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
从“神秘”到“鲜活”:中共展示自信开放国际新形象
发布时间: 2010-05-25    作者:李忠发 荣燕 梁云芳    来源:新华网 2010-05-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欧政党高层论坛24日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共产党和欧洲政党之间举行的首次高层、多边、战略性对话。由中共倡议并举办的这次论坛汇集了来自欧洲地区和主要国家的30多个政党,成为中共“搭台”主动寻求对外接触和对话的一出“大戏”。

  本次会议上,双方将本着“超越意识形态分歧,谋求相互理解与合作”的精神进行讨论。讨论不仅仅是涉及党际交往的泛泛之谈,而是涵盖了“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与全球治理”“气候变化与环保”等国际热点问题。

  对于话题的选择,中联部西欧局局长黄华光此前表示,当前形势下,中欧有强烈共识就重大问题进行讨论,以更好地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由于中欧在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双方在一些问题上也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主张。我们认为这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但这不但不能成为阻碍双方对话的障碍,反而应成为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的动因。”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在论坛开幕式上说。

  出席会议的欧方政党领导人普遍认为,中共举办类似论坛是其更加开放态度的体现。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欧洲议员穆尼兹说,中共举办此次论坛本身就彰显了开放透明的姿态,同时“中共在国际舞台上的身影日益增多,也是开放和透明程度增强的很好佐证。”

  “中共倡导举办这次大规模的政党论坛,显示了它和其他国家政党展开对话和交流的强烈意愿。”法国人民运动联盟国际书记马里亚尼说,通过论坛和类似对话,外国政党可以和中共进行直接接触和对话,开展“头脑风暴”,最终促进相互间深入了解。

  从建国初“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的外交政策,到摒弃意识形态、积极对外交流,中共现在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共与世界相处更加游刃有余。目前,中国共产党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70多个政党建立了党际关系,包括共产党、社会党、保守党、基督教民主党、自由党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政党。在西欧,中共与左、中、右翼政党都保持交往,超越意识形态差异,谋求相互了解。

  密切对外交往的背后,是中共与国际社会的互动关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一方面,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执政党,中共迫切需要借鉴吸收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党也迫切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的经济发展经验,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政党开始重视研究中国的治国方略。

  “中欧政治体制不同。欧洲政党代表不同的利益,共同参与执政颇有困难;但中共作为中国的执政党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展示了治国理政方面的高效。在这一方面,中共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波兰农民党最高执委会副主席萨维茨基说。

  通过日益活跃的政党外交,中共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正如中联部副部长陈凤翔曾撰文所说,中共所展现的开明开放的鲜活形象替代了封闭保守的刻板印象,而这种转变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中国和中共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的中共已成为一个开放学习型的政党,能直面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并加以解决。”欧洲议会左翼联盟党团主席、欧洲左翼党主席比斯基说。

  “有些人不能认同中共的基本政治理念,但在改善中国人民生活方面,中共思想理论如此丰富、决心如此坚定,令我印象深刻。” 比斯基说。

  此外,颇具“神秘”色彩的中共中央党校也是中共增加透明度和开放度的一个例证。作为中共培训干部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3月份首次接待了来自110多个国家的120多名驻华使节,为这些外交官“释疑解惑”。同时,很多外国政要也把在中央党校演讲作为他们访华的一个重要节目。

  事实上,中共致力于对外交往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今年3月,美国民主、共和两党代表团首次联合派团访华,与中共举行第一届中美政党高层对话,标志着中共与美国两党机制化交往的正式开启,为增进中美两国政党和政治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战略互信、推进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4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欧美地区30个国家的40余名使节和外交官参加专题吹风会,介绍中共党内民主,并坦言党内民主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我们感受到中共越来越开放的氛围,世界可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聆听来自中国的声音。”黑山社会主义人民党主席米利奇说。

    1. 中欧政党高层论坛在北京开幕 李长春出席并讲话
    2. 习近平会见出席第二届“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欧方政党领导人
    3. 吴邦国会见布泽克和出席中欧政党高层论坛的外宾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历史回顾与现实意义
    5. 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创新的伟大历程、主要成就与经验
    6. 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历史底蕴和实践基础
    7. 于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代价值与世界历史意义
    8. 储著武:新时代党的思想建设的生动实践
    9. 罗燕明:中国共产党与香港澳门(1921-1950)
    10. 中国共产党消费政策百年变迁:轨迹、动因与逻辑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