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中国改革:告别“摸石头过河”
发布时间: 2010-08-27    作者:陈叶军    来源:人民网 2010-08-27
  字体:(     ) 关闭窗口
  

我们的改革开始进入规范秩序健康常态的科学发展轨道,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基本结束

中国改革走过30多年的艰辛历程,有顺利,有曲折,但成绩巨大,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国家实力空前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以GDP为参考值有望达到世界第二位。随着历史的发展,新形势新情况新矛盾也不断突显,党和人民面临诸多挑战与考验,国内外形势变化异常复杂。迫切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头脑清醒,冷静面对。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挫折面前不气馁,在问题面前不退缩。两极分化问题、分配公平问题、下岗职工问题、社会腐败问题、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问题,等等,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迫切而重大的问题。

作为执政者,也是改革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回避问题和困难,始终敢于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与挑战。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支持,进而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抵御了一个又一个风险,并不断取得胜利。这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获得成功的一条最重要最基本的经验和规律。

如何应对当前和今后出现的困难和风险,如何处理好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怎样看待改革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总体改革思想的基本构成

——告别“摸石头过河” 迎接科学发展

记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总体上包括哪些方面?各个方面都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郑晓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中国改革总体上包括四个基本方面的改革: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经过30多年的改革,从总体上讲,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基本完成,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文化体制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和走向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正在走向深化。在这些改革中,经济改革是总体改革的先导和基础,政治改革是总体改革的方向和保障,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都是总体改革中的重要配套改革,但其改革顺利与否,直接影响着总体改革的质量和进度,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影响到整个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四个方面的变革共同构成中国的总体改革。

中国总体改革的基本定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振兴中华。改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只要社会在发展,改革就不会停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要不断进行改革,社会就必然发展。中国的改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改革,包括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和继承中国优良传统,变革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政策与做法。

由于党的性质决定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虽然,作为全方位大规模密集性的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巨大成果,改革还在继续,但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全党和全国人民,我们的改革开始进入规范秩序健康常态的科学发展轨道,摸着石头过河的时代基本结束,科学改革的时代开始到来。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的伟大历程、主要成就与经验
    3.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历史底蕴和实践基础
    4. 于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
    5. 储著武: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生动实践
    6. 罗燕明:中国共产党与香港澳门(1921-1950)
    7. 中国共产党消费政策百年变迁:轨迹、动因与逻辑
    8.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交工作的历史经验
    9. 吴超: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百年探索
    10. 新时代坚持党领导全面深化改革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