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人民政协理论的提出、创新与发展
发布时间: 2010-03-10    作者:张云新    来源:国史网 2010-03-10
  字体:(     ) 关闭窗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人民政协也有了新的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框架下,中国共产党积极推进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一系列重要的思想观点,逐步形成了人民政协理论的科学系统。

   人民政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载体;人民政协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工作两大重要主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方针;人民政协理论是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是毛泽东人民政协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世纪新阶段推进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

   一、人民政协理论概念的提出和确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1949年9月于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她是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革命家亲手创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和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伟大成果。

  在创建人民政协和领导人民政协工作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创立人民政协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重要思想观点,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和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政协的思想,创立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理论”。

  2004年8月全国政协召开的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暨邓小平关于人民政协理论研讨会上,人民政协理论正式被作为一个固定政治概念提出。胡锦涛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讲话中,人民政协理论思想体系得到首次完整概括,从此,“人民政协理论”成为了指导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体系。

   二、人民政协理论的基本框架和思想体系

  人民政协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由人民政协思想体系和人民政协性质作用等六部分组成:

  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人民政协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实践证明,我们的政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正确有效的政党制度,具有自己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

  坚持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坚持党在政协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我们一贯的根本原则。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有利于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

  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人民政协的指导思想。人民政协要在树立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建设的旗帜下,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海内外人士,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3、 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团结”和“民主”,这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人民政协的产生和发展始终贯穿于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之中。实现紧密团结,发展民主才更有基础;发扬广泛民主,加强团结才更有力量。人民政协要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中不辱使命,必须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优势。

  4、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

  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种政治体制,集中体现了我国广泛的人民民主。它对于我们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与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选举、投票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

  5、 人民政协的原则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必须遵循的原则。人民政协开展的所有活动都要有利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6、 人民政协的职能

  人民政协的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努力作好政治协商、切实有效地开展民主监督、进一步拓展参政议政的领域,“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最好途径。

  人民政协理论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实践过程,需要有一个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出理论的反复实践过程,总结出基本框架和思想体系的六个方面,说明了人民政协理论的主体正在逐步清晰,政协理论也正在不断前进,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

  目前人民政协理论还有仅仅被局限在统一战线理论范畴之内研究的趋势,这对于人民政协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果能够把人民政协理论放在国体、政体范畴内研究,一定能更有作为。 

    1. “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在北京联合大学成立
    2. 人民政协理论研究的问题与对策
    3. 协商民主的中国合奏
    4. 张庆黎当选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会长
    5. 建国60年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6. 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理论研讨会将举办
    7. 协商民主为人民政协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8. 深入开展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9. 切实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
    10. 宏观经济管理中国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论中国宏观调控实践的理论价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