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党派团体史
新中国首任部长中的党外人士
发布时间: 2010-03-23    作者:刘仰东    来源:国史网 2010-03-23
  字体:(     ) 关闭窗口

  从程序上看,所有政府部长,都经过周恩来总理的提名;从实际情况看,几乎所有党外人士出任政府部长,也都经过周恩来的直接过问甚至是耐心的劝说。

  梁希的心态与茅盾有些近似,林垦部是在他的提议下成立的,但他并不想当部长。梁希是著名的林学专家,建国前长期担任中央大学森林系教授。19499月,在一届政协会议上,梁希提议成立林垦部。周恩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并提名他为林垦部部长。梁希当场写了一张条子递给周恩来:“年近七十,才力不堪胜任,仍以回南京教书为宜。”周恩来看后也提笔写了一句话:“为人民服务,当仁不让。”梁希看了回条,颇为激动,又写下“为人民服务,万死不辞”的条子,交给周恩来。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就这样走上了林业领导岗位并倾注了全部心血,他为新中国林业建设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黄炎培以前曾多次拒绝担任旧政府的高官,新中国成立后,他依然无意当官。周恩来亲往其家中拜访,诚恳地请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的公职。黄炎培初衷不改地说:1946年我才68岁,已觉得年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72岁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说:“在新政府任职,不同于在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全国政协会议上,由全国各党派一起千斟万酌制定的《共同纲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编了‘剧本’,自己怎能不上台唱呢?”经过两个小时的恳切交谈,黄炎培终于松口,表示要考虑一下。第二天晚上,周恩来再次登门听取黄炎培的答复,黄炎培这次明确告诉周恩来,愿意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李书城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同盟会会员,中共“一大”就是在他家召开的,后来他也做过不少进步的和有益于革命事业的事情。周恩来提议他担任农业部长时,有些人疑惑不解。周恩来亲自做工作,介绍他的经历,说明这样安排,体现了照顾民主人士的各个方面。周恩来还派薄一波找李书城谈话,他对薄一波说:“他有这么一个历史,要照顾这个历史,你去跟他谈,说要提他为农业部长。”经周恩来协调,李书城担任了新中国第一任农业部部长。

  在担任部长的党外人士中,傅作义是唯一一位起义将领,大概也是唯一一位主动“请缨”的部长。钱正英曾撰文忆及当中的缘由:

  筹备成立中央人民政府时,周恩来总理征求他的意愿,他自告奋勇出任水利部长,因为他深知中国人民对治水的渴望,他曾多次告诉我们,在他的家乡山西省万荣县的一个农村,光绪年间大旱时,全村人口死亡殆尽,只有几户幸存,为此在村里立了一个碑,告诫子孙永远不忘。他在绥远驻军时,曾大力倡导水利。

  不仅傅作义本人的意愿得到了尊重,他所推荐的张含英(原国民政府黄河治理委员会的技术专家)、刘瑶章(原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北平市长),也都进入水利部的领导班子。  

   有职,也有权   

  在共产党打下的天下当部长,对于党外人士而言,做得到有职有权吗?还是只能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摆设”?这恐怕是许多人心中的疑问。

  从建国初期的具体形势看,战争年代刚刚过去,国家百废待举,需要大量的各方面的人才,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长期处于战争环境中,在党内,不可能做到在所有国家建设领域都人才济济,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从职业结构上看,这10位部长中,至少有5人属于“业务对口”:梁希、马叙伦都是业内的名家,邮电部长朱学范是邮务生出身,司法部长史良的本行是律师,文化部长茅盾是著名作家。另外5人担任部长,或许含有周恩来所说“要照顾这个历史”的理由,但他们在工作中究竟有没有实权,也要看一看当年的事实。

  据史料披露,多数担任部长的党外人士,无论是否业内专家,在本职工作中都为新中国的初创付出了巨大心血,作出了突出的甚至是了不起的贡献,而并非在充当一个可有可无或有职无权的“闲差”角色。

