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党派团体史
国外一些政党近年来怎样应对执政难题
发布时间: 2010-12-06    作者:李成仁    来源:《北京日报》 2010-12-06
  字体:(     ) 关闭窗口
   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许多国家经济衰退,社会矛盾突出。在此形势下,世界上一些国家的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受到挑战,面临着应对危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的严峻考验。这些政党及时调整政策,其经验教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调整执政理念:比如日本民主党上台后,提出“友爱政治”理念,推行“脱官僚主导政治”的改革

  面对挑战,一些发达国家的执政党修改党的纲领,使其政治理念趋向“中间化”。例如,英国工党提出要建设“新资本主义”,强调创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德国中右翼执政党也调整执政理念,强调党是“全民党、中间党”,以争取中间阶层的支持。当前,欧洲政党“右强左弱”,中右翼政党在欧盟27国中的22国执政或联合执政。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左翼政党在执政期间政策出现失误,没能有效地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公正,因而失去了中间阶层选民的支持。而中右翼政党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却实施了一些改良措施,获得了选民的支持,挤压了中左翼政党的政治空间。

  日本民主党在2009年8月上台后,以“变革”旗号争取人心,提出“友爱政治”理念,推行“脱官僚主导政治”,实行“国民为主导”的改革。统一俄罗斯党也开始注意改革党的纲领,确立了党的意识形态为“俄罗斯保守主义”,强调以维护和发展俄罗斯为宗旨,以人为绝对优先取向,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走俄罗斯特色发展道路,实现建设自由、繁荣、强大的新俄罗斯目标。

  一些发展中国家执政党也与时俱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越、老、古等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也开始注重理论创新,党的指导思想体现出民族化、本土化。安哥拉人民解放运动等一些非洲国家执政党淡化意识形态和部族色彩,主张建设“全民党”。以委内瑞拉为代表的一些拉美国家的“激进”左翼执政党反美、反新自由主义,提出建设“21世纪社会主义”思想。

  探索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比如法国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强调国家干预和调节作用

  长期以来,欧美等许多国家推行新自由主义模式,崇拜市场力量,忽视社会公正,社会矛盾突出。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这些国家执政党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强调以人为本,把市场与社会公正结合起来,更加重视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法国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提出规范和重建资本主义,强调国家干预和调节作用,将危机治理和结构调整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英国工党强调加大改革福利制度,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欧洲社会党提出对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进行改革,简政放权,提高经济效益,创新福利制度。欧洲一些中右翼执政党强调发展实体经济,强化对市场的规范和调节,兼顾效率与公平。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新自由主义政策存在的弊端,提出“经济再平衡”政策,力图改革美国过度消费、过度依赖进口的经济结构。统一俄罗斯党反思俄发展模式,提出要降低对能源出口的依赖,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日本民主党执政后调整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改变出口主导型传统发展战略,将刺激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增长中心,并制定了新的经济发展战略。

  一些发展中国家执政党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例如,印度国大党继续推进经济改革,扩大内需,加大对基础设施和IT技术等高新科技及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快发展农业和服务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韩国、新加坡等国的执政党推动政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新的增长点,扩大内需,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吸引国外高新技术,加大对研发和人才培训的投入。拉美一些国家强调国家干预,加大社会投入,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正。越、老、古、朝等社会主义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都强调要坚持和发展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增长。

1】 【2】 

下一页  
    相关文档
    1. 我国台湾地区市地重划的做法与借鉴
    2. 深入·比较·借鉴
    3. 直面历史 记住历史 借鉴历史
    4. “精机工程”经验可资借鉴
    5. 治理电子垃圾可借鉴国外经验
    6. 文风建设的历史借鉴
    7. 德国经济模式的五个支柱及借鉴意义
    8. 中国改革须研究借鉴德国模式
    9. 学者析中非热络缘分: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与合作
    10. 中国经济重视比较优势 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