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和国际环境,决定了民族联合是民族解放的前提,维护国家统一是确保民族自由的前提。近代的中国是受着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在近代中国社会中起首要作用的矛盾。中国各民族如果各行其是,互不相顾,就会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乃至吞灭。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共同战胜敌人,取得民族解放斗争的胜利。在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斗争胜利以后,特别是在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以后,为了对付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分化、渗透、颠覆、侵略,确保民族自由,中国各民族更要维护国家的统一。总之,合则存,分则亡,二者必居其一。为了救亡图存,为了各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了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各民族人民都是坚持统一而反对分裂的。
(四)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形成了在统一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力量。在近代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出现过多种政治倾向的民族运动,屡起屡仆。一切可能的途径都探索过了,一切可能的方法都试验过了。事实证明,领导中国各民族求得解放、帮助少数民族获得在平等基础上自己管理自己事务的权利、以及引导他们走上社会主义幸福道路的重任,只有无产阶级的政党能担负起来。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上,首先提出并一贯坚持包括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内的彻底的民族解放纲领,从而赢得了各民族人民衷心的信赖和爱戴的,不是其他任何阶级的政党,而正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各民族的革命志士汇集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如百川归海。党的正确纲领、坚强组织、崇高声望和党的许多民族干部,形成了在统一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力量。
(五)各民族人民长期的共同革命斗争,创立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基础。我党所领导的革命,从来就是我国各民族的共同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组成了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党在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播下了革命火种,培养了民族干部,发动了武装斗争,以至建立了红色政权。到解放战争时期,几乎全国各民族都汇入了革命的洪流,形成了一个同心同德的整体,从而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创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六)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统一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保证。我国的少数民族,现已确认的有55个。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人口不多,只占全国总人口近百分之六;可是地区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百分之五十至六十。少数民族居住的地区,上有茂林丰草,下有富矿宝藏。至于经济发达的程度,则显然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低于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是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的组成部分。汉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丰富资源的接济;少数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国家的财政援助和汉族地区的技术援助。所以,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来看,汉族和少数民族,也是合则俱获其利,分则同受其害。综上所述,我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历史基础也有现实基础,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政治条件也有经济条件,既是革命的需要也是建设的需要,总之,合乎国情,顺乎民心,是历史的抉择。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逐步成熟起来的。
从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起,党在革命的各个发展阶段上都申述过关于自治的主张。1929年,在由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署名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中,曾提出“满、蒙、回、藏,章程自定”。到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地阐述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毛泽东同志指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有平等权利,在共同对日原则之下有自己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同时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抗日战争胜利以前,党曾经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过几个民族自治地方。限于当时的客观条件,这些民族自治地方规模都不大,存在的时间都不大。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周恩来等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和平建国纲领草案》,其中明确指出:“在少数民族区域,应承认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及其自治权。”在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明确宣布:“承认中国境内各少数民族有平等自治的权利。”党领导了内蒙古的自治运动,并于1947年成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我是身历其事的,我深切地体会到只有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才是正确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蒙古民族为了争取民族解放,曾经长期在黑暗中摸索。族内族外、国内国外形形色色的敌人,曾经用“独立”和“自治”这类动听的言词来诱骗蒙古民族落进他们的牢笼。辛亥革命爆发之后,内蒙古有几个敌视革命的王公在沙皇俄国的唆使下闹过“独立”,受到蒙古民族的广大人民和爱国上层人士的反对,不久就偃旗息鼓了。后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迫于时势,曾经许诺内蒙古实行“自治”,然而事实证明这个许诺只是一纸空文。蒙奸德穆楚克栋鲁普之流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卵翼下伪行“自治”,这是假“自治”之名行叛卖之实,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满蒙政策”,奴役和统治蒙古民族效劳。灾难深重的蒙古民族的广大人民,为了反抗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进行了自发的斗争,前仆后继。这些自发的斗争,包括壮烈的嘎达梅林起义在内,不幸都失败了。
只有中国共产党给蒙古民族指出了解放的道路,使处在黑暗中的蒙古民族看到了光明。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就在内蒙古建立了党的组织,开展了党的工作,培育了蒙古民族的第一代共产主义战士。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坚持了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党造就了蒙古民族的大批干部,并且建立了大青山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刚结束,在苏尼特右旗出现了所谓“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经过党的宣传教育,当地蒙古民族的广大人民一致赞成走党所指引的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道路,从而孤立和挫败了这个政府中的个别分裂主义分子。1945年11月,在张家口成立了党所领导的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取代了那个“内蒙古共和国临时政府”。1946年1月,在葛根庙又出现了“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党通过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对这个政权进行了艰苦、细致的工作,使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深入人心,使这个政府中个别成员的分裂主张遭到抵制和反对。当年4月,经过“四三”会议的协商,决定撤销这个政府,建立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于是,内蒙古自治运动在党的领导下统一起来,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随着全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发展,内蒙古自治政府在1947年5月1日正式成立了,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联名给自治政府发出了亲切的贺电。内蒙古自治政府的成立,使蒙古民族的人民群众得到了有史以来不曾得到过的当家作主的权利,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祖国统一。内蒙古人民的骑兵部队,扫清了内蒙古地区的国民党残余部队和土匪,并且支援了其他地方的解放战争,为内蒙古的解放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内蒙古自治区的建成,标志着党关于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胜利地经受了实践的检验而进入了成熟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