  从国民党将领到新中国的水利部长,傅作义的“行业跨度”应该是最大的,他也是首任部长中任职时间最长(23)的一位党外人士。据傅作义的秘书回忆,傅作义每年有大约1/4的时间到现场去,到水利工程工地去,到水灾严重地区去,了解规划、设计和施工情况,慰问受灾地区群众。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淮河、海河等许多水利工程,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建设三门峡水电站时,他从黄河下游一直视察到潼关,走到陕县,当时气温高达40摄氏度,屋里的家具都烫手,坐着不动也是一身汗,傅作义以年近花甲的高龄,仍然不愿多休息一会儿,坚持按计划视察,晚上曾露宿在三门峡附近的沙滩上。薄一波回忆说:“我曾把毛泽东主席鼓励宜生先生的一句话转达于他:‘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他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身体力行。”正是凭着一股干劲和“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傅作义很快就进入“角色”,对水利工作有了非常深入和细致的了解。他发表的有关水利的意见,既综合了大家的见解,又有自己的构想。有一次毛泽东听完傅作义的工作汇报后,对他说:“你钻进去了。”针对“民主人士只是一块招牌,有职无权”的说法,傅作义曾站出来现身说法:“我这个部长就是有职有权,水利部党组李葆华同志非常尊重我,我也尊重李葆华同志,我们互相商量,肝胆相照,没有什么隔阂。”钱正英也曾回忆说:“在长期合作共事中,他与水利部的许多中共党员,建立了亲密的关系。19744月,他在北京医院临终时,深情地紧握我的手,使我深深体会到这种肝胆相照的真诚友谊。”

  卫生部长李德全上任后,迅速打开局面。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的前身——中央防疫委员会,就是在李德全的直接提议下成立的;她号召并带头把卫生工作和妇女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这是她对人民卫生事业和妇女解放事业的一大贡献;在她任职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消灭了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霍乱、天花、鼠疫、性病、血吸虫病、麻风病等主要流行病,全国在较短的时间里新增数以万计的病床。有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事例:当年山西平陆61个农民集体中毒,生命危在旦夕,李德全得悉求援电话后,深夜起来召集会议,组织紧急救援措施。经有关部门的协助配合,出动飞机夜间投药,使中毒农民得以及时脱险。后来被拍成电影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再现了这一场面。显然,这不是一个“挂名”部长需要去做或所能做到的事情。李德全去世后,时任卫生部副部长的徐运北回忆说:“她当的是实职的部长,既不是有职无权的挂名部长,也不是与党争权。她很尊重党组,党组也尊重她。她有不同意见也敢提出。她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搞特殊化,一贯艰苦朴素。她是很难得的女领导人。”

  早在北洋政府时期,马叙伦就做过教育部次长,可谓资深教育家。就任新中国教育部长时,他已年过六十。他上任几个月后,就创办了《人民教育》杂志,一年多后又创办了旨在推动扫盲运动的《学文化》半月刊。应马叙伦之请,毛泽东分别为这两个刊物题了词和刊名。毛泽东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的题词是“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毛泽东曾多次给马叙伦写信或复信,就相关工作交换意见,如1951115日,毛泽东致信马叙伦:“关于学生健康问题,前与先生谈过,此问题深值注意,提议采取行政步骤,具体地解决问题。中共华东局一月十一日电报一件付上请察阅,其中第三项即谈到此问题,提出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我以为是正确的。请与各副部长同志商酌处理为盼!”从这封信的字里行间,看得出来,毛泽东作为党内最高领导人,对担任部长的党外人士,正向他自己说的“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充分的尊重和充分地行使职能的权利。  

   结 语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针对民主人士所说的“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在建国初期这些担任部长的党外人士身上,都得到了具体的落实,这是有目共睹的一个事实。同时也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是说话算数的。以后,又陆续有党外人士担任政府部长,如李四光、刘文辉、章乃器等。他们当中,也有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尽管自1972年以后,不再有党外人士担任政府部长,但党的统战政策并没有改变,党外人士同样发挥着参政议政的作用,同样在各个岗位上行使着职能和权利。2007年,万钢、陈竺先后被任命为科技部部长和卫生部部长,这是时隔35年后,党外人士再一次出任政府部长。这既是对建国初期那一段历史面貌的恢复和延续,同时在新的历史时期,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加强、深化和完善。不论回顾历史还是展望未来,这都是令人感到欣慰的一种政治局面。

    (摘自《人民政协报》)

    1. 强化对党外人士的监督
    2.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发表重要讲话
    3.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经济工作意见建议
    4.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胡锦涛主持并讲话
    5. 中共中央举行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 胡锦涛致新春祝福
    6. 李克强主持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对政府工作报告意见建议
    7. 习近平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 念春联致以新春祝福
    8. 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 习近平主持并讲话
    9. 福建任命政府人员 70后党外人士任国土资源厅厅长
    10. 推进统战工作重心下移 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