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制度史
万方乐奏有于阗——中共领导多党合作筹建共和国的历史回顾
发布时间: 2009-09-11    作者:刘国新    来源:《团结报》 1997-10-04
  字体:(     ) 关闭窗口
   当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48周之际, 回首往事,人们不会忘记五星红旗升起时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自然地会想起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肝胆相照,真诚合作.共商建国大计的那段岁月。
  1947年下半年,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国民党在军事上节节溃败,政治上四分 五裂.经济上陷于崩溃;而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不断胜利.解放区土地改革深入进行.国民党统 治区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这一切都标志着打败蒋介石只是个时间问题.筹建新中国的任务已经提上日程。根据新形势的需要1948年4月30 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其中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当时,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因受国民党的迫害,很多人前往香港从事民主活动。当他们获悉"五一"口号后,异常振奋。5月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李济深、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沈钧儒、章伯钧.中国民主促进会马叙伦、王绍螯, 中国致公党陈其尤,中国农工民主党彭泽民等, 从香港联名致电毛泽东并通电国内外各界暨海内外侨胞,盛赞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适合人民形势之需要,尤符合同人等之本旨".表示热 烈响应,并"愿与全国同胞共同策进完成大业"。6月4日.在香港的各界民主人士柳亚子、茅盾、朱蕴山、胡愈之等125人联名发表声明, 由衷地表示赞同。妇女界、学术界爱国民主人士以及许多海外华侨团体也纷纷致电毛泽东或发表宣言,表示响应和拥护。
  民主党派在通电、宣言中.不仅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愿望,而且还提出许多建设性主张。比如,"新政协"这一称呼.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最先提出的。1948年5月23日,新华社发表《旧中国在灭亡新中国在前进》的社论就采纳了这个提法。此后直至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中国共产党提议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一直称为"新政协"。
  8月1日.毛泽东复电响应"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希望同诸先生及全国各界民主人士共同研讨召集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的时机、地点、何人召集、参加会议者的范围以及会议应讨论的问题等事项。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派钱之光前往香港同中共在香港的负责人方方、章汉夫、潘汉年等接送在香港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9月7日,周恩来得知冯玉祥由美返国途中在黑海遇难.急电潘汉年.嘱其关于民主人士乘船北上.应慎重安排,不宜同乘一船.改为分批乘船,每船人数,愈少愈好。经过周恩来的精心部署,钱之光等以“华润公司"名义,自1948年8月至1949年3月.先后巧妙地从香港送4批民主人士进人解放区(其中一部分到达河北平山县李家庄,一部分到达哈尔滨)。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著名民主人士齐集解放区,使蒋介石政权在政治上陷人空前的孤立,也使得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形成的反蒋爱国统一战线适时的发展为广泛的人民建国统一战线。从此,中共与各党派协商筹备新政协就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10月初.中共中央提出《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草案,10月8日,中共中央将此草案电发中共东北局负责人.请他们约集在哈尔滨的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等7 人商榷.正式征求他们的意见请他们过细地加以斟酌.如有不明了之处,应善为解释。这个草案.是中共中央首次向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正式提出商谈的文件.其中对原先的设想作了重要的修改,如关于新政协的召集问题.原?拟由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共同发起召集,现改为中国共产党和赞成"五一"口号的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组成的"新政协筹备会" 共同发起召集:关于新政协准备讨论的事项. 明确提出:一是共自纲领;二是如何建立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这里,首次提出了《共同纲领》这一法律文献名称。一周后.中共中央就该草案再次电示东北局,告之 其中第二项提出7个党派及团体参加新政协的名单,只是中共的希望,在哈尔滨的各民主洗派代表完全可以增减和改动。11月21日和 23日.东北局负责人高岗、李富春两次约请枕钧儒、谭平山等座谈上述草案。民主人士代表同意中共所提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各单 .并提议增加"上海人民团体联合会".将“平津教授"、"南洋华侨人士"改为"全国教授"、"海外华侨民主人士".将无党派民人士单列一单位。11月3日.中共中央就沈均儒、谭平山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答复是,都予以接受。11月15日.沈钧儒、谭平山 又提出两点新的建议:1.规定参加新政协单位由中共中央及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代表共38个单位组成,每单位人 6名:2.如再有增加单位的提议.可随时协商.在筹备会中作正式决定。11月20日,中 中央复电,同意沈钧儒、谭平山等人的两点建议。
  在此期间.周恩来同在李家庄的符定一、吴晗、周建人等民主人士商谈经过商讨并-将修改过的文件转电中共华南分局.请他们即抄送民革李济深、何香凝,民盟周新民,民进马叙伦, 致公党陈其尤.民建章乃器、孙起孟等11 人,分别征询他们的意见。 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后.高岗、李富春代表中共中央同沈钧儒、谭平山、章伯钧等8位民主人士于11月25日达成《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的协议》。该《协议》的通过,表明中国共产党同主要民主党派就筹备新政协的有关事宜取得了一致意见从而使新政协的筹备完成了基本原则上的准备。 
  民主人士到达解放区后,中国共产党采取不同方式向他们介绍有关政策,使他们了解情况,以便就建国的大政方针交换意见。比如邓颖超做关于"解放区的妇女工作"的报告;胡乔木作“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政策"的报告:安子文作“关于干部问题的报告”。平、 津解放后,原定在哈尔滨召开新政协筹备会的设想已显不适.各解放区民主人士遂陆续 齐集北平,中国共产党又有计划地为他们组织了一系列报告.如叶剑英谈解放区的城市为什么要实行军事管制和军事管制的有关政策;戎子和谈物资接管工作的政策、有关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李维汉谈关于新政协的国家制度、政治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等等。民主人士听了政策性报告后.开始举行专题座谈会,就新中国的建立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经济界民主人士就上海接管问题 举行7次座谈会.对如何接管好上海这个远东最大的金融经济中心提出了很好的意见。教 育界人士举行4次座谈会,讨论了北平解放后大学教育管理问题,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 政策.接管沪宁地区教育工作问题。新闻界民主人士就平津报纸、通讯社接管问题、解放区报纸的印象及其优缺点和建议.私营报纸处理及其相互关系、相互配合等问题也举行了多次座谈会。民主人士了解政策.初议犬政,是合作建国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准备。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全国各界各阶层的知名人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壮 大,既保证了共产党的领导,又实现了共产党同各党、各方面人士的团结合作,民主协商. 共筹建国大计的政治局面。筹备工作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民主党派的代表担任组长或副组长.有的小组正副组长都是民主党派的代表,比如起草政协会议组织条例的第二小组, 组长为谭平山.副组长为周新民:起草大会宣言的第五小组组长为郭沫若,副组长为陈劭先。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在一些重要问题上都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且都被采纳。比如关于国名.原拟议的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张奚若认为"人民"二字在今天有确定的解释,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遍丁。因此他主张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我们的国名就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比如关于国旗,讨论中不少代表对旗面左上方一颗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中间一道黄杠代表中华民族的摇篮一一黄河的图案表示很大的兴趣。当毛泽东请代表发表意见时,张治中毫不掩饰地提出反对意见,认为红底代表国家与革命,中间一个横杠,就变成分裂国家分裂革命了,同时.以横杠代表黄河也不科学。这个图案遂被否决。 经过3个多月的紧张工作,各项筹备工作于9月上旬次第完成。9月17日.新政协筹备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批准各项草案文件.同时决定,将新政协会议定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至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筹建共和国的历史任务圆满完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