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感喟前辈心路沧桑
面对父辈的沧桑心路,面对前驱的旷世奇功,面对至今闲置的珍贵遗产,作为晚辈,我不能不油然而生一言难尽的心灵感慨。
中国革命历史的辉煌与曲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完整,不但决定于我们民族完整的根性,还决定于我们民族完整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翻开一部前辈泪血凝写的中国革命史,不难看出,层层叠叠阻挡中国人民翻身解放滚滚洪涛东行流向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把历史洪流逼向险象环生百折九曲回湾的,还是这三座连为一体的大山!
两百多年前,美国《独立宣言》郑重宣告:“人人生而平等,他们从他们的‘造物主’那里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了损害这些目的的政府,人民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
据此,我们不能不问:
在中国千千万万个“齐开文”的亲人被土豪恶霸的侮辱、残害的年代,美国政府及其喉舌为什么不替几万万劳苦大众讲讲“人权”?凭什么维护那个腐朽的制度?凭什么阻挠中国人民翻身解放的伟大革命?
当国民党军队中千千万万个“罗珠成”被官长克扣粮饷、毒打、残杀的时候,美国政府及其喉舌为什么不替几百万士兵讲讲“人权”?为什么不“制裁”那个腐败的政府、残酷的军队?凭什么支持国民党政府反人民的内战?
是美国政府“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帮助蒋介石”,延长了中国的内战,致使中国劳苦大众流淌了更多的腥血酸泪!
1946年10月,在石人车站,杨朝伦等就是因为倚仗美国后台老板,才把一千多三迤子弟拖回深渊,以至于多少人流光了死无葬身之地的一腔污血,多少人淌不完愧悔当初的满面眼泪!
1947年6月,在吉林市,义薄云天于旧军队的陇耀师长,就是因为掂量了在对垒两军力量对比的天平上压着的“美援”筹码,才踌躇于光明与黑暗的岔路口上,以至于日后说起无谓丧命流血的家乡子弟,总有止不住的泪水滴洒衣襟。
1948年12月,在吉林九台,高汝云连20多名士兵叛变,就是因为相信了“美国支持国民党打回东北”的传言,四人才送掉性命!
1950年代初,当美军坦克碾向中国边境,杜鲁门总统和麦克阿瑟将军以原子弹相威胁,“联合国军”高级官员狂妄否定鸭绿江是两国的国界时[39],中国人民不得不以自己几十万优秀儿女的血肉之躯“筑起我们新的长城”。数万参加抗美援朝的国民党起义官兵之所以同仇敌忾,舍死忘生地拼出汉江五十昼夜阻击战等辉煌战绩,就是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心愿:“决不让美国鬼子把国民党弄回来!”
论激励作用,这话,绝不亚于1775年打响列克星敦枪声时,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口号:“不自由,毋宁死!”
面对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一如既往的威胁、干涉和侵略,亿万刚刚脱离苦海的中国人民敢不“绷紧阶级斗争这根弦”?能不滑入“阶级斗争扩大化”的深渊?
中国人民选择革命道路没有错,只是在该转折的时候,朝着阶级斗争扩大化方向“多走了一步”。
许多饱尝“阶级斗争扩大化”苦楚的国民党起义人员始终无悔义举当年,这绝不是忍辱偷生蝇营狗苟。
为什么?
