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史学的发展表明,一些确定的细节不但使历史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还能使人们对历史的认识更加完整和深刻。不过,当下在强调细节研究重要性的同时,我们更要明确治史所需的“细节观”。其一,细节不是“边角料”,细节研究不能导致“碎片化”。当前,一些人研究党史的细节,拾芝麻以为珠玑,选择的恰恰是零星琐碎、意义甚微的“边角料”,偏离了细节研究所强调的以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来丰满研究对象、接近历史本貌、达到以小见大目的的研究旨趣。这样的“边角料”研究,最终形成的只能是一堆游离于历史发展主流之外的零散的、断裂的、缺乏历史价值的孤立碎片。党史研究中强调细节,需要有整体关怀,目的是以小见大,使党史的主题主线更加丰满。其二,细节不是“纠结”,细节研究不能以偏概全。细节研究能够以小见大,但如何“见大”却是大有学问的,需要科学态度。当前,一些持有“对立思维”的人在研究党史时也很注重细节,也善于以小见大,但当他们以否定党的历史为目的时,其细节研究就变了味,丧失了科学性。这样的“以小见大”,无疑是以偏概全。只有研究者对党史的“党性”有正确的把握,秉承客观严谨的学术态度,持有正确的“细节观”,才能真正为党史研究多加精彩的细节。
全文见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