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政治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
国家民族观念塑造的中国方案及其世界意义
发布时间: 2025-02-06    作者:于春洋 周佳薇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07-15
  字体:(     ) 关闭窗口

  摘要:国家民族观念塑造是当代多民族国家共同面对的重要课题,是多民族国家为达成提高国内各民族成员的国家民族身份归属感与认同感目标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中华民族不同于西欧初创民族国家中的同质性国家民族,也与存在于美洲、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的作为“想象的共同体”的国家民族有所不同,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兼具内生性与实体性、拥有多元一体内部结构的国家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式国家民族观念的塑造方案。该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上的重要创新,其内容由搭建认知框架、打牢思想根基、积蓄前进动能和建立情感共识四个方面构成,夯实物质基础和提供制度保障则使该方案的顺利实施拥有来自物质和制度两个维度的必要支撑。这一“4+2”方案所蕴含的共享政治权利且追求各民族真实平等、兼顾民族与区域因素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对于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及其深层次理解、构建民族互嵌式社区并正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中国智慧,对于当代多民族国家的国家民族观念塑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世界意义也由此彰显。

  全文见附件

  1. 国家民族观念塑造的中国方案及其世界意义_于春洋.pdf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