因为马克思主义化的“大同”理想对价值取向偏重人生责任的炎黄子孙,有着不可抗拒的感召力!像华夏大地百川归海,这感召力,能将亿万甘冽的清泉、高悬的飞瀑、阴沟的污水、恬静的小河、咆哮的山洪,汇聚成烟波浩渺一往无前的滚滚洪涛,携石裹沙,绕过崇山峻岭层峦叠嶂,穿过礁岛险滩荒原旷野,历尽跌宕起伏蜿蜒曲折,向着理想的“大同”目标奔涌不息。
聚集在毛泽东旗帜下的中国人民,正是在这汹涌澎湃的历史大潮中,荡涤了世世代代逆来顺受的奴性,凝聚了全民族曾一盘散沙的人心,挺起了一百多年来被几百个不平等条约压弯了的腰杆,建立了使帝国主义不敢再欺辱我们的强大国防,奠定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得以腾飞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
正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包括起义人员在内的不少前辈以超越自我为代价,来认同社会进步、国家富强、人民安康并让子孙后代永世景仰的人格境界。
这,也是那些沉溺于小我得失和小资情调者永远无法理解的人生情怀。
我们会深刻反思自己的历史,特别会深刻反思自己“多走了一步”的历史,但决不割断历史葬送我们民族的前途。
改革开放以来,在赤县神州生机盎然的土地上,一批又一批有志振兴中华的精英学者,从政治学、史学、文学、艺术、文化等多视角,探寻苦难祖国为“九九归真”实现“大同”,历尽“八十一劫难”的真正原因。
寻觅前辈们的心路轨迹,反思中国革命的泪血历程,回溯时差几十年的历史原生态向我们展示的,是一幕幕完全陌生的历史画面。我们不能用今天建造三峡电站的科学思想和技术条件,去苛求两千多年前伟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更何况,都江堰水利工程有着三峡电站无可比拟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崇高境界。同理,反思历史也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历史局限和历史作用。
当前,某些作品在论及中共历史上“左”的错误时,或停留于对主观指导的批判,或沉溺于游离历史大背景的“人性”剖析,缺少对历史环境全面、系统的客观展示,更缺少对历史本质的深刻挖掘;另一类作品在肯定国民党军抗战功绩的同时,或抹杀或回避或忽视了其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即对内残酷的阶级压迫。这在客观上会误导人们对中国革命史的评价,进而动摇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国的道义根基。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一旦被否定,势必影响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正常走向,并有可能使我们再次付出泪血代价。
因为,在当代中国,一方面,被新自由主义者奉若神明的资本的本性依然是攫取剩余价值,而不良资本所有人和资本不良所有人又常常通过依仗权贵榨取草根小民的泪血,来实现其资本的积累与增值;另一方面,毛泽东的旗帜过去曾经今后也能够聚集亿万底层民众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而不同阶层的利益之争一旦白热化、规模化,毛泽东生前担忧的“血雨醒风”,不是不可能发生的。
祭奠无数前辈的亡灵和泪血,应该向使我们付出泪血代价的帝国主义政府及其喉舌“讨个说法”,但重要的是借以巩固无数先驱者用泪血浇注的共和国大厦,更重要的是,决不能让我们的后代重蹈浸透了前辈腥血酸泪的覆辙!
反思中国革命的泪血历程,还将有助于为全人类的文明事业发掘东方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改造旧军队,中国共产党对昔日战场对手潜能的苦心发掘,百万起义官兵于历史瞬间展示的灵魂裂变,在一部世界史上,空前绝后,举世无双!梅奥、马斯洛、麦克雷戈等学界泰斗若还活在人世,真该来到这片值得正直的社会科学专家开垦的沃土地,为全人类汲取历史的思想营养。我敢说,其社会价值、其历史意义、其学术收获,决不会在当年著名的“霍桑实验”及以后的一系列实验之下!
