地推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使之继续扩大和深入,以便彻底地打败美国侵略者。

  我们要继续扩大抗美援朝运动,这就是说:第一、我们应该使这个运动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乡村继续发展,使这个运动普及于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从而克服目前这个运动的发展在地域上的不平衡状态。第二、我们应该使这个运动由人民群众中先进的阶层、先进的分子和有组织的群众,向落后的阶层和无组织的群众继续发展,从而克服目前这个运动的发展在参加的成分上的不平衡状态。正如本会于十一月二十二日发出的通告中所指出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的运动。这一运动应当在全国各地各阶层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广泛展开。”

  为着扩大运动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使之普及于全体人民,必须在各大行政区、省(区)和市,普遍地成立或改组成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委员会的地方分会,以便作为运动的领导机关,把各地人民自发的、散漫的爱国的反侵略的运动组织起来。这样的领导机关,应该是真正广大的全民的代表性组织。它的成分应当包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无党无派的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人物在内;它必须联络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工厂、学校、机关、部队及人民群众的爱国的先进分子,以便在真正广大的规模上展开活动。

  为着使运动普及于全国各地各阶层的人民,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向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工作,把他们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认识和热情提高起来。

  关于如何有效地展开抗美援朝的宣传,各地已有不少好的经验。例如发动群众根据他们自己的切身经验举行控诉会,以控诉美国侵略者的罪恶,就是一个已经被证明为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许多城市的工人、学生和市民曾愤怒地控诉美军暴行,工商业界则控诉日本投降以后美国帝国主义对于我国的经济侵略。这种控诉,已经被证明是提高群众的民族觉悟的极好的方法。又如,许多地方曾经留学美国的大学教授、民主人士及基督教中的爱国分子,在知识分子中作报告,或在报刊上写文章,以揭发美国帝国主义的反动、腐败和敌视中国人民的真面目。这种宣传工作,在知识分子中是很有效的。而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群众领袖的说话,在劳动群众中,则有极大力量。再如,许多地方的文学家、艺术家参加了宣传工作,他们制作了许多描写美国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的歌剧、话剧、连环图画、漫画、地图及表格等,也使宣传工作更为多样而活泼,因而使工作的效果更为显著。 

    1. 继续扩大与深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2. 李永发起的超轴运动——“毛泽东号”带头掀起爱国生产运动
    3. 北京市各界妇女 成立抗美援朝机构
    4. 孩子的心 ——抗美援朝运动中南京少年儿童献铁记
    5. 社会科学五研究会等 拥护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6. 大有可为更要大有作为
    7. 总书记对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重要论述
    8. 基层宣传工作必须强化主阵地
    9. 法院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定位新突破
    10. 基层宣传工作如何吸引受众注意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