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政治思想史
贾子尧: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发布时间: 2022-09-29    作者:贾子尧    来源:宣讲家网 2022-09-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既是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也是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踏上新征程,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就能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经验

  走自己的路,是历史的结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党领导人民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带领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党创造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1956年,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64年,党郑重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经过实施几个五年计划,到改革开放前夕,我国成功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两弹一星”等国防尖端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真正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确立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独创性成果。在世界社会主义遭遇严重挫折时,我们既没有改旗易帜,也没有照搬和盲从,仍然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高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守正创新,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中央高度重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金融安全、网络和信息安全,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我们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现这样的现代化,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有十四亿多人口,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这样大规模的人口实现现代化,不可能依靠任何一个国家,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么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国家,每个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排山倒海的磅礴力量,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只要我们坚持团结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新的伟大奇迹。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西方的现代化是资本主义现代化,本质上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决不能搞两极分化,必须自主探索出一条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道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要坚持实事求是,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脚踏实地,久久为功,稳步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既要物的极大丰富,也要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协调、全面进步。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一起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是对西方传统工业化道路的超越。我国现代化坚决摒弃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而是要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我们绝不会放弃维护和平的决心和愿望,也绝不会把自身曾遭遇过的苦难强加在别人身上。我国现代化强调同世界各国互利共赢,既坚持独立自主,又注重对外开放,不搞零和博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贡献。

  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党领导人民靠自主探索走出的正确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党和人民将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昂首阔步走下去,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选择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牢掌握发展的自主权和主动权。

  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政治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最显著的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要坚守的政治方向,就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努力炼就百毒不侵、金刚不坏之身,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地生存和发展下去。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

  办好自己的事情。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要坚持实事求是,时刻做到了解实际、掌握实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要保持战略定力,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复杂敏感的周边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临危不惧、从容不迫,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

  坚持敢于斗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遭遇的风险挑战风高浪急,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其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仗接着一仗打,才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新征程上,只要我们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就一定能够无往不胜,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