本书,我不着意要渲染什么,也不试图回避或掩盖掩饰什么,我要奉献给读者的是一部尘封半个世纪的真实历史,以及由此组成的许许多多真实的故事。
回溯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起义投诚部队的争取和改造,我自度,以个人阅历和水平,难以驾驭这一重要的历史题材,无论记述的广度和认识的深度,都颇感力不从心,但有一点是明确而坚定的──我所叙述的真实历史,是反映历史本质和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历史真实。
[1]黄流:《破旧立新要为孺子牛——改造国民党第七兵团的回忆》等,《成都文史资料》第29辑,第173页。
[2]〔美〕约瑟夫·W·埃谢里克编著:《在中国失掉的机会》,引自《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3页。
[3]〔美〕费正清、费维恺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第十一章,刘敬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4]〔美〕白修德、贾安娜著,端纳译:《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313页。
[5]蒋梦麟:《西潮·新潮》,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94-300页。
[6]蒋介石:《知耻图强》,刊载于《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七至九月份第151-152页,转引自王奇生:《湖南会战:中国军队对日军“一号作战”的回应》,刊载于《抗日战争研究》2004年第3期。
[7]①参见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附《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台北〕文海出版社;②宋波:《抗战时期的国民党军队》,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460页;③《两年来国民党五十八个叛国将领概观》,《解放日报》1943年8月13日。
[8]〔美〕约翰·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程宗家译,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第230页。
[9]〔美〕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引自《国民党怎样丢掉了中国大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7页。
[10]李泽厚、刘再复:《李泽厚刘再复对话录:告别革命——回望二十世纪中国》,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74页。
[11]许纪霖:《社会民主主义的历史遗产——现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回顾》,李世涛主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482页。
[12]民主同盟军政治部:《民主同盟军一年来的改造工作》,1947年,第6、8页。
[13]周恩来:《关于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一九四八年一月)》,《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4页。
[14]民主同盟军政治部:《民主同盟军一年来的改造工作》,1947年,第6、10、13、27页。
[15]民主同盟军政治部:《民主同盟军一年来的改造工作》,1947年,第18-23页。
[16] 1949年5月25日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中共中央华中局的电报指示:对张轸部“按照改造曾泽生、吴华文等部的方法加以改造”,《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五卷,军事科学院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594页。
[17]黄流:《破旧立新要为孺子牛——改造国民党第7兵团的回忆》,《成都文史资料》第29辑,成都出版社1996年版,第175页。
[18]据笔者调查,该团长不是“杀夫”的直接责任人。
[19]转引自长舜等编:《百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纪实》,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1632页。
[20]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工作团:《改造起义部队第七兵团半年工作总结》,1950年,第43页。
[21]①罗瑞卿同志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报告,1951年5月19日;《毛泽东提出“死缓”一词》,《党史博采》2005年第5期;②《中共中央关于对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应大部采取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政策的决定(1951年5月 8日)》,《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256-258页。
[22]转引自程世平著《文明之源——论广泛意义上的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7页。笔者力荐此书。
[23]钟德灿、李文亮等:《长沙起义——程潜、陈明仁率国民党军起义纪实》,《百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纪实》下册,长舜、荆尧、孙维吼、蔡惠霖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63页。
[24]庞佑玙:《衔命回渝策反到范绍增率部起义》,《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32辑,第209-210页。
[27]高戈里:《抗战壮丁非正常减员近千万——驳兵役科长之子流沙河的抗战回忆》,《香港传真》2008年第47期。
[28]赵祖谟:《〈理想〉的背后——诗人流沙河走过的路》(流沙河的《理想》为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上)中的一篇课文),《语文建设》杂志2003年第3期。
[29]邹浚哲:《解放前金堂县征兵概况》,《金堂文史》,第391-392页。
[30]《包身工》是夏衍1935年创作的揭露上海纱厂女工遭受残酷剥削压迫的报告文学,解放后曾被选入人教版高一教科书,因“离时代太远”于21世纪初被删除后,舆论哗然,2007年秋又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悄然恢复。
[31]自2006年起,山西黑窑厂拐骗民工、童工作奴隶并虐待致人伤、亡被多家媒体多次曝光,特别是《上千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父亲网上求救》的报道广为流传后,山西警方开展专项行动并于2007年6月 21日前解救农民工359人。之后,在河北、广东、新疆等地又陆续发现新的“黑砖窑案”。
[32]据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布的战绩,3年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军起义投诚177万人;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到1946年过渡时期内,还有11万人起义、投诚;两项合计为188万。转引自蔡惠霖等:《百万国民党军起义投诚纪实》续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33]任宝崇:《组织管理心理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1-91页。
[34]〔法〕古斯塔夫·勒庞著:《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5]被媒体誉为“本土企业管理学的开篇之作”——《党史商鉴》将2004年版的《心路沧桑——从国民党60军到共产党50军》列在《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大辞典》之后,为4本“引用的主要党史资料”之一。周大江:《党史商鉴》,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36]《胡锦涛在庆祝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4月24日,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37]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转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社会心理学》,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38]毛泽东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九四一年三月、四月)》中说:“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毛泽东选集》合订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48页。
[39]国际新闻社东京10月31日报道:“该高级官员指出……在历史上说来,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截然分开的一道障碍。”转引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抗美援朝战争史》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